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苞蕗蕨

扁苞蕗蕨

扁苞蕗蕨,二名法Mecodium paniculiflorum (Presl) Cop,水龍骨目、膜蕨科、蕗蕨屬植物。植株高5-6厘米。根狀莖纖細,絲狀,褐色,長而橫走,幾光滑,下面疏生纖維狀的根。產於四川西南部(天全)及雲南西北部(德欽、育山、維西、漾濞)。生於山地林中樹幹上或岩石上。海拔2800-3300米。

基本信息

簡介

扁苞蕗蕨扁苞蕗蕨
葉遠生,相距1-1.5厘米;葉柄長2.5-3厘米,絲狀,褐色,光滑無毛,無翅或在頂部有易脫落的狹翅;葉片卵形,長3.5-5厘米,寬1.5-2厘米,先端鈍,基部近心臟形,三回羽裂;羽片8-10對,互生,幾無柄,開展,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0毫米,寬3-5毫米,先端鈍,基部斜楔形,密接;小羽片3-5對,互生,無柄,開展,長圓形至闊楔形,先端鈍,基部漸狹而其下側下延,間隙寬約1-1.5毫米;末回裂片2-4個,互生,極斜向上,狹修形至長圓狀線形,長1-2毫米,寬約0.5毫米,圓頭,全緣,單一或分叉,平直,密接。葉脈叉狀分枝,兩面稍隆起,褐色,無毛,末回裂片有小脈1條,稍彎曲。葉為薄膜質,乾後暗褐色,光滑無毛。葉軸和羽軸褐色,無毛,曲折,全部均有狹翅。孢子囊羣位於葉片頂部,著生於羽片的全部裂片的頂端,密接而形成一闊圓錐形;囊苞卵形至扁圓形,直徑約1毫米,圓頭,全緣,唇瓣深裂達到基部,其下的裂片縮狹。

分布

產於四川西南部(天全)及雲南西北部(德欽、育山、維西、漾濞)。生於山地林中樹幹上或岩石上。海拔2800-3300米。菲律賓(呂宋)、婆羅洲及印度尼西亞(爪哇)也有分布,北達於日本

蕗蕨屬植物

蕗蕨屬是附生植物。根狀莖絲狀,長而橫走。葉遠生,中型或較大,多回羽裂,全緣,細胞壁薄。孢子囊羣生於可從各小脈伸出的囊羣托的頂端;囊苞兩唇瓣狀,卵狀三角形或圓形、深裂或直裂到基部;囊羣托不突出於囊苞之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