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位於成都市市區西北部金沙遺址路2號,距市中心約5公里,是為保護、研究、展示金沙遺址及出土文物而設立的主題公園式博物館。由遺蹟館、陳列館、文物保護中心等部分組成。博物館其他區域為大面積的綠地,林木繁茂,環境優美。園區內有“玉石之路”和“烏木林”等休閒文化景觀,另還配備有功能齊全的各種服務設施,暢遊其間,令人心曠神怡。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一項重大考古發現,2006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金沙遺址發現於2001年2月8日,位於成都市區西北部,是一處商周時期的古蜀文化遺址。遺址分布面積約為5平方公里。遺址內目前已發現祭祀區、宮殿區、墓葬區、居民生活區等,據考證,金沙遺址是繼三星堆文明以後古蜀文化的又一都邑所在,也是3000多年前成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金沙遺址發現當年即被評選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也被譽為本世紀國中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目前,金沙文化已經和都江堰、大熊貓一道被列為成都市的三大文化品牌。

金沙遺址博物館占地面積456畝,建築面積38000平方米。成都市區的摸底河自西向東從館內流過,兩岸的河岸風光構成了博物館的橫向景觀軸;遊客則從南自北依次參觀金沙遺址的考古發掘現場和陳列館,而這條南北向的開放空間又構成了博物館的縱向文化軸。環繞在博物館建築周圍的,則是植被茂盛的園林區,遊客在領略悠久歷史文化的同時,也可在林間小憩,感受自然之趣。整座博物館以其合理的功能布局,充分實現了現代博物館的各種社會功能。

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兩大主體建築為遺蹟館和陳列館,都採用了斜坡的方式,喻示著金沙遺址的冉冉升起。遺蹟館為近圓形,陳列館為方形,一圓一方象徵著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兩座建築分布在摸底河的南北兩岸,相得益彰,同時與園林區融為一體。當飛機飛過成都的上空,人們會看到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兩座建築就像兩片葉子飄落在綠色的草地上,而博物館也成為了成都市重要的地標性建築。

館長王毅

館長王毅館長王毅
王毅

建築特點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建築面積3789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28895平方米,地下約9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38143平方米,綠地率達70.7%,銀杏、水杉、楨楠等古老樹種遍布館內,總投資達3.89億元。“金沙遺址博物館絕對是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建築,當然也是成都第一個現代風格的博物館。”成都市博物院院長、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王毅介紹,從占地面積和硬體配套等方面來說,該博物館是四川最大、採用高科技最多的博物館,國內一些文物專家都認為,博物館總體效果將會比若干年前建成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更為壯觀。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屬遺址類博物館,是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是成都市文化局所屬的公益性事業單位。金沙遺址博物館是在2001年2月考古發現的金沙遺址基礎上建立的博物館,占地面積456畝,總建築面積約38000平方米。主要由遺蹟館、陳列館、文物保護中心、生態環境園林區、遊客接待中心等部分組成。遺蹟館以發掘現場原生態保護展示為主。

在這裡觀眾一方面可現場感受3000年前古蜀國宏大的祭祀場面和大量精美文物,另一方面可以近距離實地觀看考古發掘的過程。陳列館再現金沙時期人們的生態環境、生活場景、宗教祭祀方式等。同時,展示古蜀文明發生、發展、演變的歷史知識和金沙遺址發現的數千件各類精美文物,這批精美文物美輪美奐、造型奇絕、工藝精湛,會讓觀眾對遠古先民偉大的創造力精湛的工藝技術水平震驚和嘆服。特別是中國文化遺產標誌----“金沙太陽神鳥”金飾也將在此展出,該金飾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想像力、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博物館內還建有學術報告廳和4D影院,常年舉辦與金沙文化相關的文化演出活動。博物館其他區域主要為生態環境園林區,突出自然、野趣,優美環境。園林區內還設有“太陽神鳥雕塑”、“西山”、“玉石之路”和“烏木林”等文化景觀,是我國博物館中不多見的現代文明與古蜀文明、博物館與生態環境有機結合的遺址類博物館。

遺蹟館

遺蹟館位於博物館東部,摸底河南岸。館內是金沙遺址最重要的考古發掘現場,也是金沙遺址最早發現文物的地方。遺蹟館為近圓形的全鋼架建築,建築面積7588平方米,高度19米,跨度63米。由於發掘現場的泥土中還埋藏著金沙遺址90%的文物,因此,由15根鋼柱支撐而成的巨大空間,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考古發掘現場。為了讓遊客領略考古的魅力,遺蹟館中修建了木質步道,通過步道遊客可以走進考古發掘現場,近距離觀看未出土的文物以及文物保護工作者對文物的現場保護。據考證,在3000多年以前,遺蹟館所在地是古蜀金沙王國專用的祭祀活動場所,擁有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埋藏最豐富的祭祀遺蹟。因此,置身於遺蹟館中,遊客們能感受到泥土中尚未發掘的文物的氣息,也能想像到3000多年前古蜀國祭祀活動的莊嚴與盛大。

陳列館

陳列館位於摸底河北岸,是一座斜坡式的方形建築。屋頂的設計被建築師融入了金沙和考古的元素,大大的圓形標誌是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太陽神鳥金飾”的圖案,圍繞著太陽神鳥圖案的正方形則象徵著考古中使用的探方。陳列館也採用全鋼架結構,分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展廳面積5000平方米。陳列館中的主題陳列名為《走進金沙》。由“遠古家園”、“王都剪影”、“天地不絕”、“千載遺珍”、“解讀金沙”五個展廳組成。五個展廳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從不同的角度展示和詮釋了古蜀文化。每個展廳又根據其不同的展示內容,採取不同的展示手段,讓遊客每走進一個展廳,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同時,陳列館利用多種現代科技手段來豐富陳列,當人們在展廳中聆聽渾厚的罄聲,玩一玩富有趣味的小遊戲,完全不會感到枯燥與乏味。陳列館建有四維特效影院,定時播放4D電影《夢回金沙》,藉助最新視聽技術,讓觀眾穿越3000年時空,領略杜宇王朝至開明王朝的古蜀國風采。陳列館還設有新聞發布廳、學術報告廳、金沙特色紀念品商店、品味金沙餐吧、服務諮詢台、暫存處等服務設施。

園林區

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園林區以“自然之美,草野之趣”為設計理念,綠化覆蓋率高達80%,是博物館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園林區中,樹木和植被根據不同的特點劃分為不同區域。主要遊覽道路兩旁栽種了四川盆地非常古老的樹種銀杏、水杉、針楠等;櫻花林、桃花林、梨花林、芙蓉林、臘梅林等點綴在園區各處;竹林、灌木簇擁在博物館建築周圍。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園林區一年四季隨處可見繁花似錦的景象。春天,奼紫嫣紅的花朵爭奇鬥豔;夏天,梔子花、白蘭花清香四溢;秋天,銀杏灑滿金黃,芙蓉滿枝,丹桂飄香;冬天,臘梅芬芳馥郁,紅梅獨綻枝頭。博物館也展示了成都休閒安適的一面,老人在林中舞劍,小孩在草地嬉戲打鬧。園林區的烏木林景觀讓遊客切身感受腳下這片熱土幾千年來的滄海桑田;玉石之路景觀則讓人們見證古蜀先民精雕玉鑿的艱辛歷程。

文化景觀

中國文化遺產紀念雕塑

基本信息:
中國文化遺產紀念雕塑位於金沙遺址博物館南大門至陳列館主通道旁,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是遊客由南至北參觀必經之路。中國文化遺產紀念雕塑源於金沙遺址中出土的一件黃金飾品“太陽神鳥”金飾,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這件雕塑作品在原物的基礎上放大了近30倍,是金沙遺址博物館的紀念性雕塑,遊客們常在此合影留念。各類活動也常在此舉行。

詳細:
中國文化遺產紀念雕塑位於金沙遺址博物館南大門至陳列館主通道旁,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是遊客由南至北參觀必經之路。
中國文化遺產紀念雕塑的造型源於金沙遺址中出土的一件黃金飾品“太陽神鳥”金飾,該金飾外徑僅12.5厘米,其造型寓意深遠,構圖嚴謹,線條流暢,極富韻律,是中國商周時期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代表,太陽神鳥圖案所表達的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也彰顯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神聖使命感。
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2005年10月17日,太陽神鳥蜀繡製品又搭載神舟六號飛船在太空中遨遊後返回地球。2005年12月18日,這個永久性的紀念性雕塑作品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內揭幕。2011年12月,金沙“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被確定為成都市城市形象標識的核心圖案。
這件雕塑作品在原物的基礎上放大了近30倍。遊客們常在此合影留念。各類活動也常在此舉行。

烏木林

基本信息:
烏木林位於金沙遺址博物館東南角,由金沙遺址以及成都地區出土的近百根巨型烏木組成,是中國獨一無二的特色景觀。大量烏木的出土充分證明成都平原自古以來就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

詳細:
烏木的學名叫做陰沉木,專指埋藏於古河床下數千年的各類名貴古樹,經過物理、化學等長期反應過程,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質地,其木質堅硬細膩,紋理清晰,非常珍貴。由於這種樹木從表面到樹芯都是烏黑色,四川人便將它們俗稱為烏木。烏木的原木通常是有香味或殺菌特徵的樹種,如楠木、紅椿木、香樟木等,在地下埋藏三千年至一萬兩千年才能夠形成烏木,因此烏木是十分珍貴的資源。故說“家有黃金萬兩,不如烏木一方”。並且由於木頭中的有機質已分解完畢,因此烏木不變形、不生蟲,是良好的家具和藝術品的原材料。烏木埋藏時間長,是歲月滄桑、環境巨變的見證。金沙遺址、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出土的烏木眾多,這些“樹化石”充分說明了遠古時代的成都平原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反映了四川古代氣候的變遷歷程。

玉石之路

基本信息:
玉石之路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由大型玉石及若干小鵝卵石組成,是兒童喜愛的樂園。

詳細:
金沙遺址已出土玉器2000餘件,數量巨大,種類豐富。金沙玉器多就地取材,在製作上常融合多種技巧,精雕細琢,光潤細膩,閃耀奪目,富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最大程度地凸顯了玉器的堅毅、細潤及自然之美。

玉,石之美者,我們遠古的先民就是在一片荊棘中從遙遠的高山上採選、運輸出一塊塊玉石,為我們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今天我們走在這條玉石之路上,同樣能感受到古人採集玉石時的艱辛吧。

西山水景廣場

基本信息:
西山水景廣場位於金沙遺址博物館主幹道以西的園林區內,廣場地面由20噸金色洗米沙鋪設而成,營造出“金沙”濃郁的浪漫氛圍。廣場緊靠博物館經典生態景觀西山,與西山的花草樹木相映成趣。廣場占地10畝,可容納3000觀眾觀看演出,可舉辦各類日夜間大型活動。

詳情:
西山水景廣場位於金沙遺址博物館主幹道以西的園林區內,廣場地面由20噸金色洗米沙鋪設而成,營造出濃郁的浪漫氛圍。廣場緊靠博物館經典生態景觀西山,以西山自然實景為背景。西山高12米,山上植物蔥鬱,鳥語花香,水杉、楨蘭、茶花、杜鵑等精心挑選的常青植物裝點著西山表面。為了增加西山的靈動趣味,博物館特意從西山引水入渠,掩映在木林中的山水順著山體潺潺滑落,山水順流進入5條蜿蜒溝渠,渠中美石相映,水草豐茂,溝渠恰好環繞整個西山水景廣場,展現了一幅生態清新的山水潑墨。
西山水景廣場占地10畝,可容納3000觀眾觀看演出,可舉辦各類日夜間大型活動。金沙遺址博物館在此地舉辦過沙寶亮演唱會和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等;各屆太陽節也曾在西山水景廣場舉辦過馬戲、兒童樂園、歌舞演出等。

文物發掘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青羊區蘇坡鄉金沙村的“金沙遺址”,在沉睡了3000年之後的今天被發掘出來,“一醒驚天下”。金沙遺址是四川省繼廣漢三星堆之後最為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通過對金沙遺址的發掘,對研究古蜀歷史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根據文獻記載,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張儀築成都城的戰國晚期,商業街大型船棺葬的發現屬於開明蜀國統治者的遺存,成為開明蜀國在成都城區的重要標誌,金沙遺址的發現所揭示的是過去文獻完全沒有記載的新的珍貴材料。已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折射的信息告訴我們,古蜀統治者的活動早在3000年前就開始了。金沙遺址將改寫成都歷史和四川古代史,從遺址所出土文物分析,很多都是有特殊用途的禮器,應為當時蜀地最高統治階層的遺物,這些遺物在風格上既與三星堆出土物相似,也存在某種差異,表明該遺址與三星堆有著較為密切的淵源關係,而存在的差異是否在年代或遺存性質上有不同則需進一步工作才能確定,玉琮的發現進一步證明長江下游文化對蜀地古文化的某種影響。銅器以小型器物為主,目前尚未出土與三星堆一致的大型青銅面具、神樹等青銅器。

從目前發掘情況來看,金沙遺址的性質尚不能最後確定,目前推測有可能屬於祭祀遺蹟,但是由於出土大量玉器、石器半成品和原料,不排除存在作坊遺蹟的可能。金沙遺址出土千餘件精美文物到4月12為止,金沙遺址已清理出了1000餘件珍貴文物,包括金器、玉器、銅器、石器、象牙器和數量眾多的象牙、陶器等。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已經出土的這1000多件文物的精美程度極高。請看這張鳳凰金箔,它的造型與香港鳳凰衛視的台標及其相似。金箔上,鳳凰的嘴角線細如髮絲,清晰可辨,足見3000多年前,古人雕刻工藝的精湛。一件件玉器,色澤如初,表層溫潤,細膩如膚。更令人驚嘆的是,玉器上的刻紋細緻,幾何圖形規整。象牙器刻紋工藝絕妙,正像古人所言的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金器30餘件,有金面具、金帶、圓形金飾、蛙形金飾、喇叭形金飾等,其中金面具與三星堆的青銅面具在造型風格上基本一致,其它各類金飾為金沙所特有。

玉器400餘件,有玉琮、玉壁、玉璋、玉戈、玉矛、玉斧、玉鑿、玉斤、玉鐲、玉環、玉牌形飾、玉掛飾、玉珠及玉料等。出土的玉器十分精美,其中出土的最大一件高約22厘米的玉琮顏色為翡翠綠,其造型風格與良渚文化的完全一致,該玉琮雕刻極其精細,琮表面有細若髮絲的微刻花紋和一人形圖案,堪稱一絕;數量極多的圭形玉鑿和玉牌形飾頗具特色;大量玉璋雕刻細膩,紋飾豐富,有的紋飾上飾有硃砂。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銅器400餘件,基本上為小型銅器,主要有銅立人像、銅瑗、銅戈、戚形方孔銅壁、銅鈴、銅掛飾、銅牌飾及銅禮器殘片等,其中銅立人像的造型風格與三星堆的青銅立人像幾乎完全一致。

石器170件,有石壁、石璋、石矛、石斧、石跪坐人像石虎、石龜、石蛇等;石跪坐人像頭頂方形冠飾,兩側上翹,長辮及腰,口部塗砂,雙手背後交叉作捆綁狀,其造型與成都市方池街遺址出土的石跪人像基本相同;石虎作臥伏狀,造型生動,耳部和嘴部塗砂;石蛇的造型更是多樣。

象牙器40餘件,僅有柱狀形器一類,柱狀形器的一端正中有一圓點,周圍有六個圓點,出土的象牙不計其數,總重量近一噸,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有陶尖底盞、尖底杯、高柄豆、圈足罐等,從文物時代看,絕大部分約當殷墟晚期西周早期,少部分為春秋時期

1986年奈曼旗青龍山鎮遼陳國公主墓出土長20.5厘米、寬17.2厘米、厚0.05厘米,面具覆蓋於公主面部,是依公主臉型用薄金片在模具上捶擊成形,呈半浮雕狀。臉型豐圓,雙眼圓睜,鼻樑狹長,鼻翼略寬,抿唇,呈現安詳、平靜、端莊之態。面具邊緣一周有33個小穿孔,作為連綴網路之用。公主死時年僅18歲,這件面具眉、眼局部捶鏨,製作精細,將面龐豐圓、上額舒展的年輕女性柔潤的特點表現無遺。過去遼墓中曾發現過銀面具、銅面具、鎏金銅面具陳國公主是遼景帝的孫女、耶律隆慶親王之女,墓中出土的純金面具,進一步證實了其身份之尊貴。

成都金沙遺址出土3000年前“金面具”。6月9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考古專家在金沙遺址8號遺蹟坑發現了罕見的金面具、銅面具、玉璋等342件重要文物,成為金沙遺址發現6年來最為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

據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毅介紹,8號遺蹟坑位於金沙遺址博物館遺蹟館中部南牆側,該院從去年底至今年對8號遺蹟坑進行了考古發掘。王毅說,坑內共出土各類重要文物342件,其中金器45件、銅器88件、玉器194件、石器8件、象牙殘片4件、陶器3件。其中,金器主要為金面具、喇叭形金器、魚形金箔、金帶、金片;銅器主要有銅面具、銅人頭、銅人、方孔形銅器、璧形銅器;玉器主要有小型玉璋、玉璧、玉環等。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其中金面具為罕見的國家級珍貴文物,是目前中國發現的同時期形體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金面具。”王毅介紹說,“金面具出土時已揉成餅狀,不能識別器形,經過初步延展處理後才得以確認。這個金面具寬近20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金面具展示的形象是方形面孔、額平齊,有長刀形凸起眉和大立眼,高挺的鼻子呈三角形,有寬闊的口形和長方形耳朵,耳垂上有一圓孔。”(實際為:該金面具寬19.5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面方形,額齊平;長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有兩個鼻孔;闊口;長方形耳,耳垂有一圓孔;下頜齊平,內折。從金面具背面的痕跡觀察,推測金面具可能是附著在某種物體之上,應是古蜀時期的神祇面具。金面具的時代也當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之時,距今約3000年。)金沙遺址在2001年曾出土過一件小型金面具,而這次出土的金面具要大得多,形制上也有差異。王毅說:“這次出土的金面具與三星堆遺址一、二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人頭像青銅人面具在造型風格上一致,再次證明了金沙遺址與三星堆遺址有著緊密的承襲關係。”王毅認為,從背面的痕跡觀察,金面具應是古蜀時期的神祇面具,其年代應當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距今約3000年。8號遺蹟坑是金沙遺址迄今發現的最重要的祭祀類遺蹟之一,為研究金沙遺址宗教祭祀活動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文物保護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金沙遺址已發現了與祭祀活動相關的遺蹟63個,出土金器、銅器、玉器、石器等珍貴文物6000餘件,象牙數百根,發現房址70餘座,集中墓地3處,共有墓葬2000餘座。金沙遺址博物館最大的獨特之處,在於其不僅是中國同時期出土金器最多的遺址之一和中國同時期出土玉器最多的遺址,還是世界上同時期出土古代象牙最為集中的遺址。

文物最為集中的祭祀區(如今博物館的遺蹟館),目前已經發現成噸的象牙。因為目前世界範圍內還沒有成熟的出土象牙保護技術,“因此祭祀區的考古發掘暫時停止。”金沙遺址出土的種類繁多文物吸引了世界各國文物界密切關注,尤其是文物保護方面,博物館目前除了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國內科研院校建立了聯繫,還與法國、日本等10餘個國家研究機構展開合作,探討金沙象牙等文物保護訣竅。金沙三“最”:文物晃花眼。

金沙遺址是古蜀國繼廣漢三星堆後的第二個都邑所在,有祭祀場所、大型建築、一般居址和墓地等等。這個3000年前的古蜀都城,不僅出土文物數量巨大,還具有不少獨特之處,其中三“最”首當其衝。古代象牙最集中,金遺址是世界上同時期出土古代象牙最集中的遺址,目前已經出土象牙數百根,有完整的大象牙,也有經過切割的象牙尖、象牙段、象牙片,還有經過磨製加工的條狀、柱形、逗形象牙器和象牙珠,此外,還出土了少量的象頭骨、象臼齒等,經鑑定,這些都屬亞洲象,而據史籍記載和考古出土情況分析,金沙遺址的象牙應該來自於成都本地。

地圖信息

(圖)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金沙遺址特色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成都金沙遺址是中國出土金器最多的遺址之一,中國出土玉器最多的遺址世界上出土古代象牙最集中的遺址,2001年2月,3000多年前的金沙帶著一個燦爛古蜀文明的榮光驚世現身,因為沒有文字史料的記載,金沙遺址中數以千計的精妙文物帶著一個又一個離奇的謎,可謂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金沙遺址獨特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促成成都市委、市政府創新決策:在其考古發掘還未完成之時,在原址上建成高標準的博物館予以保護、研究和展示。
金器:金沙遺址是中國同時期出土金器最多的遺址之一,目前已經出土金器200餘件,以金箔和金片為主,有金面具、金帶太陽神鳥金箔、盒形器、喇叭形器、蛙形飾、魚形飾等。其造型生動、栩栩如生,表現出高超的工藝技術和非凡的藝術想像力,同時也包含著豐富的古代歷史信息,其中金面具等人物形象的金器在中國相當罕見,是古蜀青銅文明的一個特質。這些金器絕大部分是其他器物上的附屬檔案,是尊貴的象徵,地位甚至超過了青銅器。
玉器:金沙遺址還是中國同時期出土玉器最多的遺址。2000餘件玉器種類相當豐富,有琮、璧、戈、璋、圭、鉞、斧、鑿、刀、劍、矛、環、鐲等,是目前中國青銅器時代出土最多的遺址,尤其是玉璋出土的數量超過中國其他地區出土的總和。且其造型優美、色彩斑斕,與其他地區商周文化中的玉器完全不同。

參觀指南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陳列館的外形很另類,是一個下沉式建築,地下一層,地上3層,南高北低。陳列館向媒體小範圍開放,位於2樓的第一展廳敞開了神秘的大門,奇妙之旅從記者剛剛走近展廳門口就開始了!聽到的是亞洲象雄渾的叫聲,還有鳥兒的婉轉啼聲,難道博物館還養了一群可愛的生靈?

揭秘:高科技還原古蜀文明。過數根筆挺的烏木,踩著透明的鋼化玻璃,腳下是陶器遺址的一部分。據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朱章毅介紹,這塊遺址是整體從金沙遺址的發掘現場搬到這裡來的,它的土是古蜀國的土,也就是說,它留有3000年前古蜀金沙人勞動、生活的腳印。
再往前走,一個面積達800多平方米的展廳出現了,哪裡有象?哪裡有鳥?原來全是高科技生成的幻覺。這裡,只有經歷了3000多年滄海桑田的出土動物遺骸和植物遺骸,在燈光交錯中,馬骨、麂骨、犀牛骨、鹿角、野豬犬齒等古蜀金沙的生靈在這裡成為靜態的化石,陳列在展廳的兩邊。

朱章毅介紹說,陳列館採用了聲光電半景畫、紅外感應定向查詢系統、擊拍式多媒體互動系統,能幫助遊客深層次的了解神秘的金沙。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體驗:陳列館聲光電技術。光電半景畫: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河水淌……這些美麗的風景,並非野外,而是在展廳!它們也不是人工的繪畫,而是採用“聲光電半景畫”。在第一展廳,遊客們所能見到的3000年前的古蜀國場景,例如用木叉成功獵得野豬、懷抱嬰兒的母親、活潑玩耍的小女孩、編織藤條的慈祥老人以及可愛的大象和野豬都是“聲光電半景畫”。

紅外感應定向查詢系統:滑鼠指到某處,螢幕上便會迅速出現這個地方或者器物的視頻資料。通過這個系統,遊客們能直觀地了解到古蜀國詳細的資料。擊拍式多媒體互動系統:這個高科技設施在中國都只有唯一的一個!它為遊客展示的是金沙與世界其他早期文明的關係。像瑪雅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等,都可以在這裡查詢到,非常的詳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