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盧布戰爭

戈盧布戰爭,發生於1422年,是條頓騎士團與波蘭-立陶宛聯盟之間歷時兩個月的戰爭。這場戰爭由於雙方簽訂《梅爾諾海和約》而結束。

簡介

戈盧布戰爭發生於1422年,是條頓騎士團與波蘭-立陶宛聯盟之間歷時兩個月的戰爭。這場戰爭由於雙方簽訂《梅爾諾海和約》而結束,徹底地解決了條頓騎士團和立陶宛自1398年以來的關於薩莫吉提亞的領土爭端。

背景

在戰爭中,波蘭-立陶宛聯軍未能攻克騎士團的堅固要塞,雙方把爭議的問題提交至康斯坦茨公議會進行調解。公議會決定,在瓦爾尼艾建立薩莫吉尼亞教區,任命特拉凱的馬提亞為第一任主教。儘管如此,這種做法仍未能徹底解決根本上的領土爭端。

1419年5月,新的一次無意義談判在米蘭大主教巴塞洛繆·卡普里的主持下展開。這一次的爭端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調解。1419年1月6日,西吉斯蒙德曾在弗羅茨瓦夫宣布他的裁定,托倫和約是公正而有效的。這意味著,薩莫吉提亞只在維陶塔斯和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在位期間歸屬立陶宛,在他們去世後薩莫吉提亞將歸還條頓騎士團,其它關於領土的要求均被駁回。西吉斯蒙德承認的條頓騎士團的權益比他們在談判中要求的還多。這是西吉斯蒙德為了在胡斯戰爭中得到條頓騎士團的支持而作的裁定,同時這也是由於他的敵人胡斯派得到了立陶宛大公維陶塔斯的支持。維陶塔斯與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拒絕接受這一結果,但在向教皇馬丁五世抗訴時又被駁回。

過程

1422年7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和條頓騎士團都投入了胡斯戰爭中。教皇呼籲要採取強力的措施“消除這一瘟疫”(消滅胡斯派)。波蘭-立陶宛聯盟乘機以援助胡斯派為名,進攻普魯士地區。條頓騎士團大團長米歇爾·庫切梅斯特·馮·斯特爾伯格已於3月被迫辭職,他的繼任者保羅·馮·魯斯道夫解散了大量的僱傭軍,只留下少量軍隊用作防禦。

波蘭-立陶宛聯軍向北進軍至奧斯特羅德,條頓騎士團退至盧巴瓦。聯軍攻克布拉布提,並摧毀了周圍的村莊,然後向南進軍,占領戈盧布,但受阻於Schönsee。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沃決定在神聖羅馬帝國派出援軍前結束戰爭,停戰協定於1422年9月17日達成,10天后雙方簽訂《梅爾諾海和約》。這一和約徹底結束了立陶宛和條頓騎士團關於薩莫吉提亞的爭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