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其寺

扎西其寺是一座寺院,位於縣治北25公里處,在今黃乃亥鄉政府所在地南部的林區邊沿,是隆務寺僧人原來每年住夏習經的重要場所,歷史悠久,原來文物頗多,現仍存第一世夏日倉和曲哇活佛的捲軸面各1幅,每幅長2米,寬約1.2米,是珍貴的佛教藝術品。

簡介

意為“吉祥匯聚寺”。位於縣治北25公里處,在今黃乃亥鄉政府所在地南部的林區邊沿。《安多政教史》稱其為一切修行地之楷模,由隆務寺曲哇活佛洛桑丹貝堅貸(1581一 1659)於藏曆木牛年(1625)開闢修行處。清順治五年(1648),第一世夏日倉噶丹嘉措(1607一1677)倡建噶丹頗章經堂,正式形成扎西其寺,由歷輩夏日倉任寺主,是隆務寺僧人原來每年住夏習經的重要場所。《安多政教史》載,該寺初建時,除噶丹頗章經堂,曲哇活佛還修建了彌勒殿和護法殿。內塑米拉日巴、噶丹嘉措及曲哇活佛等人身像,來此靜修的日朝巴僧人一度多達200餘人,由曲哇活佛弟子羅桑嘉措首任講經上師,效法西藏郭倉寺寺規,寺僧過時不食,不準穿皮衣和帶袖衣服,戒律十分嚴格。後來,本寺法台卓倉本洛·羅桑赤列的轉世加央羅桑嘉措長住此寺主持具體寺務,至1958年卓倉活佛(口語稱之為交藏倉)共歷六代。據同仁縣委統戰部1954年統計資料,當時扎西其寺有大經堂、彌勒殿、護法殿各一座,約 358間,昂欠5院154間,吉哇院一座,僧舍80院,全部建築約占地55畝,有寺僧58戶210人,馬24匹,馱牛70多頭,奶牛200餘頭,羊1500多隻,森林約700畝。寺院牲畜多數在澤庫縣和日夏吾那地方代牧。其香火莊主要為今保全鄉的尕對和夏吾那等村。該寺於1981年7月批准開放為宗教活動點,現重建經堂和彌勒殿,並建僧舍22院,有住寺僧徒22人。扎西其寺歷史悠久,原來文物頗多,現仍存第一世夏日倉和曲哇活佛的捲軸面各1幅,每幅長2米,寬約1.2米,是珍貴的佛教藝術品。此外,尚有十多尊石刻佛像,各高約2尺,寬1.2尺,亦雕琢精細,與眾不同。

相關條目

佛教 文化 寺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