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法援越

抗法援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為恢復殖民統治,在英國支持下重返印度支那,與胡志明領導的越南臨時政府發生了衝突,由此產生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越法戰爭進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出於中國同越南之間的歷史淵源,也出於中越兩黨之間的關係,考慮到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際義務,加上蘇聯的影響,新中國領導人認為中國應當援助越南抗擊法國的侵略。由此,在越共中央提出援助請求後,中國領導人制定並實施了援越抗法戰略。

基本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為恢復殖民統治,在英國支持下重返印度支那,與胡志明領導的越南臨時政府發生了衝突,由此產生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越法戰爭進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出於中國同越南之間的歷史淵源,也出於中越兩黨之間的關係,考慮到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際義務,加上蘇聯的影響,新中國領導人認為中國應當援助越南抗擊法國的侵略。由此,在越共中央提出援助請求後,中國領導人制定並實施了援越抗法戰略。

1950年初,越南抗法戰爭期間,越南共產黨中央和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請求中國提供援助。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此十分重視,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都明確表示,要全部滿足越方要求。於是,中國向越南大量提供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援助,並在中國境內幫助越南訓練人民軍主力部隊,開辦學校,培養幹部。1950年4月,胡志明又要求中國派出軍事顧問團,全面幫助越南軍隊建設和協助組織指揮越南人民軍作戰。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副司令員陳賡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帶領工作組赴越,8月11日,到達越南邊界前線指揮所,與早兩天到達的由兵團政治委員韋國清率領的中國軍事顧問團會合,協助指揮越南人民軍進行了邊界戰役,獲得全勝。此後,中國軍事顧問團又協助指揮越南人民軍取得了中游、東北、寧平、西北等戰役的勝利。1953年11月,越共中央和軍委決定發起奠邊府戰役,要求中國支援。中國軍事顧問團協助越南人民軍進行組織指揮,中國還提供了作戰所需的全部武器彈藥和其他軍事物資。戰役自1954年3月13日開始,到5月7日結束,全殲法國守軍1.62萬人。奠邊府戰役的勝利,宣告了法國侵越戰爭的徹底失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