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火山地貌

我國的火山地貌

60-147米,火山口直徑約240-500米,火山口的邊部大多有缺口,火山的規模一般較小。 騰衝地區的火山有70餘座,可見到明顯火山口的火山有30餘座。 近期騰衝地區火山活動的形式,主要表現為強烈的水熱活動。

我國火山活動可分為兩個帶:東部活動帶的火山有五大連池火山群、長白山火山、大同火山群、大屯火山群、廣東雷瓊及安徽、江蘇等地區的火山;西部活動帶的火山包括騰衝火山群、新疆等地區的火山。我國的火山地貌
  1.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群
五大連池火山群位於黑龍江省德都縣,在約600平方公里範圍內主要分布有14座火山。這群火山是至今仍在活動的火山,其中老黑山和火燒山在1719年至1721年曾噴發大量熔岩,現在仍可看到火山噴發形成的熔岩地貌,比如有繩狀、枕狀和球狀等形態。
這群火山大多呈現出截頂圓錐形,少數為複合截頂圓錐形。火山錐的海拔為355-597米。比高(相對高度,即超出當地河溝標高的高度)為60-147米,火山口直徑約240-500米,火山口的邊部大多有缺口,火山的規模一般較小。其中藥泉山火山周圍,至今仍湧出多處含硫、氡等物質的泉水。這種泉水能有效地治療腸胃病、皮膚病、脫髮等多種疾病,當地人稱為“藥泉”。
1719年至1721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六十一年)在老黑山火山和火燒山火山噴發期間,噴溢出的熔岩流,將流經火山附近的白河,截為五段,形成了五個熔岩偃塞湖。這五個湖大小、深淺不同,但斷續相連,故被稱為“五大連池”。並成為中國東北部著名的火山群,與中國西南部著名的騰衝火山群遙相呼應。
2.雲南騰衝火山群

騰衝火山群位於雲南省的西部,橫斷山脈南斷的高黎貢山西側,火山錐及其噴出物分布在南北長約87公里,東西寬約33公里的地帶中,這些火山分布比較集中的地方是騰衝縣城至馬站街一帶。
騰衝地區的火山有70餘座,可見到明顯火山口的火山有30餘座。其中呈截錐形的火山,一般頂部有漏斗狀火山口,火山底部直徑由數百米至1公里左右,高10餘米至數百米。火山口的深度數十米之百餘米。此類火山有黑空山、打鷹山、城子樓、小空山等。
近期騰衝地區火山活動的形式,主要表現為強烈的水熱活動。據1974年的不完全統計,全縣79個泉群(包括汽泉、熱泉、溫泉)中,溫度在攝氏90度以上的有10處,每處多有若干個汽泉、沸泉、熱泉及噴汽孔,它們都分布在近期火山的邊緣。
熱海熱田是騰衝地熱區的高溫中心,它的天然熱流量達2000000焦耳/秒以上,相當於每年燃燒21萬噸標準煤產生的熱量。在熱泉噴出的氣體中,有大量的水蒸汽、二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氮等氣體。在噴泉、噴氣活動的同時,經常發生水熱爆炸、地吼、地哼和泥火山噴發、泥塘翻滾等現象,有些地方還生成多種泉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