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範式轉變視角下的企業的動態能力

技術範式轉變視角下的企業的動態能力

《技術範式轉變視角下的企業的動態能力》主要是針對技術範式轉變這一重要的環境變數而展開的動態能力研究。首先,對動態能力理論發展的基本脈絡進行了細緻的梳理和回顧,分析了現有動態能力理論研究的現狀和不足。其次,在充分借鑑國外學者有關動態能力的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戰略過程研究的方法。構建了一個動態能力的雙過程——兩階段的擴展模型,並從動態能力的戰略過程維度和組織過程維度深入分析和探討了企業改變資源基礎的戰略和組織慣例。最後,對所構建的理論模型進行了深度的案例研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技術範式轉變視角下的企業的動態能力

《技術範式轉變視角下的企業的動態能力:一個整合框架的研究》內容簡介:企業動態能力理論源自戰略管理領域的一個基本問題——企業競爭優勢來源的研究。與波特的企業競爭優勢產生的外生理論不同,企業競爭優勢的內生理論認為企業競爭優勢的源泉在於企業所擁有的異質性資源和企業運用資源的“核心能力”。但是,內生理論在解釋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時忽略了環境的變化給企業帶來的資源和能力的剛性。為此,研究者在彌補上述理論缺陷的基礎上提出了動態能力理論。

《技術範式轉變視角下的企業的動態能力:一個整合框架的研究》的研究填補了我國在技術範式轉變背景下企業動態能力理論研究方面的空白,為面臨技術戰略轉型的高技術企業提供了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導。

作者簡介

尹麗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1987年畢業於河南洛陽工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的技術創新與戰略管理、高技術企業的投融資管理。著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現代工商管理學》等著作,並在《經濟管理》等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實踐背景

1.1.2 理論背景

1.2 本書研究的問題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3.1 技術範式的概念

1.3.2 動態能力的概念

1.3.3 慣例的概念

1.4 本書的研究方法

1.5 本書的研究內容和邏輯框架

1.5.1 本書的研究內容

1.5.2 本書研究的邏輯框架

1.6 本書的創新點

2 企業動態能力研究的文獻綜述

2.1 對企業能力本質的認識過程

2.1.1 新古典經濟學中的企業理論

2.1.2 奈特的不確定性的思想

2.1.3 西蒙的有限理性思想

2.1.4 企業的契約理論

2.1.5 產業組織理論

2.1.6 演化經濟學中的企業理論

2.1.7 企業成長理論

2.2 資源基礎觀的企業理論

2.2.1 資源基礎觀的企業理論的提出

2.2.2 資源是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基礎

2.2.3 資源基礎觀的企業理論貢獻與局限

2.3 企業的核心能力理論

2.3.1 核心能力的概念

2.3.2 資源與能力的區別

2.3.3 核心能力理論的貢獻與局限性

2.4 動態能力理論

2.4.1 動態能力的概念描述

2.4.2 動態能力理論的主要內容

2.4.3 核心能力理論與動態能力理論的比較

2.4.4 動態能力與經濟租金創造

2.4.5 對現有動態能力研究的評價

3 技術範式轉變——突破性創新過程

3.1 引言

3.2 企業的創新過程

3.2.1 漸進性創新

3.2.2 突破性創新

3.2.3 漸進性創新與突破性創新的比較

3.3 突破性創新的一般過程

3.3.1 企業的突破性創新流程

3.3.2 突破性創新的破壞程度

3.4 突破性創新的破壞路徑

3.4.1 新市場破壞

3.4.2 低端破壞

3.4.3 高端破壞

3.4.4 破壞路徑的比較

3.5 技術演化的周期模型

3.5.1 技術演化的社會過程

3.5.2 技術演化中的技術變異

3.5.3 技術演化中的主導設計

4 企業動態能力的理論框架構建

4.1 企業動態能力的概念界定

4.2 企業動態能力的相關理論模型

4.2.1 技術範式轉變期資源能力——零階能力的演化模型

4.2.2 技術範式轉換期的動態能力——一階能力的相關模型

4.3 企業動態能力的兩階段一雙過程的擴展模型的構建

5 動態能力——戰略過程維度

5.1 突破性技術變異的搜尋

5.1.1 技術變異的搜尋方式

5.1.2 技術變異的識別、評估

5.2 企業能力的重構機制

5.2.1 能力重構的演化機制

5.2.2 能力重構的替代機制

5.2.3 能力重構的轉變機制

5.2.4.能力重構的成本、風險

5.3 能力重構機制的選擇

5.3.1 技術變化的性質對能力重構機制選擇的影響

5.3.2 在位者的能力性質對能力重構機制選擇的影響

5.3.3 能力差距對能力重構機制的影響

5.4 技術範式轉換中企業兩種戰略制定模式的平衡

6 動態能力——組織過程維度

6.1 領導模式和過程

6.1.1 領導模式

6.1.2 領導角色與轉變過程的匹配

6.2 組織結構模式

6.2.1 “超文本”組織

6.2.2 虛擬網路組織

6.2.3 蜂窩型組織

6.3 技術範式轉變中的企業文化

6.3.1 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型

6.3.2 組織成長過程中的文化周期

7 LKJT公司的案例實證研究

7.1 LKJT公司的動態能力的案例實證分析

7.1.1 LKJT公司的發展背景

7.1.2 LKJT公司的轉型之困

7.1.3 LKJT公司的戰略轉型

7.2 LKJT公司動態能力的雙過程一兩階段模型的分析

7.2.1 LKJT公司零階能力變化過程的分析

7.2.2 LKJT公司一階動態能力的兩階段分析

7.3 結論:觀點與啟示

8 結論與展望

8.1 本書的主要研究結論

8.2 研究結果的意義

8.3 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