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心的衝突》

《我們內心的衝突》

《我們內心的衝突》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心理學家卡倫·霍妮著,本書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的衝突類型和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提出了解決這些衝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構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們內心的衝突》 我們內心的衝突

《我們內心的衝突》較之於《我們時代的神經人格》,不僅在理論上有重大的發展,而且達到了早期著作中鮮有的哲學的高度。本書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的衝突類型和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並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態度和傾向,指出了被這些衝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衝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致失敗並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衝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構想。因此,即使讀者已經從作者早期論著如《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中初步接觸了她的理論,但要真正認識、全面了解作者及其代表的學說,則只有在進一步細讀她後期的成熟之作——《我們內心的衝突》之後才能實現。

編輯推薦

《霍妮文集:我們的內心衝突》較之於《我們時代的神經人格》,不僅在理論上有重大的發展,而且達到了早期著作中鮮有的哲學的高度。《霍妮文集:我們的內心衝突》的主旨是為了推動心理分析的發展。它的內容來自於奏摺對病人和自身的心理分析的經驗總結。討論了人內心的主要的衝突類型和它們的各種表現形式,分析並歸納了各種相互矛盾的態度和傾向,指出了被這些衝突所擾之人旨在解決衝突的努力結果怎樣導致失敗並陷入惡性循環,提出了解決這些衝突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構想。《霍妮文集:我們的內心衝突》對致力於提高我們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的精神分析工作者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卡倫·霍妮(Horney Karen 1885-1952),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心理學家,1885年9月16日出生於德國。1913年,獲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18-1932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並創辦診所、開業行醫。在此期間,霍妮由於對弗洛伊德關於女性性慾的看法表示不滿而離開弗洛伊德的正統學說,並在雜誌上發表發大量關於女性問題和駁斥弗洛伊德觀點的論文。 

1934年,遷居紐約,創辦了一所私人醫院,並在紐約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訓精神分析醫生。隨著她與弗洛伊德正統理論分歧的增大,促使她與弗洛伊德派決裂,退出了紐約精神分析研究所。1914年,創建了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並親任所長。1952年12月4日逝世。

圖書書摘

第一部分 神經症衝突和嘗試解決的途徑 

一、強烈的神經症衝突 

首先我要申明:有衝突並不一定是神經症。生活中,我們的興趣、愛好、信念總會有和周圍人發生衝突的時候。正如我們會和周圍的環境發生衝突一樣,我們的內心衝突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動物的行為很大程度上由本能決定。它們的交配、養育、覓食、防禦等行為或多或少都是由本能決定,並不以個體的意志為轉移。相反,人類面臨選擇,卻必須做出選擇,這是人的特權,也是人和責任。我們必須在兩難選擇中做出決斷。比如,我們既想獨處又想有人陪伴;我們既想學醫又想學藝。或者,我們的願望和義務之間存在衝突。比如,有人深陷困境急需我們的幫助,而此刻我們又期盼與情人廝守;我們可能左右為難,既想成為和而不同的君子不得不仰人鼻息,最後,我們可能搖擺在兩個價值取向之間。打仗出征盡忠,但留守家中是盡孝。 

衝突的類型、範圍、強度主要由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決定。如果社會環境堅持傳統、因循守舊,那我們面臨的選擇有限,可能發生的衝突也較少,但即使這樣,衝突依然存在。一種善意會與另外一種善意相悖,個體願望會與集體利益衝突。如果文化正處於急劇變化的轉型期,自相矛盾的價值體系和多元的生活方式並存。人們面臨眾多選擇愈發地難以抉擇了,他可以人云亦云,也可以我行我素;可以置身於群體之中,也可以飄然於塵世之外;可以崇拜成功也可以糞土名利;可以對孩子嚴加管教也可以放任自流。……

圖書目錄

中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 神經症的衝突和解決的嘗試
第1章 強烈的神經症衝突
第2章 基本的衝突
第3章 親近人
第4章 對抗人
第5章 迴避人
第6章 理想化意象
第7章 外化作用
第8章 假和諧的輔助手段
第二部 未解決的衝突的結果
第9章 恐懼
第10章 人格衰竭
第11章 絕望
第12章 虐待狂趨勢
結論 神經症衝突的解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