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集團

振華集團

煙臺市振華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1994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准成立的股份制企業,系全國大型百貨零售企業貿易聯合會成員單位、山東省重點企業集團,現擁有28家百貨連鎖企業、36家超市連鎖門店、19家家電連鎖門店、1家三星級大酒店和3家房地產公司,是集購物、餐飲、娛樂、商住、服務、房地產開發等多功能、多業態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總資產66.8億元。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振華百貨集團振華百貨集團
煙臺市振華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1994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准成立的股份制企業,系全國大型百貨零售企業貿易聯合會成員單位、山東省重點企業集團、煙臺市納稅50強企業。多年來,振華集團以振興民族商業為己任,以做大做強振華品牌為目標,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提升了企業綜合競爭力,由原來單一的百貨商店,發展為擁有省內13家百貨零售連鎖企業、24家超市連鎖門店、10家家電連鎖門店,1家三星級酒店、2家房地產公司的集購物、餐飲、娛樂、商住、服務、房地產開發等多功能、多業態為一體的大型商貿集團,零售主業的經營規模達到55.7萬平米,總資產44億元。2007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0億元、利稅2.6億元。企業規模和經濟效益指標位居全省商貿企業前列,被授予“山東省服務名牌”。公司曾榮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先進集體”、“山東省商業誠信企業”、“全國商業信譽企業”、“全國守契約重信用企業”、“2006年度中國零售業百強企業”等榮譽稱號。今後一個時期,振華將立足於建設面向國際的現代化大型商貿企業集團,全面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打造主業百貨品牌的同時,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實施“百貨+地產”雙輪驅動,形成以百貨為主,房地產開發為補充,多業態互動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用2—3年的時間,在省內每個地級城市至少建設一處大型精品商廈,在各地設立的連鎖超市由現在的24家擴大到50-60家。目前,繼去年8.4萬平米的東營振華商廈和6.3萬平米的威海振華商廈建成開業及收購威海華聯集團包括下屬4家百貨商廈後,2008年3.5萬平米的福山振華商廈將建成開業,並計畫投資4—5億元在濟南開發建設一處10幾萬平米的大型購物中心。到2010年,振華主業銷售收入將突破100億元,利稅達到5億元。在房地產領域,集團下屬的臨沂尚城置業有限公司、煙臺世界廣場房地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目前已簽定兩個房地產項目:臨沂南坊新區近百萬平米房地產項目、煙臺市黃金地段70萬平米的商業地產項目。通過做大做強零售業並進軍房地產業,形成以零售業品牌優勢拉動房地產業發展,以房地產業發展鞏固零售業的良性循環,使振華的發展邁上一個更高的層次,鞏固和擴大振華在行業中的地位,進一步做大做強振華品牌,為民族商業爭光。

企業風采

振華百貨集團振華百貨集團
在中國零售業百強企業排名中,煙臺市振華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居於前列:集團擁有省內外32家百貨連鎖企業(已開業28家)、56家超市連鎖門店、1家三星級酒店和5家房地產公司,集購物、餐飲、娛樂、商住、服務、房地產開發等多功能、多業態為一體,總資產146億元,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179億元、利稅8.7億元。
 而在1996年前,煙臺振華只有一個實體店面,總資產5000萬元,營業面積9000平方米,年銷售收入不足億元。那一年,劉躍華正式擔任振華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次年6月接任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併兼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振華用十幾年的時間,經營規模擴大幾百倍,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零售企業,一躍發展為山東省重點企業集團、山東省服務名牌,走出了一條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圍繞“做強區域、布局全省、走向全國”的市場發展戰略,振華集團正在全力打造一個連鎖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多元化發展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

創業發展歷程

振華百貨集團振華百貨集團
 回憶90年代的商業環境,煙臺零售業正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新型零售業蓬勃發展,域外零售企業虎視眈眈,煙臺零售業面臨很大的發展壓力。
 振華決策層通過深入的調研,確立了“擴大規模、做強主業、發展連鎖”的工作思路。1997年,振華商廈投入8000萬元進行擴建改造,新增營業面積2.2萬平方米,實現了當年投入、當年產出,創造了令人稱奇的“振華速度”。到1999年,振華商廈銷售收入、利稅就躍居市區同行業之首,但是企業並沒有就此止步,累計投資2億多元,多次進行擴建改造,聘請台灣主流設計公司就企業總體形象全方位策劃,充分體現現代百貨店的個性、品位和風格。如今,煙臺振華商廈是振華集團麾下旗艦店,完成了從“傳統百貨”向“現代百貨”的產業升級。商廈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八層,匯集了雅詩蘭黛、蘭蔻、香奈兒、迪奧、希思黎、卡地亞、麥克斯馬拉、巴利、萬寶龍、保羅鯊魚、伯爵萊利、勞力士、歐米茄、周生生、謝瑞麟等大批國際品牌。其都市精品百貨的市場定位、國際化的經營理念和品牌資源優勢為商廈帶來了較高的行業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鎖定了高端消費群體,單店銷售業績名列全省同行業前茅。今年9月,振華商廈將與振華國際廣場A區相連線,建成24萬平方米的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商住於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屆時,引進古琦、普拉達、傑尼亞、巴布瑞等奢侈品牌,打造煙臺市標誌性商圈。同時,越來越多的振華實體店面亮相,占據著商業核心和最繁華地段,與之交相呼應,相得益彰。
 2002年,振華集團整體收購煙臺百貨大樓,並累計投資3億多元對百貨大樓進行擴建改造,更名為煙臺振華購物中心。2011年,振華購物中心與相毗鄰的銀都財富大廈連廊相接,營業面積擴大到9萬平方米,集購物、餐飲、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迅速占領流行時尚市場,成為振華集團鞏固煙臺市區經營地位的重要戰略棋子。
 在煙臺市幸福區域最繁華路段,4萬平方米的振華廣場於2006年營業;在開發區,2006年建成開業的2.3萬平方米的振華商廈,每天都聚集著這個新區最多的客流。
 2009年9月12日開業的振華國際廣場占據煙臺市南大街商業核心位置,總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與振華商廈、振華購物中心錯位經營,突出個性化經營特色。
 多年來,振華堅持品牌立店,對旗下百貨店不斷進行調整升級,加大國際、國內一、二線品牌的引進和行銷策劃力度,突出了現代、時尚及差異化經營特色,贏得了消費者青睞。“時尚百貨”、“精品百貨”、“高端百貨”已成為振華百貨的全新代名詞。

振興華商

9月22日,注定是煙臺商業史上的一個重要瞬間。
這一天,作為煙臺華商的佼佼者,振華集團啟動的品牌升級再造工程“重頭戲”——振華國際廣場精品商廈品牌主題區,正式運營亮相——
全面擴建後的振華商廈,面積擴大3倍,其傾力打造的24萬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不僅有高端百貨、家電、超市,還有精品影院、健身娛樂、主題餐廳,同時還引進韓國影院公司——CGV影院、星巴克、哈根達斯、俏江南、思妍麗等國內外餐飲娛樂知名品牌,如同一艘駛進煙臺市民未來生活的“商業航母”。
更令人驚喜的是,煥然一新的商廈之內,薈萃經典、凝聚名品,一、二層為奢侈品牌區,CUCCL、MaxMara、Bally、HUGO、ArmaniCollezioni、COACH等國際一二線品牌為主,近千個知名品牌組合及定位與國內一線城市百貨媲美,其中,多個國際品牌的全國首家形象店,落戶首選煙臺振華……
運營當天,沒有安排鳴放一聲禮炮,沒有邀請一位貴賓剪彩,振華一如往昔的內斂大氣、沉穩自信。與此相對,如織的顧客湧入,“用腳投票”真誠支持並記錄見證著,振華,這家本土企業又一次成功朝著品牌之巔的奮力攀躍。

商廈影響

振興華商振興華商
一家商廈影響一座城市氣質,“置身一家代表性的商廈,可透視一城的精華。”
眾所周知,幾乎所有的一線品牌,都是“鳳凰擇良木而棲”,大多選擇落戶省會城市,有的甚至只會考慮“北上廣”。在採訪進駐煙臺的服裝、化妝品、珠寶首飾等名牌經銷商時,幾種觀點透視出地級城市“引入名牌”的種種困難——
“頂級品牌進駐三線市場,一時間難以深入消費者心裡,往往需要市場長時間的沉澱。”
“無論進駐哪座三線城市,知名品牌都會有一個糾結:市場如何定位,來避免降低品牌檔次和形象的可能!”
“三級市場的消費人群,在對產品的選購上,大多首先關注的是價格,另外就是對產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是否適用。價格敏感度遠遠超過對品牌的敏感度!”
就此而言,煙臺振華可謂卓爾不群。
雅詩蘭黛、香奈兒、迪奧、蘭蔻、勞力士、歐米茄……作為本土百貨的代表,只要走進振華,無論頂級化妝品,還是國際頂尖名表,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在市商務局市場秩序運行科科長王春傑看來,“知名品牌的匱乏,曾讓煙臺本土商業‘羞羞答答’。現在,以振華為代表的商業驕子,敢於展示、善於吸納所擁有品牌,是城市商業嬗變的見證。”
振華人是如何做到的?
“煙臺的零售業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要轉型,也就是從傳統百貨向現代百貨轉型,而現代百貨,最重要的是要做精品做高端,形成品牌,通過品牌覆蓋中低端市場。”這樣的一句話,為振華集團董事長劉耀華所重複無數次。而回望作為一個歷經市場風雲企業家的成功軌跡,才會體味到這一觀點的寓意和分量——
1997年6月,劉耀華接任振華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兼黨委書記時,振華還是一家面積只有幾千平方米的百貨商店。為了打造現代化的軟硬環境,振華當時投了8000多萬元進行改造,新增了22000多平方米的面積,商廈面貌一新,引進了很多高端品牌,並實現了當年投入、當年產出;
到1999年,振華商廈銷售收入、利稅躍居市區同行業之首。此後,振華商廈又先後6次、投資2億多元,進行擴建裝修改造,使總營業面積達到6萬多平方米,成為當時山東省單體規模最大的高端精品商廈。
把“精品”融入發展血液,使振華煥發出無窮的活力。多年來,振華始終堅持“品牌立店”的發展理念,也讓企業一次次收穫精彩——
“十一五”之初的2007年,振華商廈就引進64個國際、國內一二線品牌,使商廈一線品牌的比重達到23%,穿著類獨家經營的比重達到90%,進一步鞏固了高端精品百貨店的地位。當年,振華商廈單店銷售14.37億元,在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煙臺零售業完成了一次精彩轉型!
而今,振華集團穩健發展,布局全省,圖謀全國。年銷售收入由當時的不足1億元,增加到180億元,員工由不足千人增加到近4萬人,經營面積由9000平方米增加到150萬平方米,一躍成為山東省重點企業集團,跨入“中國零售業百強企業”行列,先後榮獲“山東省納稅百強企業”、“山東省服務名牌”、“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先進集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一百多項榮譽稱號。

品牌崛起

振華百貨集團振華百貨集團
民族品牌崛起繪入商業藍圖,時至今天,作為一個總資產過百億的企業掌門人,為引進品牌,劉耀華仍肯於“低頭求人”。他到底圖什麼?
這話說來也長,而用劉耀華自己的話講,則是言簡意賅。“讓百姓家門口買得到精品、名品,咱中國人自己辦的商貿企業,得爭上這口氣!”
早在16年前,煙臺振華只有一個實體店面,資產僅5000萬元,營業面積與一個足球場大抵相當。那一年,劉耀華走馬上任總經理。多年打拚中,振華在掙脫嬴弱的蛻變中,也曾遭遇了同業競爭者良友、華聯的前擠後壓。
然而,1989年登入煙臺的華聯,已經跨入“全國百家最大零售企業”和“山東十大商廈”之列,入世之後表現較平,最後也關門大吉;於1998年成立的良友廣場,最頂峰時在全市擁有10家連鎖店,不料,2004年6月下旬,良友廣場關門;期間,曾經的“老大”百貨大樓,因長時間不能適應市場機制而虧損,外來商業“昌隆賽特”關門,龍大超市選擇了全身退出……而振華在進退之中,和外來品牌佳世客、沃爾瑪、麥德龍等一批外資商超,比拼服務、布局網路,“師夷長技以制夷”。
無論風雲如何變幻,煙臺商業始終不曾旁落。那就是振華。
 “商業競爭,向來是波譎雲詭。振華最大的成功在於,一種博取眾長的學習能力和回饋百姓的誠意。”這樣的煙臺商戰史,也讓煙臺百姓看到了振華的實力。劉董事長常說,“煙臺百姓認商場,是咱的福分,高消費忠誠度就是振華的‘靠山’!”在振華集團副董事長、振華商廈總經理龍麗君看來,除具有企業家永不服輸的勁頭外,劉董事長引進名牌的決心,來自消費者的厚愛,這種情感是多年積澱起來的。
與此相對的是,仿佛還是在10年前,無奈的喟嘆,還掛在一些消費前衛的煙臺人嘴上:由於本土商品單一,名牌缺乏,每逢出差或是旅行,他們都熱衷於外地“淘貨”,大包小裹帶回各色品牌商品。知名品牌入駐的“城市一二三線論”,讓煙臺人升級的消費能力難以跨過這道坎。
 多年來,振華以“都市生活•振華相伴”的精品高端市場定位,精品名品的集中展示交易視窗,改變著煙臺這座城市的氣質。然而,心裡始終裝著顧客、始終以振興民族商業為己任的振華人,依舊不滿足現狀。
“未來,我們的奮鬥方向是,打造成為煙臺頂級精品百貨和最佳餐飲休閒娛樂服務中心,形成煙威地區最具時代潮流的名貴消費品展示銷售中心,最重要的是,打造中心商圈最大的民族品牌展示交易集聚群!”在劉耀華看來,只有一流的服務、一流環境、一流品牌、一流行銷,才能快速引領消費、促進消費,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民眾的消費需求。而依託國際品牌的強大帶動效應,民族品牌將最終受益,從而快速崛起。

以名為牌

振華百貨集團振華百貨集團
當自己的名字成為品牌之後,對此,作為本土商業的代表,振華一肩擔重責,以振興民族商業為己任,做大做強振華品牌藍圖逐漸清晰。不只如此,振華不滿足枕在“主業”吃老本,發展上沒有浸淫於“煙臺百姓的消費忠誠度”,而是擴大主業連鎖規模。
至於如何擴張,劉耀華也有自己的戰略思考,“先立足本地,再布局全省,之後謀劃全國。”
本地永遠是企業走出去的根基。從2002年收購百貨大樓開始,振華又陸續開設振華商廈龍口店、煙臺振華廣場和開發區振華商廈、蓬萊振華商廈……。“這些分店由於定位準確,成功移植了振華商廈的經營模式,成為振華新的利潤增長點。”
市內連鎖築牢根基,穩紮穩打的域外擴張則使振華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劉耀華介紹:“2005年,振華開始運作市外擴張,第一個布局點選在了東營。2006年,營業面積達8.4萬平方米的東營振華商廈開業。接著,振華進軍威海,投入巨資建設了面積達6.3萬平方米的威海振華商廈,之後,又整體收購威海華聯集團、濰坊友誼集團、濟南人民商場。
2010年4月,振華集團收購天津百貨大樓,邁出省外擴張的第一步,並以此為契機,加快進軍國內省會城市的步伐。
最近幾年,國內零售業尤其是大型的零售業企業、集團已進入多元化的發展新階段。對此,劉耀華說:“多元化是企業超常規發展的一個途徑。零售企業涉足其他產業,要把握一條主線,那就是必須以零售業為主業,其他產業為輔業,輔業是為了主業更好地發展,否則多元發展,只會分散企業的發展精力,最終導致多元化的失敗。”
“百貨與超市”兩翼齊飛,“零售加地產”雙輪驅動,正將振華的發展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今,振華的百貨連鎖、超市連鎖已擴展到省內外十幾個地區,振華業已成為擁有32家百貨連鎖企業(已開業28家)、59家超市連鎖門店、1家三星級大酒店、1家葡萄酒公司和5家房地產公司,集購物、餐飲、娛樂、商住、服務、房地產開發等多功能、多業態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劉耀華告訴記者,目前,按照集團公司的發展目標,振華已成功簽訂6個建設項目:萊山區精品商廈項目、海陽商業綜合體項目、龍口商業綜合體項目、聊城購物中心項目、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心50萬平方米振華國際城市綜合體項目和鄂爾多斯東達廣場27萬平方米的振華城市綜合體項目。
與此同時,振華超市堅持新店開業與老店提升同步進行,繼福山購物廣場、招遠購物廣場之後,同時改造了海陽店、進德店、福萊店;購物中心超市遷至銀都財富中心,聊城振華超市公司也調整改造了4家門店。
這樣的“肌肉”,讓人看到振華的實力,也讓人對其在促進消費中的引領作用頗為期待。眼下,振華集團已形成以煙臺、威海為中心的區域發展優勢,將進一步最佳化、完善省內戰略布局。未來,振華的市場發展戰略依然清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發展與提升並舉、速度與質量同步,做強區域、布局全省、走向全國,打造一個連鎖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多元化發展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在省外,未來幾年,振華將以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為目標市場進行布局,構建全國的連鎖經營網路。到“十二五”末,振華集團計畫實現年銷售400億元,實現利稅20億元;
與此同時,“百貨與超市”的兩翼齊飛,“零售加地產”的雙輪驅動,也將醞釀出新一輪業態互補、資源共享、互為依託、協同發展的發展後勁。這個戰略,將推動振華集團在新的起點上形成更大的發展優勢。
“只有進入更廣闊的領域,一個企業才會擁有更大的機遇,擁有更大的發展天地。不久的將來,中國的零售業領域,一定有煙臺的重要一席之地。”劉耀華說,這依舊是他的奮鬥目標。
豪情激盪,志氣噴薄。振華的未來,怎能令人不期待!

質量安全

振華百貨集團會員卡振華百貨集團會員卡
建立商品質量安全保證體系,確保商品質量安全。
一是建立完善的進場索證制度,嚴把商品“身份關”。要求與我公司合作的供應商在簽訂契約之前必須提供相關證件,並在契約中明確雙方在確保商品質量安全問題上的職責和義務,共同構築商品質量安全長城。
二是增強質量安全意識,構建商品安全長效監管體系。在全體員工中營造一個“人人重視商品質量安全”的良好氛圍,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做到對商品自查自檢,強化日常監督,確保商品質量。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關係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遵循“綠色、新鮮、放心、健康”的經營理念,處處以民生為本,以民利為先,建立食品質量保證體系,嚴把商品質量關,確保食品安全,讓消費者滿意、讓市民放心,體現大企業的社會責任。
三是抓好制度建設,規範經營行為。今年以來,我們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商品質量管理制度》、《食品衛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經營自律制度》、《食品安全檢測制度》、《食品質量管理人員職責》等10多項制度,使超市的食品經營工作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四是建立食品質量保證體系,規範食品質量檢測。公司建立了食品質量檢測中心,對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水果、蔬菜等作為重點品種自檢自測。對預包裝食品委託質量檢測部門進行抽檢,近年來,通過自檢、報驗等措施,消除了食品安全隱患。
五是完善售後服務,解除消費者後顧之憂。“人無信不立,企無信不興,政府無信不威,社會無信不久”。振華集團向消費者承諾:購物不滿意,保持原樣,即無條件退換貨。嚴把商品質量關,確保消費者買到放心、安全商品。商品使用後出現問題,嚴格執行《消法》、《產品質量法》,幫助消費者維護正當合法權益。對待顧客始終做到“三心”:耐心、誠心、真心,處理售後問題堅持“三主”:可退可不退以退為主,可換可不換以換為主,責任不清以我為主。時刻讓消費者感受到“購物在振華,售前滿意、售中滿意、售後還滿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