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利得定理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托利得提出: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兩種正反的思想共存,說明你能夠聽進不同意見,或者說,聽到反對意見不是暴跳如雷惱羞成怒,能把反對意見認真聽完,並加以分析,說明你已經將問題的兩個方面都考慮到了,如能夠充分加以分析,會對決策起到積極的影響。

概念

托利得定理: 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提出者:法國社會心理學家托利得
點評:思可相反,得須相成。

相關故事

楚王脫帽

春秋時期,楚王請了很多臣子們來喝酒吃飯,席間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燭光搖曳。同時,楚王還命令兩位他最寵愛的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陣狂風颳來,吹滅了所有的蠟燭,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員趁機揩油,摸了許姬的玉手。許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帶,匆匆回到座位上並在楚王耳邊悄聲說:剛才有人趁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你趕快叫人點起蠟燭來,看誰沒有帽帶,就知道是誰了。 楚王聽了,連忙命令手下先不要點然蠟燭,卻大聲向各位臣子說:我今天晚上,一定要與各位一醉方休,來,大家都把帽子脫了痛快飲一場。 眾人都沒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後來楚王攻打鄭國,有一健將獨自率領幾百人,為三軍開路,斬將過關,直通鄭國的首都,而此人就是當年揩許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於他,而發誓畢生效忠於楚王。

宋太宗裝醉

《宋史》記載,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園與兩個重臣一起喝酒,邊喝邊聊,兩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勞來,他們越比越來勁,乾脆鬥起嘴來,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應有的君臣禮節。侍衛在旁看著實在不像話,便奏請宋太宗,要將這兩人抓起來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沒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別把他倆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倆都從沉醉中醒來,想起昨天的事,惶恐萬分,連忙進宮請罪。宋太宗看著他們戰戰兢兢的樣子,便輕描淡寫地說:“昨天我也喝醉了,記不起這件事了。”
詞語點評
現代的領導,都難免遇到下屬衝撞自己、對自己不尊的時候,學學宋太宗,既不處罰,也不表態,裝裝糊塗,行行寬容。這樣做,既體現了領導的仁厚,更展現了領導的睿智,不失領導的尊嚴,而又保全了下屬的面子。以後,上下相處也不會尷尬,你的部署更會為你傾犬馬之勞。對於一個企業,領導者的心胸寬廣能容納百川。但寬容並不等於是做“好好先生”,不得罪人,而是設身處地地替下屬著想,這樣的老闆不是父母官,也稱得上是一個修養頗高的領導者。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寬容,寬容不僅是給別人機會,更是為自己創造機會。同樣老闆在面對下屬的微小過失時,則應有所容忍和掩蓋,這樣做是為了保全他人的體面和企業的利益.

盤點管理定律

美國思科前總裁約翰·錢伯斯曾經指出,現代競爭已經“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的吃慢的”,這就是所謂的快魚法則。本期任務盤點相關管理定律,完善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