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康[上海證大投資董事長]

戴志康[上海證大投資董事長]

戴志康,男,1964年6月出生於江蘇海門。成立證大投資集團並任董事長至今。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戴志康[上海證大集團]戴志康[上海證大集團]

出生地:江蘇海門

教育:碩士(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經濟學專業),本科(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

主要公司:證大集團(www.zendai.com )

公司總部:上海

上市情況:香港(2003年3月)

主要行業:上海、杭州房地產,金融

財富:15億元

2015年10月29日,上海證大集團旗下小康時代電影公司“勵誌喜劇大片”試睡大師之《今夜無人入眠》在樂錢上發起“前期製作費”眾籌。資本大佬、上海證大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戴志康正式進軍影視業。

簡介

戴志康,男,1964年6月出生於江蘇海門。1978年考入江蘇省重點中學——海門中學。。1981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主修國際金融,1985年考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繼續深造。1987年進入中信實業銀行總行,擔任行長辦公室秘書;1988年擔任德國德勒斯登銀行北京代表處中方代表;1990擔任海南證券公司部門經理;1994年創建上海證大;1998年改組證大系列公司,成立證大投資集團並任董事長至今。 2013胡潤全球富豪榜

生平經歷

不該拿的不拿

戴志康[上海證大集團]戴志康[上海證大集團]

1992年春天,年輕的戴志康來到海南島,參與海南證券創建。時年28歲,已掌握了豐富的金融專業知識,在國有銀行、外資銀行也“廝混”了幾年。用他自己的話說, “覺得資本市場我們玩了就可以算數的”。那一年,戴志康受命組建中國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島基金公司,出任總經理,當時絕大多數世人尚不知基金為何物。

富島基金首次募集了6000萬元人民幣,用於炒股和炒房。做順時,賬面有幾百萬元的利潤。後來提高了倉位,不僅五六千萬元全部虧進去,還因放大槓桿,到1995年一度虧損有上億元。

戴志康坦言,虧是因為放大了槓桿,虧了錢再借錢,拆借利率又非常高,於是越虧越多。富島基金當時是公募基金,募集時面對過許多普普通通的投資者,那一張張面孔在戴志康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錢虧了對不起他們,心裡覺得如果不能善待資本,後半輩子會有麻煩。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父母小時候教的簡單道德原則支撐著我要把事情做好。”戴志康回憶道。

1994年,戴志康去美國重新學習。在美期間認真研究了各種投資、投機的理論方法,還親自翻譯了索羅斯的書,組織同事們一起學習。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頭腦”,1995年,戴志康迎來了從低潮中打翻身仗的機會。他獲得了大資金借貸支持。這一次,戴志康大勝,“1996、1997年在資本市場掙了5個億”。

錢來了,問題也接踵而至。

根據戴志康的描述,“當時海南形勢不好,大家想分錢散夥。但誰都知道,這些錢不是我們私人的,隨便分錢是犯法的。”

面對這樣的境況,戴志康的觀念是,該賺的錢,要毫不留情地賺,不該要的錢,絕不輕易要。隨後的日子,查賬、審計,甚至還碰到寫恐嚇信的,讓戴志康應接不暇。不過,戴志康自認“沒做虧心事”,“很多事情都過去了”。

一個非典型房產商

2000年,對戴志康來說是一個重要轉折點。那年4月,納斯達克指數從5000多點開始一路下行,半年內跌掉40%。

全球網際網路泡沫的破裂讓遊走在資本市場的戴志康有所觸動,他突然意識到國內的資本市場或許也有問題。一番深思熟慮後,戴志康下決心轉戰房地產,從一個資本玩家轉為房地產開發商。

房地產對戴志康而言,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一度,他把萬科當作學習對象。多年以後,戴志康自認“人各有道”,他學不了萬科,也學不了雅居樂。

“他們可以同時做很多項目,可以拿上很多土地,我做房地產則像‘老地主’,比如聯洋社區的項目最多就一百畝,我對每畝土地都精耕細作,充分尊重每寸土地。我們要開發有價值的資產,做價值型開發商。”戴志康如是解釋,言語中混雜著自嘲和自得。

在戴志康看來,他沒有絲毫房產和工程背景也是一種優勢,可以純粹地從消費者角度探求人們內心最本真的需求,去理解如何做房地產。通過賦予樓盤人文氣息,把房子營造成家園,讓人“詩意地棲居”。

戴志康認為,浦東的聯洋社區就體現了其房產開發理念——一個生活的社區,有大拇指廣場,有五星級的證大麗笙酒店,有證大藝術館等等。

從投資角度審視,“老地主開發模式”獲利倍率也不低。但戴志康業自我檢討:“這種模式增速較慢,而過早地從住宅向商業房產轉化,也減緩了企業的增長速度,這個轉化在企業規模大一點時會更合適。”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戴志康認為,證大成長的步伐邁得確實是慢了點,但正是通過一系列完整的項目,證大積累了強有力的城市綜合開發能力,目前這個綜合開發模式已經開始在其他城市進行複製。

戴志康稱,上海證大(00755.HK)今後還是會轉向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來。作為戰略修正的一部分,他今年辭去了董事長,請了原上實集團董事長馬成樑掌管證大。

眼下,已投入20億的喜馬拉雅中心是戴志康的一個夢想,在他的構想中,這是針對整個上海的文化中心,文化中心背後是一個大型的綜合商業體,裡面包含兩個酒店,一個超五星級酒店,一個五星級的商務酒店,還有劇場和藝術館,以及其他的商業空間和創意中心。

安靜的“少數派”

鱷魚是戴志康喜歡的動物,它安靜地在那裡匍匐,一旦出擊,就能捕獲豐盛的獵物,戴志康崇尚鱷魚般的安靜投資

“10個人來有10個人不同的說法,最終只能把你的心搞亂,儘量少的信息,可以讓心安靜,心安靜了,能夠感觸到真正市場什麼時候變化,就會找到正確的答案。”這就是戴志康的投資心法。

這位證券市場曾經的弄潮兒表示,股票在短時間內的波動和巨觀分析的東西不能一對一地連線起來,更多的時候需要你自己內心的清靜和感覺,最簡單的判斷,不需要特別複雜。

戴志康強調,投資方面要儘量做一個少數派,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自己看好。但是人們有時候不相信自己的感覺,受到各種專家、報紙、電台的干擾就會心動,對抗這些心動則需要自身具備巨觀的分析能力。

未來五年,戴志康預測,中國可能會進入一個資產泡沫階段,資產泡沫的過程會非常絢麗,可能瘋狂到像美國金融危機前的狀況。戴志康認為,經濟泡沫本質上也是一個機會,讓人發財也讓人發狂。要避免發狂,就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常懷一顆平常心,激進的時候稍微想得保守一點。

“在股票市場裡不要太貪婪,你要知道最後大多數人都要虧錢的,掙一點就是少數派了,還有可能以後會掙得更多。”戴志康說。

“情定”小額信貸公司

“十年金融,十年地產”,戴志康更願意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投資家。他透露,上海證大正準備創建小額信貸公司。

“我們經過調查覺得窮人的信譽不比富人差,往往比富人更高。窮人你只要借給他適量的資本,他的信譽一定比富人強,因為富人拿著更多的錢冒風險,風險比例很大。”戴志康認真地說。

戴志康說,財富是留給有德有道之人的。有些人生命過程當中特別有錢,但倒台的也往往是那些在媒體上過度亮相的大公司和大老闆。

比錢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戴志康說:“掙錢不掙錢也不是那么重要,身心健康才是更重要的。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要有強壯的身體,也要善於調節身心。”戴志康說,眼下的他喜歡看書,喜歡靜思、靜養,喜歡大自然,喜歡動靜結合的生活方式。

靜思、靜養並不意味著無為。戴志康稱:“我不一定要做最大,但一定要做最好。即使公司關了,我的產品和作品讓它幾十年、幾百年地服務於大家,這是我心裡想的事兒。”

戴志康言語間依稀讓人想到他的海門老鄉張騫,這位狀元企業家嘗言:“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