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之聞之

《成之聞之》一章簡文古奧,學者們已經有所注重,但仍然在綴聯、釋讀和理解上有可以商榷之處。《清華簡帛研究》上除了廖名春的校釋外,還有李學勤的《試說〈成之聞之〉兩章》,文章首先對聖人之性章進行了重新訓釋和解讀,概括了此章的大意,並將其與孔子論性的話進行比較,指出這一章的性質屬於性論,其目的是對孔子的性論給予進一步的闡釋。文章又對天常章進行了討論,李學勤認為,這一章包括《郭店楚墓竹簡》中三一至三三、三七至四○,共七支簡,第四○簡系全篇之末。章文始於“天降大常”,終於“以已天常”,一氣呵成,故暫稱為天常章。文章依然是對其中的文字重新進行訓釋,如“天降大常”之“降”應釋為“徵”,此句即天明大常,就是天常。天常表現為人倫,即君臣、父子、夫婦六位。小人亂天常也即違反人倫,君子治人倫也即上順天德;“以已天常”之“已”疑讀為“似”,即《說文》所說“象也”。君子慎六位,處好君臣、父子、夫婦的關係,使天常獲得體現,這也就是以象天常。李學勤說,假如將上述兩章與《大學》、《中庸》合讀,可能會得出有愛好的結果。如章文“民皆有性”參照《中庸》“天命之謂性”,章文“慎求之於己”參照《大學》
的“慎獨”,都不難窺見其間的脈絡。郭店簡《六德》申論六位,當在此篇之後,屬同一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