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演繹

殺戮演繹

《殺戮演繹》是由約書亞·奧本海默執導的一部紀錄片,於2012年11月8日在丹麥上映。 該片通過劊子手的角度記錄了1965年發生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場政治大屠殺。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殺戮演繹 殺戮演繹

1965年,印尼政府被軍政府推翻,那些反對軍事獨裁的人都被認定為“共產黨人”,並遭遇了血腥屠殺,一年之內,就有超過100萬“共產黨人”喪命,其中就包括農民還有一些當地的華人。本片的主角Anwar Congo和他的朋友們就參與了當年的屠殺活動,他如今是印尼最大的準軍事組織Pemuda Pancasila的元老人物。Anwar和他的朋友接受導演的邀請,在鏡頭前重新演繹當年他們是如何處死那些“共產黨人”的,他們通過拍攝電影的方式,重現了當年的場景,再次拿起了那些沾滿鮮血用來勒死人的鐵絲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殺戮演繹 殺戮演繹

1965年,印尼發生“930政變”,它引發的針對印尼共產黨的屠殺使50萬-100萬人死於非命。這場政治大屠殺在印尼人的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霾,然而由於年代久遠、事件起因紛繁複雜、加之中印兩國政府對此事一貫的“冷處理”態度,這一事件並不為大多數人熟知。2001年,紀錄片導演約書亞·奧本海默前往印尼拍攝一部關於印尼血汗工廠的紀錄片《全球化的磁帶》,在無意間聽工人們聊起了1965年的屠殺。令奧本海默感到吃驚的是,所有的受害人家屬在談及此事時都小心翼翼吞吞吐吐,而當年的劊子手們卻爭相在他這個西方人面前炫耀自己當年的“功績”。奧本海默完全被“嚇”到了,開始為屠殺題材收集資料,他認為自己有種使命感去完成它。他開始大量採訪印尼的村民、官員和軍人,同時也在思考著如何在這個龐大題材中選擇最恰當的切入角度   。

角色原型

該片的主角安瓦爾·岡戈,是印尼最大的準軍事組織“五戒青年團” (PemudaPancasila)的元老人物。“五戒青年團”是1965年的一個民間組織,它在屠殺開始後組織了敢死隊,這一組織在80年代發展為民兵組織,初始活動區域在蘇門答臘島北部,安瓦爾本人是當時屠殺時“五戒青年團”的領導人,他和他的朋友們就參與了當年的屠殺活動,僅他自己就親手殺死了超過1000人   。

片名含義

影片的英文名為"the Act of Killing",這個名字有著三重含義:“Act既代表行為,也代表表演——劊子手們在表演他們當年的殺戮行為;與此同時,它還有滅絕、清洗的意思,在屠殺開始後,印尼的大量文獻電影都被當做共黨宣傳品而毀於一旦,所以,這還是一場對文化、思想、社會的全面清洗。   ”

拍攝過程

安瓦爾邀請來了當年的同夥,行刑隊長赫曼·科托參與拍攝,按照導演的“設計”進行情景再現。他們最初以為導演要拍攝一部為他們當年的“事跡”樹碑立傳的電影作品,幻想自己真的在拍攝電影,甚至揚名天下。因此,他們面對鏡頭吹噓自己當年的殺人行為時,絲毫不覺得愧疚,反而津津樂道。赫曼.科托甚至主動找來民眾演員,配合他們進行場景再現   。

奧本海默在拍攝期遭受過“五戒青年團”的阻撓,更多的受害者家屬在面對鏡頭時噤若寒蟬;而願意出演的“五戒青年團”成員,也不時流露出地痞流氓的本性,影片中低俗的舉止不斷出現,這些都被鏡頭記錄下來。導演一方面意識到了這個幫派組織在當地強大的影響力,一方面他也將這些受害人的調查與緘默收集起來,成為了他另一部紀錄片《沉默之像》的題材   。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演員
Himself Haji Anif
Himself Syamsul Arifin
Himself Sakhyan Asmara
Himself Anwar Congo
Himself Jusuf Kalla
Himself Herman Koto
Himself Haji Marzuki
Himself Safit Pardede
Himself Ibrahim Sinik
Himself Soaduon Siregar
Himself Yapto Soerjosoemarno
Himself Adi Zulkadry
Himself - Anwar's Neighbor Suryono
Himself - Member of Parliament Rahmat Shah
Himself  Sunardi

職員表

製作人沃納·赫爾佐格、埃羅爾·莫里斯、Anonymous、Christine Cynn、Torstein Grude、Anne Köhncke、Maria Kristensen、約書亞·奧本海默 、Joshua Oppenheimer、Lizzy Ratner、Signe Byrge Sørensen、Joram ten Brink、Bjarte Mørner Tveit、Michael Uwemedimo、André Singer、Anonymous、Andre Singer
導演約書亞·奧本海默、Anonymous、Christine Cynn
副導演(助理)Anonymous
攝影Anonymous、Carlos Arango De Montis、Lars Skree
配樂Karsten Fundal
剪輯Nils Pagh Andersen、Erik Andersson、Charlotte Munch Bengtsen、Janus Billeskov Jansen、Ariadna Fatjó-Vilas、Mariko Montpetit

(以上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 該片三位導演中的兩人以及其他20幾位劇組成員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都選擇以匿名的方式出現在演員表上。

• 影片中一些所謂的被稱為“影迷劊子手”的人聲稱他們的殺戮行為受到了約翰·韋恩、馬龍·白蘭度、義大利黑手黨以及好萊塢B級片的啟發 。

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禮 獎項 獲獎主體 備註
2014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最佳紀錄長片《殺戮演繹》
提名
2013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大觀單元觀眾獎-紀錄片約書亞·奧本海默獲獎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大觀單元約書亞·奧本海默
2013第26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殺戮演繹》獲獎
2014第6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紀錄片《殺戮演繹》獲獎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殺戮演繹》提名
2014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佳作《殺戮演繹》提名

(以上資料來源) 

發行信息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細節
中國台灣 2013年4月26日 Urban Nomad Film Festival
美國 2012年8月31日 Telluride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2012年9月8日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丹麥 2012年11月3日 Copenhage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丹麥 2012年11月7日 DOXBIO
丹麥 2012年11月8日
德國 2013年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盧森堡 2013年2月28日 Discovery Zone Film Festival Luxembourg
瑞典 2013年3月6日 Tempo Documentary Festival
希臘 2013年3月19日 Thessaloniki Documentary Festival
美國 2013年3月23日 New Directors/New Films
法國 2013年4月10日
美國 2013年4月27日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國 2013年5月5日 Montclair Film Festival
波蘭 2013年5月11日 Planete+ Doc Film Festival
美國 2013年5月18日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蘭 2013年5月23日
澳大利亞 2013年6月6日 Sydney Film Festival
義大利 2013年6月8日 Biografilm Festival
美國 2013年6月14日 Los Angeles Film Festival
美國 2013年6月18日 Human Rights Watch Film Festival
英國 2013年6月28日
美國 2013年7月19日 New York City, New York
美國 2013年8月2日 Traverse City Film Festival
西班牙 2013年8月30日
挪威 2013年9月6日
英國 2013年9月12日 EDINDOCS Film Festival
芬蘭 2013年9月21日 Helsin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瑞典 2013年9月22日 Nordisk Panorama Film Festival
義大利 2013年10月17日
芬蘭 2013年11月6日 TV premiere
德國 2013年11月14日
美國 2013年11月15日 DOC NYC
菲律賓 2013年12月18日 Cinemanil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幕後公司

製作公司
Final Cut for RealPiraya Film A/SSpring FilmsNovaya Zemlya
發行公司
公司 地區 時間
Det Danske Filminstitut丹麥2012
Drafthouse FilmsUSA2013
Against Gravity
2013
Final Cut for Real
2012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澳大利亞2013
Cinema Delicatessen荷蘭2013
ZED
2013
Neue Visionen Filmverleih德國2013
Yleisradio (YLE)芬蘭2013
其他公司
公司 地區 公司 地區
Yleisradio (YLE) 芬蘭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 (AHRC)
Det Danske Filminstitut丹麥Nordisk Film- & TV-Fond
Norsk Filminstitutt
Norsk Rikskringkasting (NRK)挪威
Danmarks Radio (DR)丹麥Sveriges Television (SVT)瑞典
10dot1


(以上資料來源) 

作品評價

殺戮演繹 殺戮演繹

《殺戮演繹》令人痛心,產生不真實感,它回顧了那些不思悔改的大規模屠殺 (《 紐約時報 》評)   。

《殺戮演繹》該片不像傳統的紀錄片,它是渾然天成般的“奇蹟”,它的要點在於當年的殺人惡魔在紀錄片裡親自扮演了行刑者和受刑者,儘管這位當年的行刑者並無懺悔,但編導巧妙地用簡單的劇情,使之變成一個受虐和施虐的雙重角色,他成了人類災難中的一個道具或者扮演者。而超全景的拍攝,令觀眾的真實感再現,即觀眾看到的不是電影,而是他們在拍攝和講述這么一個扭曲故事的全部場景。片中沒有真實的血腥殺戮展示,斷頭等場面也是充分交代了道具和表演的實質,但整個故事卻讓人不寒而慄,甚至是在笑聲中、自然恬靜中讓人看到了當年殺戮者的殘忍,人們也看到了當年行刑者在半個世紀過後對暴力和殺戮不思改悔的景象,以及那種殘酷殺戮的思想和行為其實離我們並非遙遠的果斷真相。這就是所謂不見血腥的真實殺戮 (南都娛樂周刊評)  。

《殺戮演繹》不可以被淺顯地定義為展現那段屠共的歷史,也不是在講那段歷史裡那些十惡不赦的人,它是在講人在遭遇到這樣的一個歷史情境之後,人性複雜的變化 (紀錄片導演范儉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