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鹼草(原變種)

披鹼草(原變種)

披鹼草(原變種),稈疏叢,直立,高70-140厘米,基部膝曲。葉鞘光滑無毛;葉片扁平,稀可內卷,上面粗糙,下面光滑,有時呈粉綠色,長15-25厘米,寬5-9(12)毫米。多生於山坡草地或路邊。蘇聯、朝鮮、日本與印度西北部、土耳其東部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披鹼草(原變種)

ElymusdahuricusTurcz.var.dahuricus

基本特徵

穗狀花序直立,較緊密,長14-18厘米,寬5-10毫米;穗軸邊緣具小纖毛,中部各節具2小穗而接近頂端和基部各節只具1小穗;小穗綠色,成熟後變為草黃色,長10-15毫米,含3-5小花;穎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10毫米,先端長達5毫米的短芒,有3-5明顯而粗糙的脈;外稃披針形,上部具5條明顯的脈,全部密生短小糙毛,第一外稃長9毫米,先端延伸成芒,芒粗糙,長10-20毫米,成熟後向外展開;

披鹼草(原變種)披鹼草(原變種)

內稃與外稃等長,先端截平,脊上具纖毛,至基部漸不明顯,脊間被稀少短毛。

產地

產東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陝西、青海、四川、新疆、西藏等省區。模式標本采自蘇聯外貝加爾。

性狀

本種性耐旱、耐寒、耐鹼、耐風沙,自1958年開始,先後在河北、新疆、內蒙古、青海等省區的牧場實驗站、草原試驗站進行栽培馴化工作,實驗結果表明本種為優質高產的飼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