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誕丹

本方與十棗湯均有攻逐水飲之功,用治水飲內停之證。但本方乃十棗湯中去芫花、大棗,加白芥子組成。白芥子辛溫,善治皮里膜外、胸膈間之痰涎,與甘遂、大戟合用,則擅長於祛痰逐飲,且改丸劑套用,其力較緩,用治痰涎水飲停於胸膈,而見胸脅隱痛、舌苔粘膩、脈弦滑者;十棗湯則專以瀉水逐飲為用,主治水飲停於胸腹,而見胸脅疼痛、舌苔白滑、脈沉弦,以及水腫腹脹實證。

【方名】 控誕丹(又名妙應丸、子龍丸)

【出處】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分類】 瀉下劑-逐水

【組成】 甘遂(去心)、紫大戟、白芥子各等分

【功用】 祛痰逐飲。

【主治】 痰伏胸膈證。忽然胸背、頸項、股胯隱痛不可忍,筋骨牽引釣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或令頭痛不可忍,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飲食無味,痰唾稠粘,夜間喉中痰鳴,多流涎唾。(現常用於治療頸淋巴結核、淋巴結炎、胸腔積液、腹水、精神病、關節痛及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屬痰涎水飲內停胸隔者。)

【用法】 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l-3克,晨起以溫開水送服。

【禁忌】 斟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