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杖

扶杖

扶杖,漢語辭彙。 拼音:fú zhàng 釋義:拄杖。 是出自《史記·萬石張叔列傳》的詞語。拄杖。

詞目

扶杖

拼音

fú zhàng

注音

ㄈㄨˊ ㄓㄤˋ

引證解釋

拄杖。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萬石君 以 元朔 五年中卒,長子郎中令 建 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唐 劉長卿 《偶然作》:書劍身同廢,煙霞吏共閒。豈能將白髮,扶杖出人間。

唐 韓愈 《人日城南登高》詩:“扶杖陵圮阯,刺船犯枯葑。”

唐 柳宗元 《覺衰》:日照天正綠,杳杳歸鴻吟。出門呼所親,扶杖登西林。高歌足自快,商頌有遺音。

宋 黃庭堅 《南鄉子·知命弟去年重九日在涪陵作此曲》:落帽晚風回,又報黃花一番開。扶杖老人心未老,堪吹謾有才情付與誰。

宋 陸游 《好事近·小倦帶餘酲》:少年莫笑老人衰,風味似平昔。扶杖凍雲深處,探溪梅訊息。

《宋史·儒林傳七·真德秀》:“深村百歲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歡聲動地。”

清 田蘭芳《明河南參政石□袁公(袁可立子袁樞)墓志銘》:“其扶杖之叟指以語夫少稚曰:‘微公,寧有若輩於今日!追念公德當世世無忘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