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塵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解說: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戶戶的“掃塵日”。民間信仰以為,諸神從這一日起不理人間事物,回天述職。
民間傳說,這是神明歸天的日子,人間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顧秩序;民間又以為神明上天之後,須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間;於是便有傳說,這時間內,即使翻轉屋子也不必顧慮任何細節,利用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塵亂飛更不怕沖犯家中神明。
古人就定下這一天是可以大掃除的日子。
“掃塵日”和“送神日”的正確日期,有說是二十三日,也有說是二十四日。
《五經異義》則說,官府在二十三日祭灶,民間在二十四日,基於這本主張官府二十三日祭灶的書,亦指出官府是選擇在二十三日“陰陽”交介的時間送神。
因此,其實就是指從二十三日亥時進入二十四日子時的交界時間──依然是二十四日。東南亞一帶的華人多數源自閩廣兩省,受當地民間習俗影響,因此,東南亞華人普遍的把二十四日視為“送灶”和“掃塵日”的正日。
傳說:
敬灶全書》說,灶君的責任是受一家的香火、保一家的康泰、觀察一家的善惡、稟奏一家的功過。
如果一個人亂做事,被灶神告發他,大錯減壽三百日,小錯折壽一百天。
民間又以為,這一天是諸家各戶以及所有寺廟神明上天向玉帝奏報人們善惡的日子;尤其是灶君,更是有責上天報告一年所見的主家大小善惡。所以民間老百姓都在這一天供奉甜糕,希望灶神吃過甜糕後,會在玉帝面前說好話。
其實,古人以為有灶方才會有好食物,有食物就是有生命的延續,祭灶君是源自古代人們以為萬物有靈與重視飲食平安的祝願心態。
漢代以前祭灶君是在夏天,漢代以後祭灶君的日子更改了。早在漢代民間已出現類似今日的說法:以為灶神有一特殊責任,他是向上天報告屋主功罪的神明,灶君的報告會左右對人的賞罰,影響人們未來的命運。
所以,從那時起,漢代人開始把灶君原是火神的說法淡化,又把神明和過去周朝人拜的司命神二合為一,成了“司命灶君”,這使到一個神
明處身於灶房這種關係每一家庭生活的重地。神明身份高低已不重要,但人人都要以禮待之。
由於灶君等神明都會在新年之前的這一天“提早收工”返回天庭,因此客籍人把灶神送上天庭的日子看成已是“入年界”,福建人則以為這代表一年要結束了,又稱這一日為“送年”。
習俗:
1)民間相信灶君有責任監視一家人的善惡行為,所以民間送灶時,不僅準備牲禮和燃燒金銀紙,人們也會另外為灶君老爺奉上糖果、麥芽糖、糖瓜、蜜瓜以及湯圓 之類;總之,把供品弄得又黏又甜,是希望灶君的嘴巴吃得又黏又甜的,動機就是把神明封住嘴巴,不讓灶君回天庭胡亂稟告。
另外,也有些人流行用敬灶時的第二巡酒塗灶門或者以黏糖黏灶門,目標也一樣,這也是要灶君變成“醉司命”或者“甜口司命”,使他到天庭後說不出壞話。
2)民間有人以為祭灶的供品不能太豐富,這一天敬神,應當在祀求時向灶君訴說供品不豐富的委屈,希望他為了來年有更好的供品,向玉帝稟告這一家庭的好事,求玉帝賜福本家。
3)臘月送神上天,除了燒送財帛也要另外為神明燒“甲馬”,這是一種印有馬匹、官帽、弓箭、刀槍和衣甲的黃紙張。燒“甲馬”,代表著為上天庭的神明打點行李,以壯行色。
4)在男權社會,原本有“男子不拜月,女子不拜灶”的習俗,年年由男子主持祭灶。但本世紀戰後,風氣之改變更劇烈,由於男子忙碌於事業,因此祭灶的責任,常落在處理家務的婦女身上。
5)封建時代,官府都選擇在送神回天庭後“封印”休假。有些寺廟亦會以神明回天庭、民間無神可拜為由,在這一天“封門”休息。
從這一天開始,官府甚至寺廟都休假,不忙拜神與公事,但是家家戶戶從這一天起開始為應付年關而忙。許多人家都忙著辦年貨,又忙著製作年糕和發糕等應節品。
6)這一日起,親友之間也有互相請客、互相送年糕和禮籃等禮物,稱為“送年”。
家中有喪事,或者辦喪事不到一年的人家,不能製作年糕,卻可由親友贈送。
7)人們在當天或稍後,會舉行大掃除。大掃除之際,一般會準備據說是有辟邪清穢能力的青竹葉,清除高處的灰埃蛛網。
意義:
1)掃塵日和送神日,是一個人們把人情溫暖注射在不可知的神明身上的日子。人間老百姓以為,神明用近一年時間忙碌的看顧每個奉祀者,也應該有個休息的時候。
而且,人們想到地面的官府必須休息,又想到人間的官員也有回京報告的必要,便推論說天庭諸神也需要這一制度。於是,人間為天庭安排了假期的時間表。
2)人們選擇整年中的這一天,以這一天起作為神明的休息日,也反映了人們對“入年界”或“送年”的集體認識。整個社會每一個人都需要一段時間,把工作擱開,騰出時間,處理自己的事,為新年作準備。
3)古代人相信萬物有靈論,以為家中的刀、井、灶各種物件都有神明主司;人間以此種說法建立了不濫用和浪費任何資源的習俗。
人們也是基於這種信念,認為必須選擇一個日常以外百無禁忌的日子清掃屋子,讓自己的環境可以年年整潔,不會太雜亂和骯髒。最適當的日子,是選擇在新年之前的6或7日,為迎新送舊作好準備。
4)不讓灶君上天庭稟告是非,表面上是針對神明,而傳說的內涵卻警惕人們在家庭生活中應互相溝通、了解,減少說他人是非,避開惡言壞語和互相鬧矛盾。
在舊時代婦女不出門,卻總會在灶房相聚,這一傳說是藉神明為警誡的來源,防止社會活動範圍不廣的婦女,常以家中人事為話題。它符合人們希望一家和諧、不想家中是非諸多的意願。

整理:廈門大學漢語國際推廣南方基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