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客族

換客族

“換客族”就是通過利用自己的物品和別人互相交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原則就是不再額外花錢。他們的口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換不到。時下經濟大環境不景氣,這種“摳門”的消費方式開始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加入“換客”一族。

基本簡介

加拿大青年凱爾.麥克唐納德創造的,換客主體是時尚年輕人,他們通過網際網路交換物品,出手自己閒置的東西,換回他們所需要的物品,追求的是所交換物品的實用性。

換客是指把自己不用的閒置品,拿出來跟別人交換還有用處的東西。一個想要改變自己辦公室環境的白領,用閒置多時的《音樂之聲》碟片換來了一盆漂亮的君子蘭;一個喜歡工藝品的收藏愛好者,用瑞士軍刀換來了一個精緻的木筷盒漆器。

在易物網上,“換客”們可以通過各種便捷的方式搜尋自己的換物需求。只要輸入自己想要換出或者換得的貨物名稱,“換客”就可以得到各種相關的匹配信息。一旦和對方達成換物意向,雙方就可以線上下進行交易。這就是易物網創業初期開展的C2C(個人對個人)的換物業務。易物網的統計數字顯示,自從網站開辦以來,貨物總量已經接近55000件,當前線上貨物3萬餘件。在這裡從鴕鳥、個人翻唱的CD、家裡的鑰匙到虛擬的愛心、點子、童年回憶、時間都可以發布到交換物品中。

“LV村上隆包包換數位相機或PSP”、“21寸電視機換15寸液晶顯示器”、“九成新紅色高跟鞋換任意產品”……一連串物品的名單,卻不需要花錢。這可不是在做夢,而是一群“換客族”們在網路交換平台上發出的召喚。

交易方法

首先,收拾收拾屋子,找出一件用來交換的東西,只要是自己不

想用的就行。

其次,在網頁上錄入並發布貨物,註明自己想要通過交換得到的東西。當然,發布交換信息時要把自己物品的特性、你想要換到的東西說得明白一點。

然後,留下自己的完備信息,以便其他“換客”能夠找到你(在網頁上記者看到,不少“換客”有時甚至沒有明確註明換物的目標,在交換意向上只填上“喜歡就好”、“隨便都可以的啦”等字樣)。

最後,當雙方在網上確定交易物品後,留下聯繫方式以便進行線下交易了。而在一些專業換客網站上這些步驟都被簡化。比如在易物網,只要註冊後,鍵入物品名稱及欲換物品名稱就可以。

口號

在“換客”們的字典里沒有“等價”兩個字,他們的口號是“需求決定價值”,別針換別墅就是典型的例子。你可以用一隻憨態可掬的小狗換一套名牌西裝,也可以用一

個高檔數位相機換一套尋找已久的小人書,只要你需要,那它就值這個價錢。而且“換客”們什麼都可以換,就是不換錢。

“討厭別人討價還價,討厭銅臭味的交易”,這是網民Shelly關閉淘寶小店來上換物網站的理由。那裡沒有買主賣主之分,沒有金錢交易,沒有雙方地位的不平等,交易因此輕鬆很多,更像朋友之間的行為。

交換特點

“換客”不按貨品實價交易

易物網輸入“用香水換相機”,竟搜尋到兩條信息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用不著的東西,與其閒置,不如和喜歡的東西交換。原價600元的香水,換來一個限量版的維尼熊,我覺得很值。

數碼產品和服飾、 化妝品,是網上最熱門的資源。他進行過幾十次交易,所接觸的“換客”大多集中在20歲到35歲之間。

交換內容

1、實物:數碼產品和服飾、化妝品,是網上最熱門的交換資源。

2、文學作品。比如一位“換客”用細膩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兒時回憶,希望和人交換。這條交換信息一經發布,點擊率就迅速突破千次。

3、虛擬的東西。比如美好的回憶、成功時的喜悅、失戀後的痛苦……這些無法標價的感情也可以盡情地拿上來,其實就是一種和別人溝通的途徑。

相互交換的技能

除了物物交換之外,現在“換客”之間還流行起互換特長技能。網友相互交換的技能也五花八門,“只有想不到,沒有換不到”。有網友在換客網站上提出願意用開網店的經驗加上海外股票交易的技能,來交換健身減肥和學英語等項目。有的網友則提出用汽車駕駛經驗、羽毛球技能和教授潮汕話的技能,來交換財務分析或者英語口語的學習機會。網友小C則認為,通過技能互換的方式不僅可以學習到各自需要的技能,還能省下一筆高昂的培訓費,有時候還能交到不錯的朋友。

感情經歷也能當交換品

登錄了幾個比較著名的易物網,發現“換客”交換的內容,除了常見

換客族 換客族

的日用品、數碼產品外,還有一些極其特殊的物品。比如一位“換客”用細膩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兒時回憶,希望和人交換。這條交換信息一經發布,點擊率就迅速突破千次。

在“換客”中,實體的物品可以交換,虛擬的東西也可以交換。比如美好的回憶、成功時的喜悅、失戀後的痛苦……這些無法標價的感情也可以盡情地拿上來,其實就是一種和別人溝通的途徑。

承擔風險

易物交易風險高於網購

麥克用別針換別墅(圖)吸引不少人成為換客

目前成交的近2萬次換物交易中,同城交易的比例幾乎在95%以上。一般“換客”在網上交易,首先在網頁上錄入並發布貨物,並找到想要交換的貨物,然後發出正式的交易請求,在對方同意後進行線下交易。由於以物易物不涉及金錢交換,交換過程必須脫離網站才能實現,因此不能受到網站提供的中介機構保護。有關人士認為,易物網交易的風險比購物網要大,所以“換客”更需要提高警惕性。

資深網際網路評論家詹賓認為,易物網應該推出一種類似“支付寶”的工具,達成線上交換協定的雙方,都需要向網站支付一定金額的保證金,如果線下順利交易,保證金會退還雙方;如果有一方利益受損,那么對方的保證金將給他做出適當賠償。

交換樣例

“我有全新計算器、筆類、環保紙杯、資料夾若干、貨架一組,想交換三歲以上兒童玩具。”在廣州換客一族網站上,看到了許多類似的交換信息。有用電吉他換手機的,有

易物網輸入用香水換相機竟搜尋到兩條信息 易物網輸入用香水換相機竟搜尋到兩條信息

用微波爐換化妝品的,還有用名貴香水換數位相機的。

小曼在一家外資公司做文員,平時最喜歡買各種各樣不同的香水,很快幾十瓶香水已經把家裡的梳妝檯堆滿了。用也用不完,扔更加捨不得。2009年公司因為要節省經營成本,小曼的收入少了,她開始想辦法省錢。“我發現最近身邊一些同事和朋友都加入了‘換客’一族,在網路上把自己閒置的東西和別人交換成自己想要的東西。”剛開始,她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將一瓶只用過幾次的香水擺到朋友介紹的網站上,發出交換的帖子。沒想到當天就收到了網友回復,表示願意用某品牌的化妝品來交換。第一次交換成功之後,小曼徹底成為“換客族”,把家裡各種各樣的物品掃蕩一番,清理出一批閒置的衣服、日用品等,準備一一放上網站交換。

最牛代表

“換客”中最出名的,要數加拿大小伙子麥克唐納。2005年7月,26歲的速遞員麥克唐納在當地的物品交換網站上刊登廣告,要求以一個紅色的巨型回形針換取“大一點、好一點”的東西。很快就得到了來自英屬哥倫比亞的海特的回應,以魚形鋼筆跟他交換了回形針。

麥克用別針換別墅(圖)吸引不少人成為換客 麥克用別針換別墅(圖)吸引不少人成為換客

不久,西雅圖的藝術家安妮表示很喜歡那支魚形鋼筆,並以一個繪有笑臉的陶瓷門把手跟麥克唐納交換。幾天后,維吉尼亞州的斯帕克斯用一個烤爐跟麥克唐納交換那個陶瓷門把手。一個月後,美國加州空軍基地的一名軍官以一部發電機換取那個烤爐。隨後,麥克唐納又用這部發電機換了一個古董啤酒桶。到了2006年2月,在加拿大蒙特婁市一名電台DJ以一部舊雪車跟麥克唐納交換那個古董啤酒桶……

前前後後在網路上經過16次的交換,麥克唐納最終換來了一棟兩層別墅的一年居住權。正是在這樣一個“神話”的激勵下,全球湧現出各種各樣的物物交換網站,“換客族”的群體也得到了迅速擴大。

交易平台

換客族

“換客族”主要是在網上自發地“以物換物”。隨著族群的加大和交易的增加,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已經有許多人開始嘗試這種經營模式。2013年10月,河北唐山市鬧市區也出現了第一家換客族交易的實體店。

各界評論

現代經濟學的基礎更是把人看成是一個“理性經濟人”,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著利己的本性,行為目的都是以最小的成本和代價,獲取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無論是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理論,還是凱恩斯主義的有效需求原理,都無法解釋這樣一個等式:一枚回形針=一個大別墅居住權。

安徒生曾經寫過一則童話,故事講的是:老頭子牽著家裡惟一的財產—— 一匹駿馬,要去集市上換一年口糧,一路上善良老實的他不斷地被“聰明人”利用:他用

最牛“換客” 最牛“換客”

馬換了牛、用牛換了鵝、用鵝換了雞、用雞換了一堆爛蘋果。一位目睹整個過程的商人認為這下老頭子要被老太婆罵死了,並下了一斗金子作為賭注。即使是古代或在童話里,人們也會把那個“以大換小”的謙謙君子稱之為“傻蛋”或“神經病”,也絕少會出現“以小換大”的超值交易。

現代人的交易原則是:利益最大化。人都有利己的本性,希望以最小的成本和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因此,“等價交換”成為大多數人的行為準則。“別針換別墅”,與其說是奇蹟,不如說是對這種“等價交換”原則的震撼性顛覆。在換客眼裡,“需求決定價值”——交換沒有價值對等之分,只看需要與否。

社會學家顧駿表示,這些年輕人回歸到‘以物換物’的交易方式,可以分兩方面來看。第一,從物質角度講,他們以物品的使用價值替代價值進行交換,用自己的閒置物品來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可以最佳化社會資源;其二,“換客”人群的急劇增長,也表明人們對於溫情和誠信的嚮往,因為以物換物是充分接納個人感情的交易,是“感性說了算”的交易,在這種物品交易背後的期待和情感需要,才是現代人更迫切得到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