摠

摠 基本信息 拼音:zōng, zǒng, 部首:扌,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繁體部首:手,部外筆畫:11,總筆畫:15, 五筆86&98:RTLN,倉頡:QHWP,鄭碼: dnrw,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zōng, zǒng,

部首:扌,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繁體部首:手,部外筆畫:11,總筆畫:15,

五筆86&98:RTLN,倉頡:QHWP,鄭碼: dnrw,

筆順編號:12132535414544,四角號碼:56030,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460,

基本字義

zǒngㄗㄨㄥˇ

1. 同“總”。

《莊子》漁父篇說到八疵四患,“非其事而事之,謂之摠”,為八病之一。

做不是你應該做的事,叫做:摠(zōng zǒng)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一董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羅馬字 國際音標
作孔 東一 上聲 開口一等 cungx/zunk tsuŋ

方言集匯

1. 粵語:zung2

2. 客家話:[海陸豐腔] zung3 [梅州腔] zung3 [台灣四縣腔] zung3 [客英字典] zung3

English

general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摠 ·康熙筆畫:15·部外筆畫:11

《唐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與總同。本作。《玉篇》將領也,合也。《廣韻》聚束也,皆也,眾也。
又《六書故》兼持也。《禮·樂記》冕而摠千。
又結也。《屈原·離騷》摠余轡乎扶桑。或作揔。互見揔字注。俗作捴摠,非。摠字從囙作。

拼音是zong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