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續魄

屈原當年也寫有《招魂》的楚辭,通過《招魂》一詩,為自己招魂,為楚懷王招魂,表現了屈原的忠君愛國之心。 招魂的歌詞與屈原楚辭《招魂》詞極為相似,也是向東西南北上下等方位招呼,呼喚遊魂歸來,說那裡十分險惡,只有回來,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歌辭內容與《楚辭招魂》基本相同,僅有文野雅俗之別。

“人死如燈滅”,人死後沒有靈魂存在,人間更沒有鬼神幽靈存在。疾病禍福等與鬼神幽靈無關,這是科學的結論。但過去科學不昌明,人類對自身的生理、病理、生死等規律缺乏認識時,就力圖用假說解釋一些當時人類無法認識的現象,這就有了“招魂續魄”等現在看來是不科學的迷信做法。屈原當年也寫有《招魂》的楚辭,通過《招魂》一詩,為自己招魂,為楚懷王招魂,表現了屈原的忠君愛國之心。襄樊的荊山是楚國先王的發祥之地,招魂續魄的習俗也通過巫師僧道保存下來了。大體有招生魂(為活人招魂)、招亡魂(為死人招魂)、剪紙招魂(為患者治病)等多種招魂形式。招魂的歌詞與屈原楚辭《招魂》詞極為相似,也是向東西南北上下等方位招呼,呼喚遊魂歸來,說那裡十分險惡,只有回來,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歌辭內容與《楚辭招魂》基本相同,僅有文野雅俗之別。巫師們祭祀的神靈還有“屈原相公”,與當時屈原的身份基本相同。這些已引起了海內外學者的關注,證實了屈原確實是楚文化孕育出來的文化巨人,屈原與襄樊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襄樊的古文化也哺育了屈原成為大詩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