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克隆

手工克隆

手工克隆,是指單純依靠人的能力來進行的克隆技術操作,世界上首例採用“手工克隆”技術獲得的轉基因克隆綿羊於2012年3月26日12時16分在新疆誕生。手工克隆,是一種生物學學科的一種專有名詞。

含義

圖片中的小羊為手工克隆羊“鵬鵬”圖片中的小羊為手工克隆羊“鵬鵬”

手工克隆,顧名思義是指除常規設備外,其操作均為手工。與傳統克隆相比較,手工克隆不依賴昂貴儀器和尖端技術人員,成本低、效率高,其核心技術只需一個小小的刀片就可以完成。

手工克隆技術是21世紀出現的新技術,被國際克隆及胚胎學領域譽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突破性技術進展”。

優勢

手工克隆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促成了克隆動物的快速、批量生產,尤其適用於物種資源豐富但科研經費較少的開發中國家。

難點

手工克隆技術看似簡單,其實每一步風險都很大,每一步操作起來難度也很大,全世界克隆成功率比較低,僅為5%~10%左右。

科學研究

技術成功

2012年年3月26日,由該研究院、深圳華大方舟與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石河子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聯合開展的“農業部綿羊轉基因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當日12時16分,第一頭轉基因克隆羊成功誕生,這是截至2012年世界上首例採用“手工克隆”技術獲得的轉基因克隆綿羊。

方法

科研人員2009年9月取供體細胞,將ω-3脂肪酸去飽和酶基因轉入細胞,建立轉基因細胞系;2010年5月開展手工克隆實驗;2011年10月穩定獲得囊胚,手工克隆技術體系建立;2012年3月26日12時16分,成功剖腹產下第一隻轉基因手工克隆綿羊,初生體重5.74kg,目前各項生命體徵正常。

科學意義

轉基因克隆綿羊繁殖成功,將促進未來農業和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手工克隆綿羊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可實現優良性狀個體快速繁殖、大大縮短育種周期,對提高產奶量、改善肉質等方面將產生重大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