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利[地質學家]

戴利,1871年5月19日出生於加拿大,地質學家,岩漿頂蝕理論的創始人,1898年任教哈佛大學客座地質學講師。於1957年9月19日逝世。

人物履歷

1901年回國任加拿大國界委員會地質師,領導艾伯塔省西部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部高山區的調查工作達6年之久。

1903年獨立地提出了岩漿頂蝕的理論,理論,這種作用使熔融岩漿穿過地殼上升,將周圍岩石震裂,但並不熔化它們。這樣,由於這些裂碎的岩石的密度比岩漿大而下沉,給岩漿讓出上升的縫隙。這一理論有助於解釋許多火成岩地層的構造。

1907年任麻省理工學院地質學教授後,考察了夏威夷和薩摩亞島。根據對這些島嶼的考察結果,提出了環礁和一般珊瑚礁的形成受冰川控制的理論。他發現在更新世期間,由冰川的形成與消融而引起海平面升降變化,對珊瑚能慢慢建造起超過75米的結構起著主要作用。

1912年任哈佛大學地質學教授。

1936年提出沿大陸坡發現的海底峽谷是濁流侵蝕造成的。他具有將大量實地觀察的結果加以綜合成清晰易懂的理論的高超本領,使他終於躋身於20世紀第一流地質學家之行列。

1942年,退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