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里亞

摩里亞

摩里亞(希臘語:Μωρέας或Μωριάς)是中世紀和近代初期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名稱。這個名稱來源於拜占庭帝國的一個名為摩里亞采邑的省份。

摩里亞

含義

摩里亞(希臘語:Μωρέας或Μωριάς)是中世紀和近代初期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名稱。這個名稱來源於拜占庭帝國的一個名為摩里亞采邑的省份。

名稱的來源

“摩里亞”這個名稱得起起源不很明確,10世紀在拜占庭的一份史書中首次提到了這個名稱。如同許多其它巴爾幹半島上的名稱,其來源往往會涉及到一定的政治意義,因此許多巴爾幹半島上的名稱的來源有爭議。摩里亞這個名稱也是這樣的。
在希臘最普遍的解釋是這個名字來自於當地非常常見的一種莓果,但是使用長音的o(Μωρέα)是非常強烈的反對這個解釋的理由。
這個詞的拼寫方法(尤其是使用長音的o,ω)以及其最早的使用使有些人提出這個名字源於μωρός,傻瓜,在拜占庭時期這個詞也往往用來代表造反者或者強盜。使用這個解釋法摩里亞的意思是造反者的地方的意思,這個描寫對當地歷史是相當恰當的。希臘語語言學家認為這個解釋是最合理的,但是當地人卻至今反對這個解釋。因為在現代希臘語中這個詞又成為傻瓜的意思,喪失了其拜占庭時期的含義。
1830年奧地利歷史學家雅各布·菲利普·伐爾麥耶(Jakob Philipp Fallmerayer)發表了他的《中世紀摩里亞半島歷史》(Geschichte der Halbinsel Morea während des Mittelalters)的第一卷。伐爾麥耶分析了斯拉夫名稱在希臘本土的普及,由此得出結論認為19世紀的希臘人與古代的希臘人幾乎沒有直接的文化連線,而是主要與斯拉夫人有直接的文化親緣關係。斯拉夫人於6世紀和7世紀入侵了希臘本土。作為對他的理論的支持伐爾麥耶認為摩里亞這個詞來自於斯拉夫語中的more(海)。伐爾麥耶的理論始終沒有被接受過。1990年代進行的大規模的基因分析也完全推翻了他的這個理論。

歷史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占領君士坦丁堡後兩股法蘭克人試圖占領摩里亞。他們建立了一個主要以希臘人為居民的名為亞該亞侯國的小國,並沿用了當地的習俗將伯羅奔尼撒稱為摩里亞。
摩里亞最重要的統治者是威列哈督因的威廉二世,1249年他加固了斯巴達附近的米斯特拉斯。1259年拜占庭皇帝米哈伊爾八世在佩拉崗尼亞戰役中獲勝後威廉被迫放棄了摩里亞東部大多數地區,包括他新建的要塞。
14世紀中拜占庭皇帝約翰六世將摩里亞重新組織為摩里亞采邑,一般由駐紮在米斯特拉斯的拜占庭太子管理。最後拜占庭首府了整個摩里亞。但是1460年奧斯曼帝國征服了摩里亞。
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為威尼斯共和國占領了摩里亞,但是威尼斯的統治在當地非常不受歡迎,1714年奧斯曼帝國在一次快速戰役中收復了摩里亞。奧斯曼帝國將當地的管理中心移到黎波里,在這段時間裡摩里亞比較穩定和興旺。但18世紀末當地人又開始不滿。雖然奧斯曼帝國進行血腥鎮壓,但是無法撲滅當地的游擊戰。最後摩里亞成為希臘獨立戰爭的搖籃和中心。

摩里亞史書

《摩里亞史書》是一本14世紀誕生的作者不詳的史書,他包括9000多行政治詩,其內容描寫的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法蘭克人在希臘本土建立封建制度的過程。雖然其內容的歷史性不可靠性,但是通過它對封建社群的生動描述它還是非常有名。此外它顯示了當時從中世紀希臘語向現代希臘語的快速轉變。這份史書是用法語寫的,但是有兩份希臘語的翻譯版留下了。第一份的原版保存在哥本哈根,是14至15世紀產生的;第二份的原版保存在巴黎,是15至16世紀產生的。通過對這兩份翻譯版中的希臘語言的對比可以看得出在這一個世紀的區別內希臘語的迅速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