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客

揭客

“揭客”音譯自英文的jibe(嘲笑),在中國意為把黑暗的東西暴露在陽光之下,把醜惡的東西暴光於世人面前,把不公平的東西展示於眾。2009年底,美國網友傑克揭露了中國故居保護情況,而引發網路爭議。

來歷

“揭客”一詞最早的來源,是音譯自英文的jibe(嘲笑),就是把自己上當的經歷,以付之一笑心情展示在網上與他人分享。中文的“揭”又有揭開、暴光之意,也就是把黑暗的東西暴露在陽光之下,把醜惡的東西暴光於世人面前,把不公平的東西展示於眾。

主要內容

揭客,不是簡單的打擊報復,不是無聊的憤青發泄,不是幸災樂禍,而是為了維護自己或他人的權益,為了維護社會正義,為了維護一種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揭客把力量單薄的個體匯聚起來,形成更大的集群力量對抗侵權行為,這更有利於降低侵權行為發生的幾率,消費者是十分歡迎它的。但要注意的是,就像扒糞不是泄憤,揭客也不是攻訐。負責任、講理性,避免捏造、反對謾罵,這應該成為揭客的基本共識。

更重要的是,把“假、惡。醜”揭出來之後,可以獲得網友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你揭出自己遭遇的問題,不僅自己心情舒暢了,說不定很快便會有許多人來幫你出謀劃策;你暴光的事情,說不定能使許多人少走彎路、減少麻煩,大家一起參與討論,說不定你會有更新的見解和體會。

代表事件

圖為:大文豪郭沫若在上海溧陽路的故居圖為:大文豪郭沫若在上海溧陽路的故居
白求恩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約翰街的故居。白求恩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約翰街的故居。

2009年,《建國大業》播出後,一名自稱傑克的美國網友,專訪涉及建國大業中的名人故居,結果令人震驚。名人故居破爛不堪。而其後,更有網友將中國名人故居和外國名人故居對比,其結果令人震驚。

郭沫若在上海溧陽路的故居和白求恩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約翰街的故居對比:

1946年5月,郭沫若帶著於立群住進了上海溧陽路1269號這幢三層樓的花園洋房,,這裡很快成為國共兩黨要人的社交場所,鄧穎超經常在此招待各界友人。郭沫若的譯作《浮士德》第二部也是在此完成的。1994年2月,這裡被列為優秀歷史建築。2003年10月,公布為上海虹口區登記保護建築。現為民居。

約翰街的這幢米白色和黃綠相間的二層木屋,則是白求恩童年成長的地方。1973年,加拿大政府購買了這棟白求恩童年的居所。1976年,中加建交後,正式向公眾開放。

從外表看,這兩幢中外名人故居都保護地相當完善。
進入內部,兩者的保護狀態卻是截然不同,高下立判。
郭沫若的故居的樓道固然能體現出這棟歷史建築的“故”與“舊”,但我們的感受卻是“破敗”的淒涼。
白求恩故居的樓梯,如果不說明,似乎都可以當作新裝修的樣板間看了。

揭客 郭沫若故居和白求恩故居的樓梯對比
郭沫若在上海溧陽路的故居和白求恩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約翰街的故居 郭沫若故居和白求恩故居的廚房對比

兩者廚房的比較。
郭沫若故居目前為民居,有居民居住。白求恩故居應該是專門的參觀場所。
此外,不能傑克還走訪了中國國歌詞作者田漢故居、中國國歌曲作者聶耳故居、國旗設計者曾聯松故居、國徽設計者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故居、文學家馮雪峰葉聖陶茅盾故居、抗日第一槍王鐵漢故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