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敏性皮炎

接觸過敏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是皮膚和外物接觸後誘發的急慢性皮膚炎症反應。包括通過化學性刺激引起的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和通過免疫反應(Ⅳ型變態反應)引起的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的發病機制為IV型(遲發性)變態反應。接觸性過敏原多為半抗原,斑貼試驗是診斷接觸性皮炎的重要診斷依據,它的治療在於正確及時地發現病因,指導患者避免過敏原,並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對症治療。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接觸過敏性皮炎是皮膚黏膜由於接觸外界物質,如化纖衣著,化妝品藥物等等而發生的炎性反應。其臨床特點為在接觸部位發生邊緣鮮明的損害,輕者為水腫性紅斑,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嚴重者則可有表皮鬆解,甚至壞死。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作適當處理,可以速愈,否則可能轉化為濕疹樣皮炎
可引起接觸過敏性皮炎的物質很多。有些物質在低濃度時有致敏性,在高濃度時有刺激性和性。按其性質可分為3類,
1、動物性:動物毒素,昆蟲分泌物毒毛等。
2、植物性:花粉植物葉、莖、花及果實等。
3、化學性:是引起接觸過敏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金屬及其製品、塑膠橡膠香料等。

治療方法

1、朴安堂參膚霜中藥提取精粹外用抹劑,疏風祛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養血潤燥,適用於皮炎的調理養護。清潔後,用本品在患處直接塗抹即可,一天三次,本品由皮膚自動吸收,無需事後清潔。

2、大豆和蜂蜜:大豆和蜂蜜中含有的一種低聚糖,有減輕過敏性皮炎的功效

3、艾葉油:性味苦、辛、。入肝、、腎經。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現代報導,艾葉油有抗過敏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4、馬齒莧:皮膚用清水洗淨,拿一小部分馬齒莧搗爛,抹在患處;其餘部分煮水喝;撈出來的馬齒莧,放點醬油香油拌著吃。

5、韭菜鴨蛋清:將新鮮韭菜洗淨,加上鴨蛋清(去黃)塗擦患處,病情較重的,將韭菜汁和鴨蛋清口服,內服、外塗要嚴格分開。如無鴨蛋,輕者直接用洗淨的韭菜,塗擦患處即可。

臨床表現

根據病程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此外還有一些病因、臨床表現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點的臨床類型 1、急性接觸過敏性皮炎:起病較急。皮損多局限於接觸部位,少數可蔓延或累及周邊部位。典型皮損為境界清楚的紅斑,皮損形態與接觸物有關(如內褲染料過敏者皮損可呈褲形分布;接觸物若是體、粉塵、病變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頸部等),其上有丘疹和丘皰疹,嚴重者紅腫明顯並出現水皰和大皰,後者皰壁緊張,內容清亮,破潰後呈糜爛面,偶可發生組織壞死。常自覺瘙癢或灼痛,搔抓後可將致病物質帶到遠隔部位並產生類似皮損。少數病情嚴重的患者可有全身症狀。去除接觸物後經積極處理,一般1~2周內可痊癒,一流暫時性色素沉著。交叉過敏、多價過敏及治療不當易導致反覆發作、遷延不愈或轉化為亞急性和慢性。
2、亞急性和慢性接觸過敏性皮炎:如接觸物的刺激性較弱或濃度較低,皮損開始可呈亞急性,表現為輕度紅斑、丘疹,境界不清楚。長期反覆接觸可導致局部皮損慢性化,表現為皮損輕度增生及苔蘚樣變。

發病原因

1.原發性刺激 該類物質無個體選擇性,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生,且無潛伏期,是通過非免疫機制而直接損害皮膚。當去除刺激物後炎症反應能很快消失。如強酸強鹼,任何人接觸一定濃度、一定時間,於接觸部位均會出現急性皮炎。另一種為長期接觸的刺激弱的物質,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機油等,多為較長時間內反覆接觸所致。這和原發性刺激物的性質和物理狀態、個體因素如皮膚多汗、皮脂多、年齡、性別、遺傳背景等及環境因素有關。
2.變態反應 主要為Ⅳ型變態反應,是細胞介導的遲髮型變態反應。當初次接觸變應原後不立即發病,經過4~20天(平均7~8天)潛伏期,使機體先致敏,再次接觸變應原後在12~48h左右即發生皮炎。

發病機制

接觸過敏性皮炎為典型的接觸性遲髮型超敏反應,屬於Ⅳ型超敏反應,通常是由於接觸小分子半抗原物質,如油漆、燃料、農藥、化妝品和某些藥物(磺胺和青黴素)等引起,小分子的半抗原與體內蛋白質結合成完全抗原,經朗格漢斯細胞攝取並提呈給T細胞,使其活化、分化為效應T細胞,機體再次接觸相應抗原可發生接觸過敏性皮炎,導致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皮疹、水皰,嚴重者可出現剝脫性皮炎。是一種抗原誘導的T細胞免疫應答。
接觸過敏性皮炎發病急,在接觸部位發生境界清楚的水腫性紅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皰;皰壁緊張、初起皰內液體澄清,感染後形成膿皰;水皰破裂形成糜爛面,甚至組織壞死。接觸物若是氣體、粉塵、病變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頸部等,皮炎境界不清。有時由於搔抓將接觸物帶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陰、腰部等,也可發生類似的皮炎。機體若處於高度敏感狀態,皮損不僅限於接觸部位,範圍可很廣,甚至泛發全身。自覺症狀輕者瘙癢,重者灼痛或脹痛。全身反應有發熱、畏寒、頭痛噁心及嘔吐等。病程有局限性。去除病因經適當治療1-2周后可痊癒,但如再接觸致敏原可再發作,反覆接觸,反覆發作。如處理不當可發展為亞急性或慢性炎症,局部呈苔癬樣病變。

病情診斷

1、有接觸刺激物或致敏物的病史
2、皮疹發生部位常在接觸刺激物處。
3、皮疹形態常依接觸物的性質不同而有差異,如致敏物的常為邊緣清楚,以紅斑、丘疹、水皰為主,也可發生自家過敏;如為刺激物的則常以紅腫、水皰或大皰、糜爛甚至壞死均可發生。
4、有癢和燒灼感,重的有痛感、發熱等全身症狀。
5、病程有自限性,某些致敏物所致者可於除去原因後l至2周皮疹可消退。
6、致敏原皮膚斑貼試驗陽性。

預防措施

1、有過敏性皮炎,不要用太熱的水洗臉,以避免刺激皮膚,更不能用香皂,其中的鹼會加重過敏性皮炎的症狀。

2、過敏體質的人,初次使用某種化妝品應非常慎重,事先應做皮膚斑貼試驗,如無反應,方可使用,否則不能用,可選用一些刺激性的產品,如含高濃度果酸料、防腐劑等。

3、過敏性皮炎患者由於皮膚對外界物質高度敏感,首先應該弄清楚自己對什麼過敏。然後儘量避免接觸。比如對紫外線過敏,就儘量避免太陽曬或者做些防護措施;對花粉過敏,就在花粉天少出門等。應該選擇全棉質地、寬鬆、透氣性好的衣褲,儘量不穿毛織品或人造纖維服裝;貼身衣物好不帶顏色,去除衣物商標,以減少刺激;洗衣後要多漂洗去除肥皂、洗衣粉、香料等殘留物。

4、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平衡,吃刺激性食物或“發物”可使病情加重,因此發病期間應忌食海鮮、牛羊肉、公雞、鯉魚、、鵝、榴槤、鳳梨、芒果、香菇、竹筍等腥物、發物以及煎、炸、燒、烤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