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中江

我的家鄉中江

中江縣位於四川省中部,盆地西部。隸屬於中國重工業城市德陽市。幅員面積2200.0平方公里,位於德陽市東南部,距市區30餘公里,東鄰綿陽市三台縣,南接遂寧市大英縣,西毗成都市金堂縣。東經104度26分至105度15分,北緯30度31分至31度17分。總人口143萬人是中國人口大縣.

地理位置

中江縣位於四川省中部,盆地西部。隸屬於中國重工業城市德陽市。幅員面積2200.0平方公里,總人口143萬人(2013),是中國人口大縣。該縣交通方便,與省會成都接壤,位於成都與德陽的交匯地帶。城區距四川省會成都64km,成德工業園距成都48km,滬蓉高速公路、成巴高速公路、成都第三繞城高速、遂德高速、綿中高速(規劃)、達成鐵路穿境而過。中心城區聚集人口25萬人,建成面積26平方公里,市區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城區山水環抱,將於2015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該縣工、商業正迅速發展,成(都)德(陽)工業園、四川中江經開區位於境內。肯德基等世界500強紛紛入駐。縣境地形平坦,處於成都平原與川中丘陵的過渡地帶,以淺丘、平壩為主,龍泉山脈橫亘縣境西部。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降水量882.5毫米,年均氣溫16.7℃,無霜期286天。縣境風景優美,有塔梁子崖墓群、中江北塔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文名稱 中江縣外文名稱 Zhongjiang County別名 凱城、玄武、伍城行政區類別 縣所屬地區 四川省德陽市下轄地區 29個鎮、16個鄉政府駐地 凱江鎮電話區號 0838郵政區碼 618100地理位置 四川省中部,德陽市東南部面積 2200平方公里人口 143萬(2013年)方言 四川話成渝片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著名景點 黃繼光紀念館、五廟南北塔、銅山遺址、飛烏遺址、中國芍藥谷等機場 成都第二機場火車站 倉山站車牌代碼 川F****A,川F****B,川F****C 等GDP 249.2億元人民幣(2013)縣花 芍藥城市精神 質樸敞亮 勤勉奮進城市口號 芍藥花鄉,大美中江

自然資源

中江縣是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的故鄉,位於德陽市東南部,距市區30餘公里,東鄰綿陽市三台縣,南接遂寧市大英縣,西毗成都市金堂縣。東經104度26分至105度15分,北緯30度31分至31度17分。總人口143萬人(2009),人口出生率11.1‰。人口自然增長率0.89‰。中江縣歷史悠久,地域寬,是四川省25個丘陵大縣之一,丘陵耕地面積占全縣耕地面積的77%。全縣耕地面積7.5萬公頃。平均海拔500-600米。其中:淡水域2.9%,平壩5.8%,丘陵74.7%,山地16.6%。地形西北高,東南低,為中低山區介於丘陵,其中有寬谷淺、中、深丘和窄谷中、深丘。中江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生態相對平衡。年平均氣溫16.7℃,1月份平均氣溫5.5℃。8月份平均氣溫26.1℃,年平均降雨量882.5毫米。森林覆蓋率31.12%,綠化覆蓋率31.52%。中江縣最為豐富的是勞動力資源,全縣共有勞動力80多萬人。礦產資源有:天然氣、石油、鹽、銅、頁岩、粘土和優質礦泉水等,旅遊資源有一定開發價值,如列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特級英雄黃繼光紀念館,全國唯一的觀音金剛道場——白塔寺、中國芍藥谷、以及古墓群、山林溶洞、人造湖泊(水庫)等。

城市設施

中江商業

自從公園廣場CBD完工後,中江商業處在四川縣城前列。陽光盛源、洋洋百貨、尚美街(原美好家園)等相繼開業,引進世界500強肯德基餐廳、中國百強企業蘇寧電器,以及台灣頂新集團的餐飲品牌——德克士。目前縣城電影院有兩家:太平洋院線新時代影城中江店、峨眉院線中江影城。凱北新城片區,大型CBD也在招商、建設。

公共運輸

中江縣城市公交運行路線1路:城南汽車站—城北汽車站城南汽車站—閘門橋(中江中學)—三醫院—恆達路口(紫金陽光城)—美好家園(橋頭市場)—教育局(公園廣場)—新華書店(伍城大廈)—運輸集團(星源路口)—陽光醫院(服裝城)—城北汽車站2路:城南汽車站—城北汽車站城南汽車站—新政務中心—法院—中江中學—濱河路—老交警隊—公園廣場—東門口—運輸集團路口—實驗中學—永昌路—城北建材市場—城北汽車站3路:城南汽車站—城南汽車站(環線公交)城南汽車站—閘門橋(中江中學)—三醫院—恆達路口(紫金陽光城)—凱西公園—新坪糧庫—銅山大橋—涌德電子廠—新坪生態園路口—燈具廠—星源駕校—新坪公社—車輛檢測中心—飛天橋—凱北路—縣醫院—紅十字醫院—凱江橋(橋頭市場)—恆達路口(紫金陽光城)—三醫院—閘門橋(中江中學)—城南汽車站4路:南門加氣站—小竺海度假村南門加氣站—新政務中心—法院—婦幼保健院—吊橋頭—東門口—運東苑—肉聯廠—東門加油站—回龍路口—小竺海度假村5路:中江職業中專校—中江職業中專校(環線公交)中江職業中專校—逢春製藥廠—銅山大橋頭—人民橋—凱江橋頭(愛丁堡)—恆達路口—新交警隊—北塔駕校—黨校—南門加氣站—黨校—北塔駕校—新交警隊—恆達路口(紫金陽光城)—凱江橋頭(愛丁堡)—美好家園—橋頭市場—紅十字醫院—小十字—大十字—縣醫院—服裝城—北塔寺—飛天橋—車輛檢測中心—新坪公社—星源駕校—燈具廠—新坪生態園路口—涌德電子廠—中江職業中專校6路:嚴家灣—看守所嚴家灣—二環路西三段—棲妙東路—凱江五橋(繼光橋)—公園廣場—東江七橋(二號橋)—玄武路幼稚園—玄武公園—新婦幼保健院—新政務中心—凱江九橋(體育館)—看守所7路:城南汽車站—城北中學城南汽車站(暫定,待新站建成後進入)—體育館(新政務中心)—魁山公園—地稅局—東江五橋(彩虹橋)—下東街—大十字—縣醫院—凱江國小(維克小鎮)—繼光實驗國小—凱豐北路—凱瑞大酒店—城北中學8路:西外環路口—砣子店
西外環路口—西山水庫—南華婦幼保健院—凱江三橋(銅山大橋)—繼光實驗國小—凱江國小(維克小鎮)—縣醫院—大十字—人民東路—光明市場—黃繼光紀念館—魁山公園—紅土地—望城埡—砣子店9路:城北汽車站-黃鹿鎮城北汽車站-七里-傑興-秀塘-永太-雙鳳客運站-黃鹿17路:濱河路口-太和濱河路口-城南汽車站-大田壩-白象溝-太和18路:城南汽車站-玉興城南汽車站-大田壩-白象溝-雙石-卷洞-玉興即將開通:中江大道高速路公交專線:杏花大道路口-中江大道-中江大道-中江大道-高速路口-雙石(預計)成都-德陽公交線:中江-南山-輯慶-興隆-成巴高速-成都(預計)

交通建設

規劃建設“兩環、兩橫、一縱、十放射”的城市道路交通體系。中江將呈現兩條城市環線公路:一環路約11公里,主要承擔縣城內交通的組織分流(現已通車)。二環路約20公里,主要承擔對外交通的組織,確保快捷出入縣城和車輛過境(預計2013年10月底全面通車)。在縣城內部將建成兩橫一縱的城市主幹道;連線高速路出口至開發區的幹道11公里;建成30座連線三江兩岸的城市橋樑,完善沿江兩岸道路等城市交通網路,形成方便市民出行的道路交通體系。同時,城市四周將形成與縣城中心相連至德陽、綿陽、成都、金堂、廣漢、三台、遂寧等十條快速通道。

城市標誌

一、中江城市標識標識的整體造型框架來源於中江縣城的地理特徵,根據中江縣城三江匯流的地貌特徵構成鳳凰造型,嘴銜芍藥花,突出中江特色產業。中江縣城三江織城空中航拍地圖(中間為凱江,兩邊分別為東江、西江),三江匯合成鳳凰圖案,為標識設計的參考依據。標識主色採用綠、紅、黃、藍四色調,深綠色代表生態宜居,天藍色代表天空與純淨的江水,紅色代表繼光精神,黃色代表豐收。二、中江城市精神質樸敞亮 勤勉奮進“質樸”是歷史和地域賦予中江的稟性,“敞亮”是環境和區位融入中江的品格,“勤勉”是中江傳承和發展的法寶,“奮進”是中江追求和諧富庶的行動。“質樸敞亮 勤勉奮進”闡釋了中江的人文特徵和獨特氣質,包含了中江的時代精神和發展理想。三、系列宣傳口號(一)“英雄故鄉,和諧中江”:該句宣傳口號既是承載繼光精神的有效載體,又是地域人文特點的直觀體現,主題突出,簡潔明了。2005年提出後,經過多年的傳播,社會影響力和民眾認知率已經很高,具有廣泛的認同性。(二)“中江很近,中江很美”:該句宣傳口號闡釋了中江隨著成德南高速的開通和成都三繞等的建設,綜合區位優勢日益凸顯,資源生態優勢得天獨厚,既強調中江,又突出區位和生態,形象直觀,言簡意賅,有自然的吸引力和親和力。(三)“芍藥花鄉,大美中江”:該句宣傳口號結合打造芍藥谷AAAA景區,以花為媒,通過中江的自然生態優勢,吸引成都等大都市人流到很近很美的中江品味休閒,突出特色,明艷響亮,有一定的吸引力。四、縣歌中江縣的縣歌名為《美麗家園》,是反映中江縣災後重建和繼光精神的勵志歌曲。

中江縣縣歌樂譜掠影

新的城市規劃將小東河改為東江,余家河改為西江,它們與凱江相映成趣。“三江”改造完工後,城市規劃區內將形成40里長湖。他們還充分利用縣城規劃區內22座小山,通過3-5年努力,建成22座森林公園或城市市民休閒中心綠地,在城市規劃控制範圍內拓展出數萬畝的城市森林公園和綠地。

中江城市新貌(79張) 妙手演繹縣城東南和北郊,對凱江城區段的上下游與現在的公益采沙場巧妙結合,規劃建設上千畝濕地公園,從而實現市民在城內的任何一個地方出門500米,要么濱江臨水,要么進山入林,讓市民的生活與“江河、山林”這樣美麗的風光相伴。

公園廣場

公園廣場一直是中江縣城大型民眾集會、文體活動的主要場所。隨著中江建設山水園林生態城市目標的確立,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隨著廣大民眾對文體、休閒活動需求的日益增長,對公園廣場進行徹底改造已顯得重要而緊迫。2009月12月,中江決定投入2600餘萬元對公園廣場進行全面改造,2010年4月28日工程正式動工。改造後的公園廣場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綠化區、中心廣場區和樹陣休閒區。廣場總面積21400平方米,其中,地上總面積16500平方米,包括道路、硬質鋪裝面積12300平方米,綠化面積4200平方米;地下停車場4900平方米,有停車位130餘個。整個廣場可同時滿足6000餘人休閒、健身。改造後的公園廣場鮮花、綠地、樹陣錯落有致,雕塑、彩燈、led顯示屏交相輝映,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完美結合,既滿足了廣大市民戶外休閒、娛樂場所的需要,又大大改善了中江縣城中心區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