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紅軍烈士陵園

扎西紅軍烈士陵園

威信縣扎西紅軍烈士陵園始建於1984年,總占地面積4.67公頃,總計投入建設資金220餘萬元,建園之初是縣級陵園,1988年被省政府批准為“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之一,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批准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之一。

扎西紅軍烈士陵園

概況

扎西紅軍烈士陵園扎西紅軍烈士陵園
威信縣扎西紅軍烈士陵園始建於1984年,總占地面積4.67公頃,總計投入建設資金220餘萬元,建園之初是縣級陵園,1988年被省政府批准為“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之一,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批准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之一。
1935年初,紅軍一渡赤水入川南,北渡長江受阻,中央軍委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又稱中央紅軍)折向雲南扎西集結,並於2月8日至10日在威信大河灘、江西廟、水田寨相繼召開了繼遵義會議之後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扎西會議”)。會議通過了遵義會議決議,根據敵我形勢變化,確定了回師黔北,二渡赤水,再占遵義;整編部隊,精簡機關,充實連隊,擴大紅軍;在川滇黔邊緣結合部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川南遊擊縱隊(後改稱川滇黔邊區特委和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的戰略部署。“扎西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決定以張聞天代替秦幫憲在黨中央負總責,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了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是紅軍長征以來首次研究全國革命戰爭戰略問題的重要會議,它完成了以遵義會議為標誌的中國革命偉大歷史轉折的一系列決定和部署,使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根據“扎西會議”決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全軍主力部隊中抽調幹部和武裝人員,在扎西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紅軍川南遊擊縱隊,周恩來(軍委副主席)到會作動員,宣布特委和縱隊成立。中共川南特委由徐策(紅三軍團六師政委)、餘澤鴻(軍委幹部團上乾隊政委)、戴元懷(原紅八軍團地方工作部部長)組成,徐策任特委書記,徐策犧牲後由余澤鴻繼任,余策鴻犧牲後由劉復初繼任。
紅軍北上後,特委帶領縱隊在“邊區”二十餘縣迂迴穿插,縱橫數千里,宣傳發動民眾,與數倍、數十倍的國民黨軍隊和地方民團進行了艱苦卓越、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其間,特委根據對敵鬥爭需要,於1936年9月,在威信組建了滇東北特區區委和紅軍雲南遊擊支隊,任命紅軍幹部陳華久為特區書記,殷祿才為特區區長,成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權機構——特區革命委員會。紅軍雲南遊擊支隊在縱隊的領導下,以威信為中心,建立郭家墳革命根據地,在川滇黔結合部的威信、鎮雄、珙縣、興文、敘永等縣開展游擊戰,部隊由幾十人的農民武裝發展到近千人的紅軍游擊隊,進行了長達十二年的艱苦卓越的武裝鬥爭,開闢了方圓數百公里的游擊區,直到1947年春,終因與上級組織失去聯繫,孤軍奮戰,縱隊和支隊領導及多數同志均在反“圍剿”的戰鬥中犧牲,英勇悲壯,可歌可泣。雲南省委宣傳部組織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殘陽如血》, 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這一偉大而壯麗的歷史事件。
在歷時12年的對敵鬥爭中,川南遊擊縱隊師長曹德欽、政委徐策、張鳳光龍厚生、參謀長曾春鑒、特派員李青雲及雲南遊擊支隊大隊長以上幹部殷祿才、陳華久、阮光明、易德勝、劉少成、鄧登山、楊世龍、曾子云、殷祿坤、孫德龍張占彪張慧成董玉清、陳宏、張治高等83名紅軍官兵犧牲在威信這塊土地上。
威信縣位於雲貴高原腹地的烏蒙山區,在雲南省的區位是滇東北的邊緣地帶,北與四川省接壤,西南與本省的鎮雄、彝良相連,東與貴州省的畢節毗鄰,素有“雞鳴三省”之稱,幅員面積1397平方公里,轄2鎮9鄉,總人口37萬餘人,是一個邊遠多民族雜居的山區縣。扎西紅軍烈士陵園位於縣境中部偏南,屬縣政府駐地,海拔1192.5米,距昭通市275公里,距有航空通道的滬州市和宜賓市各200公里,成都、重慶、貴陽均可朝發夕至。
為加強扎西紅軍烈士陵園紀念建築物的管理,中共威信縣委、威信縣人民政府於1995年成立了“扎西紅軍烈士陵園管理所”,隸屬於縣民政局。
環境環境

扎西紅軍烈士陵園建有高10米、碑體邊長2米、占地1189平方米的柱形“紅軍烈士紀念碑”一座,紀念碑南北兩面分別刻有毛澤東書體的“紅軍烈士紀念碑”和“英勇奮鬥的紅軍萬歲”碑文,從東、南、西、北四面台階皆可步上紀念碑。四周種有塔柏、雪松、白玉蘭、萬年青等花草樹木,綠樹成蔭,花香四溢;建有紅軍烈士個人生平事跡碑83塊,成排樹立在“紅軍烈士紀念碑”周圍,隱現於花草叢中,整潔優雅,莊嚴肅穆。看烈士生平,聯想到紅軍為中國革命鑄就的輝煌,紅軍長征精神令人嘆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陵園還建有仿古亭、台、樓、閣、廊等六坐建築1500餘平方米,公共活動場所12000餘平方米,陵園綠化達37000平方米,興游其間,綠蔭敝日,曲徑通幽,但聞人語,無分遠近。
扎西紅軍烈士陵園是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娛樂和休閒為一體的公園式活動場所,每年接待遊覽觀光、瞻仰掃墓的各級領導、烈士後裔、社會各界民眾達10萬餘人次,縣級機關、團體及中國小校每年都要前往進行入黨、入團、入隊宣誓,駐威部隊每年在此進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它已成為威信革命老區的紀念地,聞名於川、滇,黔邊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