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葉蜂斗菜

掌葉蜂斗菜

根狀莖長,匍匐狀,徑達7-10毫米,雄性花貢高50厘米,雌株超過50厘米,全株被蛛絲狀微捲毛。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PetasitestatewakianusKitam.inAtaPhytotax.Geobot.9:64.1940;Mem.Coll.Sci.KyotoImpeUniv.Ser.B16:164.1942;KoyamainMem.Fac.Sci.KyotoUniv.Ber.B.2(1):25.1968;S.Y.HuinQuart.Journ.TaiwanMus.19:207.1966;KurprianFl.USSR26:651.1961,excl.Syn.P.palmatusA.Gray;TomaninFoliaGeobot.etPhytotax.7:385.1972.——P.palmatusanctnonA.gray1876;Komar.inActaHort.Petrop.25:683.1907.

植物形態

苞葉卵狀長圓形,長4-4.5厘米,寬1.5-1.6厘米,無柄,頂端鈍,有平行脈,全緣,被密叢捲毛,上部苞片長圓形,退化;葉全部基生,具長葉柄,葉柄長20-30厘米,初時被卷長柔毛,後變無毛;葉片腎形或圓腎形,長10-23厘米,寬20-40厘米,或更寬,掌狀淺裂(不達中部);裂片7-9,楔形,頂裂片通常三裂,具小尖頭的齒,上面綠色,被卷微毛,下面被密白色捲毛,質薄,雄性頭狀花序傘房狀或圓錐狀排列;花序梗長4-8厘米;雌性頭狀花序同形或異形,邊緣小花雌性,中央小花兩性,淡紫色或白色;總苞半球形,長寬10毫米,基部有線狀披針形苞片;總苞片1層,覆瓦狀,狹長圓形,頂端鈍,背面下部被卷柔毛;雌花結實,花冠絲狀,長10毫米,舌片長1毫米;花柱2淺裂;兩性花不結實;花冠管狀,長10.5毫米,管部狹,長6毫米;裂片長3毫米;花葯基部二淺裂;花絲上部節狀增粗;花柱稍伸出花冠,上部棒狀增粗,近頂端環狀,短2淺裂,被微硬毛。瘦果,圓柱形,長3-3.5毫米,頂端截形,無毛。雌花冠毛白色,長9-12毫米,細剛毛狀,頂端狹,具微糙毛;雄花冠毛少數,長4毫米,剛毛狀,花序托盾狀。雄性頭狀花序長達40厘米,具異形小花;總苞花期長7毫米,寬10-14毫米;雌花多數,花冠絲狀,長6毫米,頂端截形;花柱長8毫米,頂端二裂;雄花花冠管狀,長6.5毫米;管部狹,長3.5毫米。

分布習生

黑龍江(蘿北、伊春、東寧等)。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薩哈林島也有分布。模式采自薩哈林島。

發現歷史

北村四郎發表此種時,指出本種的葉掌狀淺裂(不達中部),舌片長僅1毫米;瘦果長2毫米而與北美產的P.palmatusA.Gray相區別。俄羅斯學者Kuprjian卻把遠東的植物列於後者,並且把本種作為後者的異名處理,顯然是不適宜的。北美產的P.palmatusA.Gray其葉心形至腎形,掌狀深裂,裂片超過葉片的2/3,倒卵形至長披針形,具齒至撕裂;雌花明顯舌狀,舌片長5毫米;瘦果長僅2毫米,不僅在特徵上有別於本種,在地理分布上亦各異。JanToman(1972)把本種和後者作為兩個獨立的種處理,置於兩個不同的亞屬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