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久

陳華久

陳華久 (1905—1947),原名仲施福,1905年6月生於江西省尋鄔縣。

基本信息

工作經歷

193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隨中央紅軍長征,任國家政治保衛局五連二排排長。1935年2月,留任紅軍川南遊擊縱隊中隊長。後經中共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指派,帶幾名紅軍參加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雲南支隊並任政委,與支隊長殷祿才一起率領支隊參加創建川滇黔邊區革命根據地滇東北特區的鬥爭。以郭家墳一帶為中心的滇東北特區,由陳華久任特區書記,殷祿才任特區區長。

工作態度

陳華久對支隊進行政治思想工作,進行兩次整訓和整編,規定三項紀律、五個不準,即:一切行動聽指揮,繳獲歸公,不拿民眾東西;不準調戲婦女,買東西價格公平,不拆燒民眾住房,借物損壞要照價賠償,不虐待俘虜。為發動民眾,組織張貼標語口號,如“貧苦農民組織起來,到地霸豪紳家裡去奪糧食吃,拿衣服穿!”“我們是打富濟貧軍,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是為勞動人民打天下的!”“只有跟著共產黨搞武裝鬥爭奪取土豪、官僚、白軍的槍枝武裝自己,把反動派都打垮,窮人才能翻身,過上好日子!”署名為“紅游南政宣”(即紅軍游擊縱隊雲南支隊政治部宣)。除與殷祿才一道指揮戰鬥外,陳華久大力爭取和改造綠林武裝,原四川省珙縣政府會議記錄稱:“35年中共匪劉復初作川南匪運工作,派其幹部陳二排到興文、珙縣各地活動,聯絡各地巨匪,如大壩之曾仲文、郭家墳之殷騾子,珙縣王家鄉之楊定常與洛亥葉吉安等,於5月13日會集於王家井歃血訂盟換譜,參加共黨圖謀不軌,旋即連克珙縣之羅渡鄉、中心鄉、底硐鄉、沫愛之鎮舟鄉,到處搜刮武器,妄圖大舉。”陳華久、殷祿才率雲南支隊沉重打擊川滇黔邊區尤其是川南國民黨基層政權,伏擊國民黨軍車,甚至攻破重慶行轅交警總隊長、軍統少將特務田動雲在四川省筠連縣的家園,使邊區國民黨反動派談虎色變,嚴重威脅國民黨大後方的安全。由此,雲南支隊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圍剿”,但卻牽制了大量國民黨軍隊,有力地配合了全國的解放戰爭。1946年11月,國民黨重慶行轅奉蔣介石訓令,派遣國民黨中央軍整編七十九師統領邊區駐戍部隊及地方團隊“圍剿”雲南支隊等革命武裝。

英勇犧牲

1947年3月7日晚,陳華久、殷祿才從郭家墳突圍。19日從致和鄉衛靖司依耳山下山尋食時被告密,遭到敵軍追擊,遂跑到水溝頭關子洞,敵軍向洞內發射槍榴彈,陳華久英勇犧牲。1985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人物紀念

後人有詩云:陳華久,英雄軍,生死度外慷慨志,忠貞義節浩然暉;共產黨員命不辭,願拋頭顱灑熱血,功碑宇宙春。陳華久烈士為黨為國的獻身精神,永遠銘記在滇川邊區各族人民心中。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在郭家墳修建“紅軍雲南遊擊支隊烈士紀念碑”,又在扎西紅軍烈士陵園樹立墓碑,以示緬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