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殉國烈士墓

新四軍抗日殉國烈士墓,在涇縣城西北25公里、雲嶺鄉南堡村後黃龍崗(又名半邊月)。 這種自發勝的掃祭活動,直至1964年抗日殉國烈士墓由雲嶺紀念館接管才告結束。 抗日殉國烈士墓已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於1956年1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四軍抗日殉國烈士墓,在涇縣城西北25公里、雲嶺鄉南堡村後黃龍崗(又名半邊月)。該地是一條高10餘米、長約1公里的黃土崗,南北綿亘,遠看像一條臥龍,故名黃龍崗。崗上有一條人行小道,是舊時雲嶺至涇縣的必經之路。小道右側約7米處的土崗上,有一座土墩,墓高2米、長3米,該墓葬有新四軍蔡啟等131位指戰員的遺骨。墓前有碑,碑高1米、寬0.78米, 於1952年閏五月二十日,楷書,落款為柳松林、章志明等51人。
皖南事變後,烈士墳瑩散布在雲嶺的山山嶺嶺, 不能公開祭掃。當地農抗會的會員自發組織起了“孤墳會”,將烈士遺骨集中在一起,築起一座墳墓,每年清明以挑孤墳為名,對烈士的墳瑩進行培土和祭掃。這種自發勝的掃祭活動,直至1964年抗日殉國烈士墓由雲嶺紀念館接管才告結束。抗日殉國烈士墓已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於1956年11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