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姓氏]

承[姓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後漢有侍中祭酒承宮,宋有威儀節度使承之,明有兗州同知承谷容。今有程硯秋原姓承名麟。承氏郡望在千乘,但有毗陵承氏宗譜存世,毗陵在今江蘇省常州市。韓國有承姓。稱光州承氏,亦以千乘承氏為本源。

姓氏起源

①姓考:周時衛大夫成叔承之後。
②清通志氏族略:明時有承谷容,武進人,洪武初為交城縣丞,官終兗州同知。清時有承祖列,康熙甲午年學人。
③千家姓;千乘族。

相關名人

承忠委男,1933年4月生,安徽省蕪湖縣人。中國名醫疑難病研究所皖南分所所長、研究員、主任醫師。被聘為客座教授、研究員、專家、名譽校長、顧問、主編、副主編、編委、副理事長、會長、編輯等30餘職。大學畢業,從事醫、教、研、工作已51載。擅長中醫內、婦科和疑難病症,旁通各科。出版著作《臨證擷萃》一書獲世界優秀成果獎,參編《時方新用》、《中醫學》、《臨證備要》等18部醫籍。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獲國際、全國、省優秀論文成果獎37次;參加國際、全國學術大會交流的論文38篇,如《痰證從肝論治》、《紅花桃仁煎臨床運用》等10餘文,分別參加在香港、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國際學術大會交流。1978年安徽省政府授予“省科技先進工作者”、1988年授予“省優秀學會幹部”、1989-1998年被評為“全國名醫”、“全國著名中醫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優秀人才”、“當代中華傑出名醫”等稱號。頒有王光英、吳階平等副委員長和崔月犁、陳敏章等衛生部長們題詞的榮譽證書80餘冊,獲金、銀、銅獎牌6枚。中央、省、市有關報刊、廣播、電視台等20餘次采報其業績。傳略已入編《中外名人辭典》、《世界名醫大全》、《世界名人錄》等50餘部辭書之中。
承淡安,中醫學家。原名啟桐、秋悟,1899年9月13日生,江陰華士人。少時隨父親學醫,17歲時師從名醫。1920年參加上海中西醫函授學習,1925年獨立行醫。1928年在蘇州望亭創辦中國最早的針灸學研究社,後又在無錫堰橋重建中國針灸學研究社,並擴建為中國針灸講習所。1933年10月創辦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針灸刊物《針灸雜誌》。1934年秋赴日本考察該國針灸現狀和辦學情況,從中發現了《銅人經穴圖考》和中國早已失散的元代滑伯任的名著《十四經發揮》,使這部古典珍籍失而復得。他還被東京針灸高等學校贈予針灸專攻士學銜,是近現代國際針灸學術交流的第一位中國學者。回國後,他於1936年7月創辦針灸療養院。1937年2月講習所更名為中國針灸醫學專門學校,先後培養學員3000多人。抗戰8年中,他堅持行醫、授課,分校遍及南方各省、香港和東南亞地區。1951年,中國針灸學研究社在蘇州司前街恢復社業,承淡安帶病參加教學和管理。1954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聘請為省中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校長,後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從此,他更加奮發有為、力疾從公,為中國針灸走向世界傾注了全部心血,被譽為中國針灸一代宗師。因積勞成疾,1957年7月10日病故。承淡安長期從事針灸理論和臨床研究,著書立說甚豐。自著有《中國針灸治療學》、《中國針灸學研究》、《子午流注針法》、《傷寒論新注》等15種,編修針灸經絡圖多冊,共200多萬字。1989年,“紀念承淡安先生誕辰九十周年暨國際針灸學術討論會”在其故鄉江陰召開,國內外專家學者及部省市領導150多人出席大會。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