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葉秋海棠

雲南素有植物王國之稱譽,因氣候隨地勢而變化,植物也隨海拔高度不同而豐富多采,其中秋海棠野生種類也非常繁多,成為雲南野生觀葉植物的一大特色。雲南野生秋海棠因此成為室內觀葉植物引種、馴化和栽培繁殖的一個重點。掌葉秋海棠[Begonia hemsleyana]為秋海棠科[Begoniacae],秋海棠屬[Begonia],多年生草

基本信息

植物介紹

學名

Begoniahemsleyana
掌葉秋海棠

別名

深裂秋海棠

秋海棠科

秋海棠屬

產地

原產我國及越南。主要分布於我國雲南廣西等地

形態特徵

塊莖紡綞形,肉質,簇生。莖直立,簇生,稍分枝,肉質,粉紅色。葉3-5片,圓形,掌狀全裂,小葉7-10片,有短柄,披針形,基部楔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疏鋸齒,綠色。花序腋生,有2-4朵花,花粉紅色。蒴果有3翅,其中一翅特大,長三角形。

生長習性

墅生於懸岩旁的溪溝邊和林下半陰處的腐葉土中。喜溫暖濕潤、冬暖夏涼的環境。土壤以排水好、pH值5.5-6.5.的酸性土為宜.切忌高溫、乾燥和積水。

園林用途

掌葉秋海棠莖葉清秀、翠綠,宜栽於林緣、樹下、岩石邊等陰濕之地,使山岩倍增野趣。盆栽可置於陽台,或裝點走廊、台階、門廳、頗為美觀優雅。

繁殖培育

播種或扦插繁殖。

具體介紹

掌葉秋海棠
多年生具莖草本,高30-50厘米。根狀莖伸長,呈長圓柱狀,橫走,直徑3-5毫米,節疏,節處具有多數細長之根。基生葉通常2-3,掌狀複葉,具長的總葉柄,總葉柄長9-12厘米,被極疏短硬毛或近於無毛;小葉片形狀與莖生葉同形;莖生葉互生,具長總葉柄,總葉柄長3.5-6厘米,被淡褐色短毛;葉片通常掌狀7小葉,偶有8;小葉片長圓披針形或倒卵披針形,長6-7.5(-9)厘米,寬1.9-2.3厘米,先端漸尖或長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遠離三角形淺的銳齒,齒尖有短芒,上面深綠色,散生硬毛,下面淡綠色,沿主脈和側脈散生硬毛,羽狀脈,下面明顯;小葉柄長6-7毫米,被淡褐色短毛;托葉膜質,卵狀披針形,長5-10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漸尖,頂端常帶長芒,外面和邊緣幼時被短毛。花序長12-18厘米,近無毛;花粉紅色,常(2-)4朵,呈二歧聚傘狀,花序梗長4-7.5厘米,一次分枝長1.8-2厘米,偶有2次分枝,長約1厘米,均無毛;苞片和小苞片膜質,披針形,長約1.3厘米,先端漸尖,頂端有刺芒,邊緣和外面均被短毛;雄花:花梗長8-14毫米,細弱,被短毛;花被片4,外面2枚寬卵形或近圓形,長約10毫米,寬約8毫米,先端圓,外面被彎曲而較長之毛,內面2枚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圓,無毛;雄蕊多數,花絲長約5毫米,花葯卵球形,長約8毫米;雌花未見。蒴果下垂,梗長1.5-2.5厘米,近無毛,輪廓倒卵球形或橢圓形,長10-13毫米,直徑5-7毫米,無毛,2室,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有不等3翅,大的三角形至斜三角形,長1.5-2.1厘米,先端圓,無毛,有縱紋,其餘2翅小,呈短三角形,長約3毫米,均無毛;種子極多數,小,長圓形,淡褐色,光滑。花期12月,果期6月。
產雲南(屏邊、金平、馬關、蒙自)、廣西(那坡、德保)、四川(巴縣)。生於山坡陰處潮濕地、疏林中或山谷林內石壁上和水邊,海拔1000-13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