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家村

戰家村

戰家村,位於日照市南湖鎮。擁有耕地3000畝,石材加工戶近百家。相傳洪武年間,戰姓來此立村,故稱戰家村。戰家村擁有耕地3000畝,石材加工戶近百家,是南湖鎮北的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信息

日照市南湖鎮戰家村
村莊由來:
相傳洪武年間,戰姓來此立村,故稱戰家村。
政區人口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位於南湖鎮北4公里處,北臨大王家莊子,南鄰陳家村,東靠小城子,西依陳疃鎮上溝村,全村共有900餘戶,3000口人,為東港第一村。
經濟狀況:
擁有耕地3000畝,石材加工戶近百家,是南湖鎮北的經濟文化中心。
名人名家:
王宗廷,男,漢族, 1946年生,山東省日照市南湖鎮戰家村人,教授,中共黨員;日照一中畢業後考入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現為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全國體育法學會理事、全國政策學研究會理事。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人文學院副院長、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出版學術專著二十多部、發表學術論文六十多篇。
楊正國,男,漢族,1951年生,山東省日照市南湖鎮戰家村人,自幼聰慧好學,品學兼優,文革被迫中斷學業,轉而刻苦自學國學經典,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發表重要學術論文數十篇,在業內享有較高的聲譽,善書法、繪畫,著書立說,著有《改命換運》、《名正言順》、《風生水起》、《吉日良辰》等力作,在許多方面有較高造詣並自成體系,是遠近聞名的德藝雙馨的國學大家。
張守康,男,山東省日照市南湖鎮戰家村人,自幼學習聰慧,日照一中畢業後考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研究院眼科醫院,眼二病區主任,神經眼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臨床碩士研究生。現任《中西醫臨床眼科學》、《眼科診療手冊》兩書副主編。發表論文多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診療技術科研課題負責人。
膠州市戰家村
村莊由來:
相傳原為展姓立村,名展家村(年月不詳),“永樂掃北”本地人絕,王姓從小雲南遷來定居,名稱沿舊(道光乙巳《膠州志》標註同)。演化為戰家村。
政區人口
位於洋河鎮中部,冷家村以東,北鄰營里路,南遙對艾山風景區,東邊緊鄰李子行村。2005年底,全村共有496戶人家,村總人口數1644人。
經濟狀況
2005年,耕地面積127公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10公頃,糧食作物耕種面積132公頃。全年蔬菜總產量39噸,果園面積20公頃,水果總產量560噸。全村大牲畜存欄數1200頭,家禽存欄1.5萬隻,肉類總產量132噸,禽蛋總產量12噸,全村農業生產總值1020萬元,工業生產總值65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623萬元。
歷史名人
柏楊,生卒年不詳,善畫馬、貓,作品流傳甚少;懂英文,身材矮小,曾與康生是同學,交誼很深,鄉賢。
王光鑾王光鑾
王光鑾:(1909.11.07-1985.12.20),字殿臣,膠州已故名師名醫;青年時代就學於膠州師範講習所,家業以“繩匠鋪”著稱;能詩文善書法及收藏,著有醫書;學生遍及鄉里,很多弟子成為七八十年代膠州醫政各界精英。王光鑾早期為私塾先生,中年因其數個子女先後因求醫不治而亡,便奮而棄教從醫,終成文明鄉里的一代名醫,其人品、師品、醫品傳為佳話,膝下僅有王輝庭、王輝東倆子,其後人亦精英輩出。生前曾是私塾先生和老中醫,膠州中醫學會會長,膠州政協委員,鄉賢。
萊西市戰家村
村名由來
韶存莊原為周姓所建,後胡、劉、姜、戰姓相繼遷入。相傳村西北有井,井畔有一姑庵,庵內尼姑精於《韶》樂,村人遂改村名為韶存,意為虞舜古樂《韶》至今猶存。解放後分為劉家、胡家、姜家、戰家4個行政村。
政區人口
戰家村位於萊西市北部新區,梅花山街道駐地,後依美麗的萊西湖,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觀光、旅遊的好去處。村中有居民193戶,人口630人。有耕地面積30公頃,人均收入3900元。
村居建設
截止2004年,集體共投入15萬元,為村民拉上了自來水,整修了大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