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

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建於公元315 年,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基督教後。該教堂所在的地區原來叫做拉特蘭,原為羅馬帝國時代一個大家族的財產。在君士坦丁大帝娶了此家族的成員法烏斯塔為第二任妻子時,這片土地連同地上原有的拉特蘭宮成了法烏斯塔陪嫁的嫁妝。西元 315 年至 318 年期間,法烏斯塔將所有這些贈送給教皇梅爾基亞德,並在拉特蘭宮旁建立了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以便為教皇提供駐地。

基本信息

【名稱】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

【類別】建築、教堂

【年代】公元315 年

【原屬】義大利羅馬

簡介  

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

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被許多教徒稱之為“世界所有教堂之母”,與瑪格麗聖母大教堂 (Basilica di Saint Maria Maggiore)、聖彼得教堂、以及保羅教堂,並稱為羅馬四大教堂。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的歷史可推回到公元312 年,康士坦丁大帝 (Emperor Constantine) 允許教宗在這所大教堂里傳教,換句話說這所大教堂在西元 1305 年之前其實是教宗的所在地。這么悠久的歷史背景也為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在天主教的地位奠基,她的名聲及排名都遠遠超過現在教宗所在的聖彼得大教堂 (San Pietro)。 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建於公元315 年,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基督教後。該教堂所在的地區原來叫做拉特蘭,原為羅馬帝國時代一個大家族的財產。在君士坦丁大帝娶了此家族的成員法烏

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

斯塔為第二任妻子時,這片土地連同地上原有的拉特蘭宮成了法烏斯塔陪嫁的嫁妝。西元 315 年至 318 年期間,法烏斯塔將所有這些贈送給教皇梅爾基亞德,並在拉特蘭宮旁建立了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以便為教皇提供駐地。此後這裡和拉特蘭宮便成為教皇們的官方處所,直到西元1309年教皇遷往法國的亞維農。該教堂原為教宗的座堂,在西元 1305 年以前,均為歷代教宗的住所,歷史上曾在此舉行過五次的大公會議。入口右方為君士坦丁的雕像,正廊兩側立有高 4.6 公尺的十二使徒立像。祭台上方的樓亭內有彼得與保羅的頭像,而大殿側門雙層走廊的左端,立有德皇亨利四世的銅像,以紀念其奉獻資助此教堂興建。 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是羅馬城和全世界的首座的基督教堂,比梵蒂岡聖彼得教堂的大殿還古老十三年,所以有“至高的拉特蘭聖殿,全世界所有教堂之母”這個獨有的稱號。大殿的興建與君士坦丁皇帝患麻瘋病 (leprosy) 的傳說有關,據說聖彼得和聖保羅曾託夢皇帝,承諾如果他領洗進基督教,其麻瘋病定會痊癒。於是君士坦丁派人找到教宗西爾維斯特一世 (AD 314-335) ,接受了教宗的洗禮,麻瘋病也因此而痊癒。為了對此事做見證,皇帝決定興建這座大殿。大殿中富有大理石裝飾,大殿中的色調也以金黃色為主,這或許是大殿被稱作金宮的另一個原因。在教會書籍中記載了君士坦丁皇帝捐贈大量珍寶以裝飾大殿,傳說大殿中珍藏著結約之櫃、刻有十誡的石碑、金鑄燭台、聖幕、以及大司祭的衣物。

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

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最初的大殿樣式莊嚴,本是作為獻給耶穌基督的聖殿,因為當時殿中珍藏著一幅名為 " Achiropita" ,意為非人手所繪的聖像,據說此畫是在西元 324 年教宗西爾維斯特一世祝福大殿的過程中奇蹟般地出現,其歷程後來還被鑲嵌在大殿正面上。大殿的圓穹曾以同質大理石裝飾成條文圖案,鑲嵌為金底。這座古老的大殿曾經歷了多次災難,多次摧毀和整修。公元455 年西哥德蠻族入侵,大殿被毀,其中保存的珍寶也被搶掠一空。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的後殿建有一個陵墓建築樣式的迴廊,這種罕見的基督教建築初期的樣式,在羅馬中世紀後期建築中是非常地獨一無二。 在十四世紀之前,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一直是羅馬主教、教宗的住所。公元1304 到1377 年,教宗遷居法國的亞維農,此後大教堂年久失修,因此當教宗返回羅馬後,將其第一個住所安置在聖瑪利亞.特拉台雷教堂,之後遷至聖母大殿,最後確立在梵蒂岡。後來教宗西斯都五世 (AD 1585-1590) 眼見大殿廢墟令人痛心,決定對其進行徹底的修復。工程被委託給教宗所信賴的建築師多梅尼科.豐塔納,也因為新的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當時位於羅馬城市的郊外,因而後來成為教宗的夏宮。 聖階教堂為公元十六世紀由西斯都五世下令建造,是拉特蘭.聖喬萬尼教堂的一部份。走進教堂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虔誠的朝聖者以跪代步拉特蘭‧聖喬凡尼大教堂登上一段28級用木頭保護著的台階,這就是著名的“聖階”。 “聖階”相傳是耶穌受難時進入羅馬巡撫比拉多的衙門受審時,走過的28級台階;後來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從耶路撒冷把這 28 級台階運回到羅馬。台階的頂端的“至聖小堂”是當年教皇的私人小堂,現在存放著一些珍貴的聖物。小堂內有細小的矩形拱壁,以及哥德式拱頂,祭台上方是基督坐於寶座上,兩旁各有天使侍立的壁畫,部分牆壁上尚鋪有古代的大理石,天花板則有彩石鑲嵌的藝術圖案,四邊牆上還飾有四位福音聖史的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