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灌鐵路

成灌鐵路

成灌快鐵,又稱成灌線,是成都市域鐵路的第一條線路,也是成都市軌道交通系統中投入運營的第一條線路。該線起於成都站(火車北站),正線經成都鐵路西環線,之後沿國道317線向西延伸,至成都縣級市都江堰市(舊稱灌縣,簡稱“灌”)後向南延伸,止於都江堰市青城山站。成灌線由成都捷運有限責任公司與成都鐵路局合資的成都市域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與管理,由成都鐵路局託管運營。線路包含一條正線,兩條支線,正線於2010年5月12日開業,2013年7月23日,成灌線離堆支線開業。2014年4月30日,成灌線彭州支線開業。

基本信息

簡介

成灌鐵路成灌鐵路

成灌鐵路(成都市域鐵路成灌線),又稱成灌快速鐵路,是成都軌道交通中投入運營的第一條線路,也是中國第一條市域鐵路。

成灌鐵路是汶川地震災後重建首個鐵路重點工程,2008年11月4日動工建設,由成都捷運有限責任公司與成都鐵路局合資的成都市域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與管理。

成灌鐵路的線路等級為客運專線,雙線電氣化,最高運營速度220km/h。線路起於成都站,至郫縣境內的安靖站向西引出,沿317國道向西延伸,至都江堰市(簡稱為“灌”)後向南延伸,止於青城山鎮的青城山站;另有兩條支線正在建設中,一條是自郫縣西站引出至彭州站的市域鐵路成彭線,一條是自都江堰站引出至離堆公園站的離堆支線。

修建歷史

成灌鐵路成灌鐵路

2009年4月,成灌快鐵開始架梁,為鋪軌做準備。

2009年6月,成灌快鐵咽喉性工程之一、施工難度最大的跨繞城高速鐵路橋合龍。

2009年7月13日,成灌快鐵都江堰高架特大橋跨金馬河段提前18天貫通。

2009年7月底,橫跨成灌高鐵的高架橋樑順利合龍。

2009年11月26日,郫縣特大橋最後一片梁架設成功,標誌著該線路正線橋樑全部架通。

2009年12月下旬,成灌快鐵高架橋無砟軌道開始全線鋪設鋼軌

2010年1月底,全線軌道工程全部完成。

2010年2月底,全線房建的裝修工程完成。

2010年3月1日,成灌快鐵完成全線聯調聯試。

2010年4月1日,成灌快鐵試運行。

2010年5月12日,成灌快鐵正式運行。

支線簡介

離堆支線

2013年7月23日,成灌快鐵離堆支線開通運營。離堆支線進入都江堰市區,是連線都江堰水利工程魚嘴、玉壘山景區的便捷通道,將為遊客“拜水都江堰”帶來更多便利。

彭州支線

2014年4月30日,成灌快鐵第二條支線——彭州支線開通。全長20公里的彭州支線連線高新西區(郫縣)、新民場、三道堰、古城和彭州,將為遊客前往龍門山、銀廠溝、白鹿鎮、丹景山等景區帶來更多的便利。

線路車次

成灌線(2016年5月15日起)都江堰方面日開行26.5對,彭州方面3對,共29.5對。

建設特色

地下穿越都江堰

離堆公園支線從地下貫穿都江堰市區。離堆支線從正線都江堰段引出,在都江堰二環路觀鳳樓附近分叉進入地下行駛,以捷運的形式貫穿都江堰市區,直達灌縣古城(宣化門),該段全為地下線,運營速度80km/h,設有迎賓路站、李冰廣場站和離堆公園站3座地下車站。

地上高架達彭州

彭州支線從地上全程高架直達彭州,彭州支線從正線郫縣西站引出,一路高架跨過新民場鎮、三道堰鎮、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古城鎮、彭州南部新城、彭州工業開發區、直達彭州老城區以西,該段全為高架線,初期運營速度120公里/小時,設有新民場站、三道堰站、馬街站、彭州南站、步行街站、彭州站6座車站。

技術標準

成灌鐵路成灌鐵路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正線數目:雙線

線路長度:67公里

軌道標準:1435毫米

列車設計速度:200km/h(其中成都中心城區至郫縣段120km/h,既有線)

最高時速:220km/h

最大坡度:20‰

最小曲線半徑:速度目標值大於160km/h路段最小曲線半徑2200m;速度目標值小於160km/h路段最小曲線半徑800m。

到發線有效長:450m

列車類型:CRH1型動車組。

列車運行方式:自動控制

閉塞方式:自動閉塞

電氣化方式:接觸網供電:50HZ,25000V

車站

成灌鐵路成灌鐵路

成灌鐵路主線運營里程67公里,設有12個車站;離堆公園支線長6公里,設有3個車站。

主線車站:成都站、安靖站、犀浦東站、犀浦站、紅光鎮站、郫縣東站、郫縣站、郫縣西站、安德站、聚源站、都江堰站、青城山站

離堆支線車站:迎賓路站、李冰廣場站、離堆公園站。

主線上預留了崇義站、中興站2個車站。

設計特點

成灌高鐵穿越成都平原,這裡人口稠密,決定了鐵路要儘量離開地面,高架空中。其中,從成都火車北站到郫縣28.7千米的工程中,就有3座特大橋,最長的郫縣高架特大橋長達18千米,橋樑總長度為21.77千米。

成灌高鐵全線採用無縫鋼軌,500米1根的鋼軌通過焊接成為整體,鋼軌很平整,不會發出“哐當”聲。

在成灌快速鐵路高架橋的兩側,一路都安裝有吸聲板和聲屏障,大大降低了噪音,它可以把聲屏障擋回的聲音予以吸收。

成灌快鐵2/3路段採用高架橋,高架橋總長42.6千米。整條線路規劃為3段,成都至安靖走成都樞紐沿線,沿途設定一座特大高架橋,長度為1.6千米;第二段正線從郫縣一直到都江堰站,設定了郫縣、安德、崇義、聚源、都江堰5座高架橋,其中郫縣段高架橋長達21.1千米;從都江堰離堆公園景區也建了高架橋。

修建意義

成灌鐵路成灌鐵路

成灌快鐵不僅有利於重振旅游產業,提升生活品質與居住水平,而且作為西南地區第一條高等級鐵路,對於改變西南鐵路滯後現狀,加快鐵路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成灌快鐵開通後,乘客從成都出發半小時可到達都江堰。白天感受成都的繁華,晚上享受青城山的幽靜,流行於歐美已開發國家的“白+黑”生活方式在中國普通城市出現。

成灌快鐵的建成,使成都城區、郫縣、都江堰三地相聯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