摯友社

中國農業大學摯友社始創於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一日,是直屬於中國農業大學校團委的學生社團,現下設總編室、新聞部、編輯部、文學工作室、電子屏製作中心、網路部(新媒體部)、辦公室、外聯部等職能機構,主辦《摯友報》、《每日新聞》、《摯友副刊》、《摯友文苑》、《校運快訊》等出版物。

中國農業大學摯友社

中國農業大學摯友社(Sincere Friends News & Literature Association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始創於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一日,是直屬於中國農業大學校團委的學生社團。曾用摯友報社、摯友通訊社等名稱,一九九八年四月正式定名為摯友社。 摯友社是集文學與新聞為一身的大型學生社團,以“活躍校園氣氛,豐富同學課餘生活”為辦社宗旨,是中國農業大學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發展前景最好的學生社團之一、曾連續三年獲得中國農業大學“優秀學生社團”稱號。
摯友社現下設總編室、新聞部、編輯部、文學工作室、電子屏製作中心、網路部(新媒體部)、辦公室、外聯部等職能機構,主辦《摯友報》、《每日新聞》、《摯友副刊》、《摯友文苑》、《校運快訊》等出版物,負責東、西兩個校區三塊電子顯示屏的內容提供、管理與維護,並開設有社團網站:摯友網·摯友之約: http://www.cau.edu.cn/zhiyou/。

光榮榜

《摯友報》(月報)常設新聞版、話題版、文學版、專題(人物)版四版,其中《迎新專刊》《畢業專刊》兩個特輯為八版,自創社之日起即出版,25年來已累計發行232期。《每日新聞》報導校園內同學們關心的大小事情,自1991年起連續出版17年,超過3200期。《摯友文苑》(年刊)創辦於1991年,每年5月出版,是摯友社內部交流的文學性刊物。“九月風”徵文自1991年起,連續舉辦了17屆。2006年,徵文頒獎同期還舉辦了“首屆北京高校文學論壇”。
2008年4月19、20日,摯友社隆重舉行“2008全國高校學生媒體論壇暨中國農業大學摯友社成立25周年社慶”活動,與來自全國85所高校的99家學生媒體共同分享摯友社的青春活力。是年5月,作為發起單位,摯友社加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www.chinaumu.org)。
2007年5月,摯友社在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主辦的全國十佳社團評比中榮登榜首,同時第24任社長王路昊獲得最佳個人第二名。
2003年3月,拍攝以摯友社工作、摯友人真實生活為題材的記錄片《成長》;同年4月12日,摯友社舉行盛大活動慶祝成立二十周年和《摯友報》創刊二十周年,來自全國各地四百多位摯友人參加了慶祝大會,大會上發起設立“摯友發展金”;舉行了“摯友精神”研討會,到會摯友一致同意用“團結奮進、自強不息、坦蕩真誠、博愛無私”概括“摯友精神”。社慶期間舉行了“摯友二十年成就高校巡展”。
1995年,《大學生》雜誌曾以《平凡與執著者是最寶貴的》為題報導摯友社。1998年9月,摯友社在該雜誌“高校學生社團大掃描”中一顯風采。1999年,該雜誌主辦“人文校園”競賽,摯友社榮獲最佳版面獎。第五屆“理想杯”大學生電視作品大賽中,以摯友社為原型,旨在宣傳“摯友精神”,由摯友社自導自演的電視劇《摯友》獲三等獎。
新時代,新摯友。摯友人在傳承摯友的優良歷史傳統基礎上,在“摯友精神”的感召下,開創摯友社工作的新篇章,取的更大的成績,相信摯友社的明天會更好,摯友人的明天會更好! (以上資料截止2008年5月)

大記事

1983年4月11日
王珠珠、任洪斌、杜賀君等十幾位充滿激情的農機化學子創立摯友文學社,同時創辦《摯友》刊物,手抄油印,提出“為校園生活把脈,反映學生心聲”的辦刊宗旨。
1984年
《摯友》刊正式定為周刊,每雙周六發行。
1983年—1998年至今
先後屬校學生會社團部、校學生會、校社團理事會、校團委直接管理。
1983年—1988年
實行主編負責制。
1984年
《摯友》總第24期,25期連續登出試用刊標。
1984年7月
《摯友?畢業生專刊》創刊。
1986年
《摯友報》採用打字油印方式出版。
1989年起
每年9月舉行“摯友詩歌朗誦會”。
1989年—1992年
實行總編負責制。
1990年起
《摯友》改為月刊,採用製版膠印,每月1日出版。同年,“每日新聞”創辦,由校團委主辦,摯友社承辦,以手抄黑板報形式出版,每日出版一期,寒暑假期間不出版。
1990年5月
《摯友》總第76期登出新刊標,但未沿用至今。
1991年
《摯友文學副刊》創刊,創刊初期由校團委、黨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摯友社承辦。共出版10期,已停刊。同年,“九月風”徵文設立,定於每月9月進行。
1991年12月
摯友社改為摯友通訊社,正式定位於新聞與文學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生社團。
1992年起
實行社長負責制。同年7月,改《摯友》為《摯友報》,並於10月總第100期開始採用著名書法家貝威揚先生題字“摯友報”為刊頭。
1993年5月—12月
創辦《摯友之聲》,此作為內部文學刊物。此間共出刊物3期,後停刊。
1993年9月
推出“摯友文化衫”,作為標識性服裝。
1993年9月1日
《摯友報?迎新專刊》創刊。
1994年起至1998年
設立名譽社長。
1995年
以摯友社為原型,由我校師生自編、自排、自演的電視短劇《摯友》拍攝成功,榮獲第五屆“理想杯”全國大學生電視作品大獎賽三等獎,並獲曹禺先生“理想之光”題詞。
1995年6月
《摯友之聲》復刊,並改名《摯友文苑》,至1998年12月停刊,共出版16期。
1996年
《摯友報》總第132期開設“家事、國家、天下事”專欄。
1997年
《摯友報》總第141期舉辦“摯友沙龍”,首次與讀者見面。
1997年
採用製版鉛印。
1998年4月
由摯友通訊社更名為摯友社,強調多元化發展,新聞與文學並重,同年,美宣部成立。
1998年4月
設立“摯友杯”徵文,定於每月舉行,只舉行了一屆。
1999年8月
《摯友報》網路版以農大校園網為平台開通。
1999年
摯友高校交流會成立,會由我社組織發起旨在加強各高校文學社團、新聞通訊類社團,學生媒體之間的交流與聯繫。
2000年3月
摯友社參加中國大學生雜誌社主辦的“人文校園”活動,獲最佳版面獎。同期,在有北京56所高校參與的《北京教育報校園周刊》發行協會年度工作評比中,摯友社負責的農大東區發行協會獲“最佳發行協會”稱號。
2000年4月
摯友社正式聘請徐曉村老師、林涵老師、桂銀生老師為指導老師,同期,再次製作“摯友文化衫”。
2000年5月
第一屆“摯友杯”文學知識競賽舉行,該活動由校團委主辦,摯友社承辦。
2000年10月
摯友社組織創作了大型謳歌中國農業大學發展歷史的長詩《相信未來》,該詩由97級摯友王義峰,99級摯友喬婧、2000級摯友劉沖執筆,摯友社集體創作。
2000年10月
《摯友報》首獲黨委宣傳部認定的中國農業大學第一個校內出版物正式刊號NK-8301。
2000年12月
在由校團委主辦的首次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社團評優活動中,摯友社榮獲“1999—2000年度優秀學生社團”稱號,97級摯友,時任社長王義峰獲“先進工作者”稱號,另有四名摯友獲“學生社團優秀個人”稱號
2001年4月
摯友社成立十八周年之際,舉行摯友社成人宣誓儀式,由我校99級摯友,十九屆社長趙和鋒代表全體摯友宣讀摯友成人誓詞。北京市十餘所高校的文學、新聞類社團到會祝賀。
2001年5月
第二屆“摯友杯”文學知識競賽如期舉辦,活動由東校區圖書館、摯友社共同主辦。
2001年5月
摯友社再次組織創作一大型組詩《光輝的歷程》,為建黨80周年獻禮,由99級摯友喬婧、2000級摯友劉沖、胡敬中執筆,摯友社集體創作。
2001年9月
恢復設立名譽社長。
2001年9月
《摯友文苑》再次復刊發行。
2001年9月
《摯友報?迎新專刊》面向西校區(原北京農業大學)發行,標誌著《摯友報》面向中國農業大學全校發行。
2002年5月
摯友社舉辦第三屆“摯友杯”人文知識競賽,東校區8個學院各派代表隊參賽,成為當時農業大學為數不多的校園文化盛舉。
2002年9月
摯友社成立農大西校區分部,人文學院2000級社會學系學生黃鎮遠擔任摯友社副社長,負責西校區工作。同年,西校區分部招新,主要負責西校區《摯友報》發行、組稿,《每日新聞》的出版。
2002年9月
摯友社面向社會徵集社徽、20周年社慶圖案。2003年3月,正式採用現有的“友”字形社徽。
2003年3月
成功拍攝以摯友社工作、摯友人真實生活為題材的記錄片《成長》,該片參加了當年北京市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單元。
2003年3月
《摯友報》總第191期改版為對開4版。
2003年5月
第四屆“摯友杯”人文知識競賽因非典停辦,至今未恢復。
2003年4月12-15日
摯友社舉行盛大的活動慶祝摯友社成立二十周年和《摯友報》創刊二十周年,來自海內外的四百多位摯友人參加了慶祝大會;舉行了“摯友精神”研討會,到會摯友提出用“團結奮進 自強不息 坦蕩真誠 博愛無私”十六字概括“摯友精神”。社慶期間,摯友社整理出版了內部文集《摯友日記》、《每日新聞》和《摯友文集》,成立了“摯友聯誼會”,並舉行了“摯友社二十年成就高校巡展”。中國教育報、新華網、農大新聞網對此進行了報導。
2003年4月初
為迎接摯友社暨《摯友報》創立二十周年,總第192期推出了“二十周年社慶專刊”。
2004年3月
《摯友報》創刊200期,舉行200期座談會。
2004年9月底
開始舉行第14屆九月風,收到稿件300餘篇。
2004年11月
繼2002年開始舉行的每年一次的“實話實說”大型談話類節目,承辦由學工部主辦的“實話實說”大型談話類節目。
2005年3月
《摯友報》改為瘦長版對開4版,新版式由03級摯友高曉艷設計確定,依然為月刊,報紙主要固定了新聞、人物、文學、文化四個版面,偶爾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其中個別版面。
2005年7月—9月
負責編撰《農桑詩選》,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是高校學生自己編輯的首部古代農牧業題材詩歌選集。
2005年9月
於2004年啟動的由摯友社負責實施的農大電子顯示屏工程竣工啟用,東西校區共3塊,由摯友社具體負責管理維護。電子屏啟用後,陪伴了農業大學14年的《每日新聞》告別小黑板,走向電子化。該小黑板已作為農大歷史上的媒體象徵被珍藏入中國農業大學校史館。
2005年9月底
面向全校舉行第十五屆九月風徵文活動,徵得稿件557篇為十五年創歷史最高,11月6日,九月風頒獎晚會在校食院報告廳舉辦。
2005年11月27日
摯友社主辦“實話實說——獎學金之夜”大型談話節目,邀請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李洋老師和學生處學生管理科科長徐啟飛老師為嘉賓。
2006年4月
面向全校成功舉辦畢業生徵文大賽。由就業指導中心主辦,摯友社承辦。
2006年9月底
面向全校舉行第十六屆九月風徵文活動,徵得稿件617篇再創歷史最高。
2006年11月
籌辦首屆北京高校文學論壇,共邀請了北京市內24所高校的40多家文學社團前來參加。
2007年3月15日
《摯友報》創刊25周年並進行全面改版。改版後四版模式為以深度報導和評論文章為主的新聞版、關注當下熱點的話題版、爭鋒典型現象的專題版、主打“九月風”並關注文學熱潮的文學版。

2007年5月
摯友社在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主辦的全國十佳社團評比中榮登榜首,同時第24任社長王路昊獲得最佳個人第二名。
2008年4月19、20日
摯友社隆重舉行“2008全國高校學生媒體論壇暨中國農業大學摯友社成立25周年社慶”活動,與來自全國85所高校的99家學生媒體共同分享摯友社的青春活力。是年5月,作為發起單位,摯友社加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www.chinaumu.org)。

聯繫方式

辦公地址: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公主樓 B0324室
辦公電話:010-51422743(19:00-21:00)
聯繫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156#信箱(100083)
社團網址:www.cau.edu.cn/zhiyou
摯友部落格:blog.sina.com.cn/zhiyoubao
百度摯友社吧:http://tieba.baidu.com/f?kw=%D6%BF%D3%D1%C9%E7
優酷視屏:那些點點滴滴 http://v.youku.com/v_show/id_cb00XMjY5OTg0MjQ=.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