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瑪尼諾夫傳

拉赫瑪尼諾夫傳

拉赫瑪尼諾夫傳--是一部記傳類作品,其中豐富的圖片資料與文本內容相得益彰,放在有關內容旁邊,起到了使內容具有直觀的形象性作用,使讀者閱讀時不感到枯燥,而且加深了對內容的印象。這部作品為羅沃爾特名人傳記叢書中的一部。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在拉赫瑪尼諾夫有生之年裡,他沒有贏得多少德國的知音。在當時的德國,人們對於音樂的理解側重在理智的層面上,因此,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在這片土地上可謂寸步難行。對於拉氏的作品,音樂評論家們無不報著之以鼻的態度。他們認為其作品帶有感官主義的印記,膚淺,枯燥,毫無深度可言。與樂評家不同的是,普通民眾對於拉氏的音樂卻抱有一定的好感。 羅沃爾特名人傳記叢書”涵蓋了幾乎人類全部知識領域和文化領域,只要某人對某一知識和文化寶庫,諸如哲學、宗教、自然、科學、政治、軍事、文學和各種藝術門類曾做出卓越貢獻,或者對社會的歷史進程起過顯著影響,羅沃爾特出版社就請人為其撰寫傳記性的文字收入叢書,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豐富的圖片資料與文本內容相得益彰,放在有關內容旁邊,起到了使內容具有直觀的形象性作用,使讀者閱讀時不感到枯燥,而且加深了對內容的印象。本書為其中一冊,敘述了著名音樂家奧爾夫的輝煌一生,書後附有與他同時代或後代的重要思想家、音樂評論家和同行作曲家們的評價,以及帶有箴言性的摘要語錄。 對於作曲家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人們的說法不一而足,爭議頗多。有些人對他頂禮膜拜,認為他的音樂精緻典雅,美輪美奐,能帶來至高無上的精神享受。而有些人卻對此不屑一顧,他們將拉氏音樂等同於鬱悒”,認為他的音樂帶來的無非是糾纏不清的痛苦與無盡的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有一點是明確無誤的,那便是拉赫瑪尼諾夫一以貫之的鮮明創作風格。在他那個時代,不管潮流如何變幻,拉赫瑪尼諾夫總是一如既往地固守著他的創作原則他只聽憑自己靈魂的召喚。他所做的便是把這靈魂的聲音忠實地、不加任何矯飾地記錄下來。 他的音樂過於盤根錯節,他的作品結構極具立體感,令我們很難用寥寥數語將其概括。本書宗旨便是,為讀者揭開拉赫瑪尼諾夫音樂的神秘面紗,為了解他錯綜複雜的音樂世界提供一個透明的視窗。

拉赫瑪尼諾夫拉赫瑪尼諾夫

作者簡介

安德烈亞斯·魏瑪出生於1959年,曾在明斯特和柏林研讀音樂學、日耳曼語言文學和歷史專業。1990年獲得柏林工業大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為《1920年前後的俄羅斯音樂思潮》(美茵河畔的法蘭克福,1991年)。曾從事出版社編輯、廣播劇作者和音樂高等專科學校教師等職業。主要研究領域18至20世紀的音樂,音樂理論和俄羅斯音樂。在俄羅斯音樂研究領域和20世紀音樂研究領域成果頗多。1994/1995年普獲得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獎學金,在莫斯科進修一年。

目 錄

前言
出身(1873~1897年)
成熟(1898~1908年)
輝煌歲月(1909~1917年)
人在異鄉(1918~1943年)
注釋(引言出處)
大事年表
對拉赫瑪尼諾夫的評論
作品目錄
作者簡介
圖片來源
參考書目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7-02-01
·版次:1
·總頁數:214
·印刷時間:2007-02-01
·字數:
·ISBN:9787103031940
·大小:
·裝幀:簡裝
·紙張:膠版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