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手從茲去

揮手從茲去

《揮手從茲去》是2003年1月1日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汪淏。本書真實、深刻地展現了偉人、詩人毛澤東的“背景”和深層世界。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平裝: 23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63343016

條形碼: 9787563343010

尺寸: 22.6 x 14.8 x 2 cm

重量: 581 g

作者簡介

汪淏,1964年10月生,河南虞城人,1992年文藝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現居鄭州。發表過文學評論文章多篇,出版著作有《王蒙小說語言論》等。1994年開始發表小說,近年來已在《花城》、《山花》、《大家》、《小說家》等刊發表中篇小說三十餘部,其中多部作品被《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及文學選本選載。出版有長篇小說《隔壁情人》、《八戒傳》、《誰能拒絕溫柔》,中篇小說集《匱乏歲月》、《我們的草莓河》、《孤獨與激情》等。

內容簡介

本書力求更真實、深刻地展現偉人、詩人毛澤東的“背景”和深層世界,具有以下特點:

A.視角:以其人、其詩為經緯,進行散點透視,融詩性、人性為一體,納多種研究方法於書中,探求歷史內涵與當代價值的對接。

B.語言:以詩性的語言來談論詩人的人生和世界,風格深沉大氣,情理交融。

C.圖卡:遴選100多幅能表現毛澤東生平風貌的照片,相當一部分人們所少見。

此外,本書還收入了近年確認的毛澤東重要詩詞,並做了仔細的校訂。

媒體評論

自序

我之所以寫作這樣一本關於詩人毛澤東的書,並非一件偶然的事情,也不是去湊什麼熱鬧——熱鬧早已過去,現在剩下的只有沉靜了——這是源自我內心世界的一種個人行為,或者乾脆說是靈魂深處的一次事件。

也就是說,這是在微不足道的我個人歷史上,必然去做、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正像許多事情我不想做,也不會去做一樣。我想,我想是這樣的。

按照曾經有過的那種說法,我們是“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一代,是在毛澤東思想陽光雨露哺育下成長的一代。作為一個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我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毛主席”、“毛澤東思想”這些“巨型語言”作為一種無可比擬的存在,也一樣是鋪天蓋地般籠罩著我們,影響著我們幼小的心靈和成長。

至少,我們曾經在那個由集體無意識誕生的“創世神話”時代里生活過。那時候,我們的作文,我們的話語,我們的行為,都或多或少地跟“毛主席”、“毛澤東思想”有關。應該承認,我們也是跟毛澤東有關係的一代人。迴避或否認這些,我以為是不必要的,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那種“神話”消失時人民的悲傷和恐懼。

那一年的秋天,“偉大領袖毛主席”離開了這個我們還在生活著的世界。

那時候,我和我的父老鄉親一樣,和很多很多的成年人一樣,痛哭、害怕。也跟大人們一樣,戴著黑紗和白花,徒步十幾里去公社所在地參加上萬人的追悼大會。一個偌大的追悼會場上,台上台下哭聲一片,人們悲慟欲絕。那種情景,真是令每一個在場的人終生難忘。當然,現在無論是誰去世,那種情景是再也不會出現了。

那時候我已經知道,人們痛哭是因為悲傷、害怕,是因為不知道以後該怎樣活下去。

而那一切,在當時都是非常真實的。

說實話,在此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幼小的或年輕的我,對於“偉大領袖毛主席”是充滿著崇拜、敬仰之情的,至於“無限忠誠”之類的,我還談不上。

現在我得承認,這其中的幼稚和盲從的成分居多,甚至也可以說是很“愚昧”。

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經歷了許多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之後,至少經歷了多次的“思想解放”之後,這樣的情感並沒有完全消失或淡化。對於我個人來說,這其中的許多東西仍是很可寶貴的。

我相信,這一切正是我寫作關於詩人毛澤東這本書的基礎,或者說是一種“原動力”。

當然,我現在所寫的這本關於毛澤東的書,與我那時候的情感是有一段距離的。

其實,我生也晚。對於毛澤東這樣一位影響了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巨人,這樣一位黨和國家的領袖,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一個天才的軍事家——而這些恰恰是毛澤東的直觀形象——我是所知甚少的。

童年和少年時代自不必說了,就是在長大成人,讀了許多關於毛澤東的書籍資料之後,我也不敢說已經從根本的意義上理解了毛澤東這個匡世偉人了。而且,這么大的題目也不是我現在所想關注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毛澤東,只要你願意。如何全面而準確地評價毛澤東這個人,那是歷史學家和政治家們的事情。

……

目錄

前 言 詩人與我們

第一章 詩人與詩

第二章 詩人之路

第三章 詩人之志

第四章 詩人之情

第五章 詩人之思

第六章 詩人的幻想

第七章 詩人的“自傳”

第八章 詩人的“史詩”

第九章 大地之子

第十章 山水之友人

第十一章 夢家望鄉者

第十二章 詩人的歌唱

第個三章 詩人的提問

第個四章 詩人的“詞語”

第十五章 詩人與詩人

第十六章 胸懷·視野·靈魂

第十七章 精神·意志·信仰

第十八章 詩人的“苦悶”

第十九章 詩人的孤獨

第二十章 詩人的悲劇

第二十一章 詩人之死

後 語 我們與詩人

附 錄 毛澤東主要詩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