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俘

換俘

2011年10月17日,以色列最高法院批准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換俘的協定。 2.1983年11月23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和以色列開始交換戰俘,24日,雙方完成戰俘交換工作。 3、1985年5月20日,巴以雙方同時分別在日內瓦、加沙和納布盧斯三個地點交換了戰俘。

換俘,prisoner exchange,是指交戰雙方或敵對雙方,通過溝通協商的方式,互相交換戰俘或被扣押人員。
巴以換俘事件:
2011年10月17日,以色列最高法院批准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換俘的協定。以色列政府將分兩個階段段釋放1000餘名在押巴勒斯坦人,換取被哈馬斯抓獲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18日,被交換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和巴勒斯坦人分別抵達各自國家,外媒評價此次換俘具有“歷史性”意義。
內塔尼亞胡擁抱沙利特(換俘士兵)內塔尼亞胡擁抱沙利特(換俘士兵)
巴以歷史上的幾次換俘情況:
1、1974年4月17日,名叫馬哈茂德·巴卡爾·希賈茲的巴勒斯坦被關押人員被以色列釋放,成為巴以雙方換俘第一人。此後,每年的4月17日被視為巴勒斯坦囚犯日。
2.1983年11月23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和以色列開始交換戰俘,24日,雙方完成戰俘交換工作。在這次交換戰俘中,以方釋放了被關押在黎巴嫩南部安薩爾集中營和在以境內的約4500名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人。作為交換,巴方釋放了6名以色列俘虜。
3、1985年5月20日,巴以雙方同時分別在日內瓦、加沙和納布盧斯三個地點交換了戰俘。按照雙方達成的協定,在國際紅十字會代表的主持下,巴方在日內瓦國際機場釋放了3名以色列戰俘,以方在加沙和納布盧斯釋放了1000名巴勒斯坦人和153名黎巴嫩進步陣線戰士。2004年3月在以色列“定點清除”中喪生的哈馬斯創始人艾哈邁德·亞辛就是在這批交換戰俘中出獄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