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披

註:“披披,動皃。 註:“披披、鬤鬤,解亂貌也。 《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詩:“八月風漸高,木葉將披披。

pī pī ㄆㄧ ㄆㄧ
披披 
(1).飄動貌。《楚辭·九歌·大司命》:“靈衣兮披披,玉佩兮陸離。”《文選·潘岳<寡婦賦>》:“仰神宇之寥寥兮,瞻靈衣之披披。” 劉良 註:“披披,動皃。” 明 唐寅 《惜梅賦》:“縣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於何時,蔭一畝其疏疏,香數里其披披。” 清 金農 《次看山驛》詩:“稊田米賤那得食,短後之衣風披披。”
(2).散亂貌。《楚辭·劉向<九嘆·思古>》:“發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勞而瘏悴。” 王逸 註:“披披、鬤鬤,解亂貌也。” 宋 梅堯臣 《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詩:“八月風漸高,木葉將披披。” 蘇曼殊 《嶺海幽光錄》:“余與 張子 生逢斯世,有發而不能保,月一薙之;無使其短而種種,長而披披,故 張子 以其禿為幸而頌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