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米暴動

暴動起因

日本千萬人搶米暴動
進入廿世紀以來,日本迅速向工業社會轉變。城市的擴大,非農業人口的增加,使得大米供應開始出現緊張。而這時,日本政府不但不想法促進農業生產,反而不斷徵調大米以供對外侵略。當軍隊用米量大增時,一些米商又趁機囤積居奇,抬高米價。不斷暴漲的米價導致怨聲載道。

搶米暴動2搶米暴動2

事件經過

1918年8月初,在日本本州島中部傍海的富山縣,到處是荒涼的景象。這裡所見的老人和孩子個個面有菜色,沒精打采。女人們頂著烈日挎上菜籃子去摘野菜充飢,可是,野菜也越來越少,都快摘光了。男人為了養家餬口,都去北海道漁場打魚。他們打到的魚也越來越少,使他們完全不能往家裡寄錢。這時米價卻一直在暴漲,由上一年年底每升米一角二分漲到現時的三角八分。許多人家都已斷炊。
1918年8月3日,人民的積怨終於爆發了。騷亂首先由西水橋村的漁婦發起。這天傍晚,村裡的古老大鐘‘噹噹’地敲響了。300多婦人不

搶米暴動1搶米暴動1
約而同地奔出家門,湧向米店,要求降價出售大米。老闆一看這么多人,嚇得緊閉大門,並偷偷派人去叫警察。憤怒的漁婦見老闆不理她們,便開始砸門。就在這時,警察趕來了,他們一邊吹著哨子,一邊用槍托和皮鞭驅趕人群。漁婦們怒不可遏,轉身與警察對打起來,竟然打倒了數名警察。然而,警察的援兵源源不絕,皮鞭在人群里呼嘯,槍托在漁婦們頭上飛舞。她們已有多人受傷,仍不肯罷休,似乎已經豁出去了,什麼都不顧了。最後,一名警察朝天開槍,才把這次騷亂平息了下去。

西水橋村搶米的訊息第二天傳到了對岸的漁村東水橋。那裡的婦女們彷佛是受到了某種啟示似的,800多人當即來到當地一家囤積了1000多袋大米的米店。漁婦們起先是和平地與老闆交涉,要求他不要運走大米,就在當地賣。老闆卻態度強橫,不肯賣米,結果漁婦們一擁而上,老闆、老闆娘和店夥計被她們推到一邊,1000多袋大米很快被一搶而空。等夥計帶著警察趕到後,只看見坐在地上嚎哭的老闆夫婦。
富山縣的搶米風潮很快波及全國。8月11日,大阪市民和工人暴動,搗毀或搶光了250多家米店。次日,米商最集中的神戶幾萬市民暴動,幾家最大的米店被搗毀。有個叫鈴木的大奸商,不但被燒掉了大米總店,連住宅也被憤怒的市民一把火燒掉。名古屋的市民喊出了‘打倒寺內內閣’的口號。在首都東京,雖然警察加強了戒備,在各米店、工廠和富人住宅前加了崗哨,仍然有幾萬市民遊行示威,並試圖搗毀米店。
8月中旬,‘搶米暴動’達到高潮。其後,雖然各大城市的暴動相繼被鎮壓下去,但在農村地區,‘搶米暴動’仍然持續。日本這場‘搶米暴動’波及了全國四分之三的地區,參加的人數在1000萬人以上,就連部分海軍水兵也參加了。這次風潮沉重地打擊了日本政府,使他們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當時的寺內內閣在暴亂中倒了台,新上台的原敬內閣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降低米價,懲治奸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