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視心靈:精神分析的源與流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1月1日) 叢書名: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全國高等院校教材 平裝: 97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ISBN: 7030146239

目錄

第一章 精神分析的先驅:叔本華對人生痛苦的哲學尋思——叔本華的“唯意志主義”
第一節 哲學的歷史性轉向
一、從洛克到康德
二、從康德到叔本華
第二節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一、世界是我的表象
二、意志是世界的本源
三、人受意志的統一支配
四、對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痛苦之源
五、對意志的否定是解脫之根
第二章 在人類精神世界的底部還有一巨大的無意識領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
第一節 從“抵抗”中發現無意識
一、尋求“抵抗”背後的心理內容(抵抗→壓抑→無意識)
二、外部挫折與內部挫折
第二節 “無意識”概念的普遍化——夢的解析
一、夢是睡眠的“監護人”
二、夢是願望的滿足
三、夢是兩種力量相妥協的結果
四、夢是無意識願望的偽裝
五、“釋夢”——透過“夢的顯意”揭示“夢的隱意”
六、夢與“精神病”具有相同的心理機制
七、精神世界的結構
第三節 人格學說與社會文明學說
一、人格的構成——“三我”學說
二、文明建基於對本我的壓抑——弗洛伊德的社會文明觀
三、宗教與道德的起源
四、藝術是特殊的“白日夢”
五、兩種力量的衝突
第三章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第一節 精神世界的三個層面
一、意識——“象徵性的光明、
二、個人無意識與情結
三、集體無意識與原型
四、原型
第二節 個性化與心理類型
一、個性化過程
二、劃分心理類型的原則與方法
三、八種片面的人格類型
四、個性化的發展階段
五、精神治療的理念與方法
中篇 弄清成長的障礙
第四章 自卑感是人類之所以進步的原因——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第一節 心靈世界中的兩個新發現
一、“向上意志”
二、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原因
第二節 面對自卑時的個體差異
一、“生活風格”
二、自卑感面前的不同選擇(對阿德勒學說的梳理和發揮)
第五章 文化環境與焦慮——霍妮的焦慮心理學
第一節 文化的困境與心中的焦慮
一、文化困境引發焦慮
二、父母的不當教育導致兒童的“基本焦慮”
三、焦慮的四種類型
第二節 基本焦慮導致人格扭曲
一、因焦慮而產生的神經症需要
二、神經症人格
三、“自我”的分裂
第三節 扶正自我
一、對人性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