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計畫

拔尖計畫

“拔尖計畫”是教育部成立的由國內外著名科學家組成的專家組,負責審定實施方案,選拔入選學校,指導各項實施工作。“拔尖計畫”是同時列入人才規劃綱要和教育規劃綱要的重要項目,2009年起先行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領域,選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9所高校實施。

目標

拔尖計畫 拔尖計畫

該計畫的目標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優勢基礎學科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建立高等學校拔尖學生重點培養體制機制,吸引最優秀的學生投身基礎科學研究,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良好氛圍,努力使受計畫支持的學生成長為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

實施

“拔尖計畫”先行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選擇了19所高校實施。參與高校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採取自主招生、二次選拔等途徑,遴選有興趣、有發展潛力的學生進入該計畫學習。通過建立試點院校或試點班,創新拔尖學生培養機制。

不過目前的“拔尖計畫”的學科方向並未涉及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模式

拔尖計畫培養領軍人才拔尖計畫培養領軍人才

“拔尖計畫”實行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大批知名教授參與其中,導師們深度指導學生規劃學業、課外閱讀與科學研究、綜合能力培養、創新科研訓練等。同時,“拔尖計畫”注重個性化培養、小班教學與研討,鼓勵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計畫,引入科學研究的項目訓練,造就學生的學術素養。

這項計畫實現了多個體制機制的突破。如,為保障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和高校聯合設立專家組和工作組,分別負責審定國家層次的實施方案和推進實施;為提升學科層次,年度交流、專題交流、分學科交流和網上交流等立體化交流機制陸續建成;為打造人才特區,各高校紛紛組建專門學院、設立試驗班、全面開放國家重點實驗室,積極採用雙語或全英文教學模式。在這項計畫的創新模式下,他們的學業有了更清晰、更個性化的規劃,同學們有了更多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效果

自2009年起在中國19所高校實施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以下簡稱“拔尖計畫”)共選拔學生4500人,首批500名畢業生中有95%進入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繼續深造。

“拔尖計畫”建立了一批高校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區。如清華大學的清華學堂、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的致遠學院,中國科技大學的華羅庚數學班嚴濟慈物理班,西安交通大學的理科試驗班等。“拔尖計畫”在全國高校產生了廣泛影響,帶動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觀念和教學模式轉變,發揮了較好的示範輻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