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指標法

技術指標法

所謂技術指標法,就是套用一定的數學公式,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得出指標值,將指標值繪成圖表,從定量的角度對股市進行預測的方法。這裡的原始數據指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成交量和成交金額等。

技術指標法(Technology Index Method)

什麼是技術指標法

技術指標是廣大投資者已非常熟悉的名.但是技術指標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按照事先規定好的固定方法對證券市場的原始數據進行處理,處理後的結果是某個具體的數字,這個數字就是技術指標值。將連續不斷得到的技術指標值製成圖表,並根據所製成的圖表對市場進行行情研製,這樣的方法就是技術指標法。

技術指標法是技術分析中極為重要的分支,大約在20世紀70年代之後,技術指標逐步得到流行。全世界各種各樣的技術指標至少有1000個,它們都有自己的擁護者,並在實際套用中取得一定的效果。本章所介紹的技術指標是目前在中國市場比較流行的。

由於有計算機的幫助,在實際的投資決策中,投資者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用“手工”計算技術指標。技術指標已深入到每一個投資者的心裡,進行證券投資操作的人都有一套自己慣用的技術指標體系。

從大的方面看有兩類產生技術指標的方法:

1、按嚴格明確的數學公式,產生新的數字。這一類是技術指標中極為廣泛的一類。著名的KD指標RSI指標MA指標動向指標都屬於這類。

2、沒有明確的數學公式,只有處理數據的文字敘述的方法。這一類指標相對較少。

套用技術指標應注意的問題:

技術指標說到底是一批工具,我們利用這些工具對股市進行預測。

每種工具都有自己的適應範圍和適用的環境。有時有些工具的效果很差,有時效果就好。人們在使用技術指標時,常犯的錯誤是機械地照搬結論,而不問這些結論成立的條件和可能發生的意外。首先是盲目地絕對相信技術指標,出了錯誤以後,又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技術分析指標一點用也沒有。這顯然是錯誤的認識,只能說是不會使用指標。作個比方,一把刀落在武林高手的手中,這把刀就能殺死對手,還是這把刀,落在沒有武功的人的手裡,就可能被別人所殺,出現了與前一種截然相反的結果。我們不能說刀沒有用,刀是有用的,就看會不會用。

每種指標都有自己的盲點,也就是指標失效的時候。在實際中應該不斷地總結,並找到盲點所在。這對在技術指標的使用少犯錯誤是很有益處的。遇到了技術指標失效,孽把它放置在一邊,去考慮別的技術指標。一般說來,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眾多的技術指標,在任何時候都會有幾個能對我們行有益的指導和幫助。儘管有時這種幫助可能不大,但總比沒強,至少心裡有點底,操作起來有目的性。

了解每一種技術指標是很必要的,但是,眾多的技術指標我們不可能都考慮到,每個指標在預測大勢方面也有能力大小和準確程度的區別。通常使用的手法是以四五個技術指標為主,別的指標為輔。這四五個技術指標的選擇各人有各人的習慣,不好事先規定,但是,隨著實戰效果的好壞,這幾個指標應該不斷地進行變更。

技術指標法的套用法則

技術分析的套用法則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

1、指標的背離

指標的背離是使用技術指標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指技術指標曲線的波動方向與價格曲線的趨勢方向不一致。實際中的背離有兩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頂背離;第二種是底背離。技術指標與價格背離表明價格的波動沒有得到技術指標的支持。技術指標的波動有超前於價格波動的“功能”,在價格還沒有轉折之前,技術指標提前指明未來的趨勢。

技術指標法

2、指標的交叉

指標的交叉是指技術指標圖形中的兩條曲線發生了相交現象。

實際中有兩種類型的指標交叉,第一種是同一個技術指標的不同參數的兩條曲線之間的交叉,常說的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就屬於這一類;第二種交叉是技術指標曲線與固定的水平直線之間的交叉。水平直線通常是橫坐標軸,橫坐標軸是技術指標取值正負的分界線,技術指標與橫坐標軸的交叉表示技術指標由正變負或由負變正。技術指標的交叉表明多空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改變,至少說明原來的力量對比受到了“挑戰”。

技術指標法

3、指標的極端值

技術指標取極端值是指技術指標的取值極其大或極其小,技術術語上將這樣的情況稱為技術指標進入“超買區和超賣區。大多數技術指標的“初衷”是用一個數字描述市場的某個方面的特徵,如果技術指標值的數字太大或太小,就說明市場的某個方面已經達到了極端的地步,應該引起注意。

技術指標法

4、指標的形態

技術指標的形態是指技術指標曲線的波動過程中出現了形態理論中所介紹的反轉形態。在實際中,出現的形態主要是雙重頂、底和頭肩形。個別時候還可以將技術指標曲線看成價格曲線,根據形態使用支撐壓力線

技術指標法

5、指標的轉折

技術指標的轉折是指技術指標曲線在高位或低位調頭。有時,這種調頭表明前面過於極端的行動已經走到了盡頭,或者暫時遇到了“麻煩”;有時,這種調頭表明一個趨勢將要結束,而另一個趨勢將要開始。技術指標中轉折的典型代表是方向指標DMl。

6、指標的盲點

指技術指標在大部分時間裡是無能為力的。也就是說,在大部分時間裡,技術指標都不能發出買入或賣出的信號。這是因為在大部分時間技術指標是處於“盲”的狀態,只有在很少的時候,技術指標才能“看清”市場,發出信號。我國目前對於技術指標的使用,在這個方面有極大的偏差,相當一批對技術指標了解不深的投資者都是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

“每天都期待技術指標為我們提供有用的信息”是對技術指標的誤解,也是極其有害的。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使用技術指標的時候就會不斷地犯錯誤。

技術指標法

技術指標法的本質

每一個技術指標都是從一個特定的方面對股市進行觀察。通過一定的數學公式產生技術指標,這個指標就反映股市的某一方面深層的內涵,這些內涵僅僅通過原始數據是很難看出來的。

另外,有些基本的思想我們很早就知道,但只停留在定性的程度,沒有進行定量的分析。技術指標可以進行定量的分析,這樣使具體操作時的精確度得以大大提高。例如我們都知道,股價不斷地下跌時,跌多了總有一個反彈的時候和到底的時候。那么跌到什麼程度,我們就可以買進了呢?僅憑前面定性方面的知識是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乖離率等技術指標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我們解決這一問題。儘管不是百分之百地解決問題,但至少能在我們採取行動前從數量方面給我們以幫助。

技術指標法同其他技術分析方法的關係

其他技術分析方法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只重視價格,不重視成交量。如果單純從技術的角度看,沒有成交量的信息,別的方法都能正常運轉,照樣進行分析研究,照樣進行行情預測。我們只是很籠統地說一句,要有成交量的配合。技術指標由於種類繁多,所以考慮的方面就很多,人們能夠想到的,幾乎都能在技術指標中得到體現,這一點是別的技術分析方法無法比擬的。

在進行技術指標的分析和判斷時,也經常用到別的技術分析方法的基本結論。例如,在使用祝J等指標時,我們要用到形態學中的頭肩形、頸線和雙重頂之類的結果以及切線理論中支撐線和壓力線的分析手法。由此可以看出全面學習技術分析的各種方法是很重要的,只注重一種方法,對別的方法無知是很不好的。

關鍵的外匯指標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該指標講述了一個交易的平均價格為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如5分鐘,20分鐘,有一天,等每個所選擇的期間具有相同的重量。
指數移動平均線(EMA)的平均數,根據本指示器,近期外匯攜帶率較高的權重,在整個平均計算。這樣做是為了獲得更準確地反映趨勢的方向。
相對強弱指數(RSI):這是一個價格以下的振盪器,有一個範圍為0-100。分析相對強弱指數較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找到一個發散貨幣的價格觸及新高,但RSI未能夠超越前期高點。此分流指向即將發生逆轉。
移動平均匯總/分離指標(MACD):這涉及到兩個趨勢線的繪製。MACD線是兩個指數移動平均線和觸發/信號線,這基本上是一個指數移動平均線的差異之間的差異。
隨機指數:這表明超買或超賣的條件下,在0%-100%的範圍內。該指標的基礎上,在上漲趨勢中,收盤價都集中在特定時期的頂段期間的範圍發生。相反,在下跌趨勢中,收盤價期間的範圍集中在中下段。

新手,可以先在AETOS美匯國際註冊外匯模擬賬戶,先免費註冊個學習。看看模擬炒外匯是這么交易正確運用自己的技術指標。

本條目在以下條目中被提及

  • 商品學

關鍵字

技術指標法,Technology Index Method,Technology index metho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