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本科專業1978年即開始招生,先後隸屬無線電系、電子技術系和通信工程系,到目前(2010)已有29屆畢業生,畢業學生近5000人。通信工程專業是我院建立最早的三個專業之一,有較長的辦學歷史,有較雄厚的師資力量。本專業在近三十年的辦學過程中,追蹤通信技術的發展、培養了大量的通信技術類人才。通信工程學院成立於2005年1月,學院現有教職工49人,在校本科生1138人。

概述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1978年即開始招生,先後隸屬無線電系、電子技術系和通信工程系,到目前(2010)已有29屆畢業生,畢業學生近5000人。通信工程專業是我院建立最早的三個專業之一,有較長的辦學歷史,有較雄厚的師資力量。本專業在近三十年的辦學過程中,追蹤通信技術的發展、培養了大量的通信技術類人才。通信工程學院成立於2005年1月,學院現有教職工49人,在校本科生1138人。下設通信工程和微電子學兩個本科專業,通信工程專業是學院級優勢專業和品牌專業之一,具有30多年的本科辦學經歷,2008年獲批國家特色專業。學院設有移動通信、計算機通信、光通信和微電子四個教研室,有現代通信、計算機通信、嵌入式系統、光通信和微電子五個學院級研究所。設有通信工程、微電子學兩個本科實驗室,總面積1000餘平方米,擁有儀器設備1107台,總價值1300餘萬元。有“實時數位訊號處理與套用”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擁有10萬以上儀器11台套,總價值800餘萬元。現有教師4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1人、碩士生導師15人。具有博士學位11人、碩士學位26人、在讀博士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人。學院有業界先進的實驗設備和設計軟體,完善的實驗實踐體系。通信工程學院以CDIO國際工程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強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三位一體;全面實行本科生“雙導師制”(校內專業導師+校外導師);設有專門的經費支持學生的創新科技項目,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強,對學生實行“團隊管理”、“項目管理”、“導師管理”和“多元一體化管理”,形成“全程、全員、全面”的育人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成效顯著,就業質量高。“十一五”期間,通信工程專業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現代通信原理》課程被評為四川省精品課程,《高頻電子線路》和《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路》被評為學校精品課程。“電氣信息類CDIO工程教育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建設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電子技術課程群模組化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獲四川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王天寶等人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立項。王天寶被評為四川省教學名師獎。

通信工程學院學生人才輩出:在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等全國性大學生競賽中,多次獲得國家獎勵。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二等獎8人,四川省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6人,二等獎22人,三等獎25人;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智慧型汽車競賽,西部一等獎;第三屆ADI中國大學創新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1人;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兩項13人;隨著教育教學一體化改革的系統推進,質量意識牢固樹立、專業水平顯著提高、素質教育深入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碩果纍纍。通信工程學院學生主要在電信運營商,各類IT公司,氣象系統,民航系統,部隊,衛星發射基地,高等院校等行業和政府部門就業,近三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在95%以上。

專業設定

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文化素質修養和社會責任感,掌握堅實的通信工程及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信息通信領域從事通信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維護、運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通信、信息系統中的各種信息傳輸、存儲、交換、處理、監視與顯示等技術和系統,研究現代通信、各種媒體處理、通信系統與通信網路,具備對通信設備、系統和通信網路等電子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套用的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

主幹學科與主幹課程  

 
1、主幹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主幹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微處理器與微計算機系統、現代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路、資訊理論、移動通信、天線原理與設計、衛星通信、微波通信、通信網、光通信和射頻電路設計等。
3、雙語教學課程:現代交換原理

主要創新教學環節  

 
1、實驗: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處理器與微計算機系統、現代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統原理與設計等。
2、上機: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高級程式設計語言、資料庫技術等。
3、課程設計:軟體綜合設計、電子技術綜合設計、嵌入式系統綜合設計、積體電路綜合設計等。
4、實習實訓:工程設計項目I、II(一級項目)、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微電子學專業本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文化素質修養和社會責任感,掌握堅實的通信工程及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信息通信領域從事通信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維護、運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通信、信息系統中的各種信息傳輸、存儲、交換、處理、監視與顯示等技術和系統,研究現代通信、各種媒體處理、通信系統與通信網路,具備對通信設備、系統和通信網路等電子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套用的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

主幹學科與主幹課程  

 
1、主幹學科:電子信息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2、主幹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信號與系統、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微處理器與微計算機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微電子器件原理、數字積體電路設計模擬積體電路設計、射頻電路設計、積體電路CAD、微電子材料、微電子工藝、ic版圖設計等。
3、雙語教學課程:積體電路CAD

主要創新教學環節

1、實驗: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電子器件原理、數字積體電路設計、模擬積體電路設計、IC版圖設計等。
2、上機:信號與系統、VerilogHDL語言、高級程式設計語言、資料庫技術等。
3、課程設計:軟體綜合設計、電子技術綜合設計、嵌入式系統綜合設計、積體電路綜合設計等。
4、實習實訓:工程設計項目I、II(一級項目)、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