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父情結

戀父情結

中譯名為“厄勒克特拉情結”、“愛烈屈拉情結”、“依萊特接情結”,指女孩親父反母的複合情緒。通俗地講是指人的一種心理傾向,喜歡和父親在一起的感覺。在尋找戀人的時候會無意有意的選擇和自己父親有相似特徵性格的人。戀父情結並非愛情,而大多產生於對父親的一種欣賞敬佩或者依靠。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女孩男孩都可能有戀父情結。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會在某一年齡段有戀父情結。

概述

戀父情結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現,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普遍存有一種現象,即在3歲左右開始從與母親的一體關係中分裂開來,把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與父親的關係上。只不過男孩更愛母親,而排斥和嫉恨父親;女孩除愛母親外,還把愛轉向父親,甚至要與母親競爭而獨占父親,對母親的愛又加進了恨的成分。這就是所謂的“俄底浦斯情結“和“埃勒克特拉情結”。

父親作為兒童早期心理發展上起獨特作用的角色,他是拆散母嬰結合體的建設性分裂者,鼓勵並支持了兒童的獨立和自由,有利於個性的發展。他是兒子學習男子漢氣質的楷模,也是女兒形成女性氣質的導引者、支持者和認可者,對兒童性別角色的分化具有很大作用。

戀父情結的含義

戀父情結戀父情結

戀父情結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他認為在孩子性心理的發展過程中,最先要在親近的異性家長那裡得到滿足:女兒會對父親產生愛戀,愛父嫌母(還有的單親家庭,父親如果和哪個女人親近一些或者再婚,女兒就以極端的手段反抗,甚至自殺),叫作“戀父情結”。弗洛伊德的這一學說後來受到了人們的批評,認為他的說法缺乏足夠的科學依據。現在,我們既不能把此類情結看作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理論,不能把它絕對化,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它。一般說,女孩在3—5歲時常常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戀父煩母,但這種現象大多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如果到了青春期前,女孩子還表現出對父親的情愛獨占欲,那就成問題了。

戀父者無性別之分

正常的戀父情結

很多人以為只有女孩才會有戀父情結,但其實很多男孩也會有戀父情結,但兩者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正常的戀父情結里,女孩多數表現於喜歡像父親一樣高大能保護自己的男性,傾向於在未來的生活中尋找像父親一樣能讓自己依靠的男性,而那位男性性格或者長相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像自己的父親。正常戀父情結的女孩喜歡的是父親能讓自己依靠的肩膀,而不是像過度戀父者一樣包含許多因素的愛戀。

而男孩則是緣於欽佩敬仰自己的父親,無時無刻不拿父親當榜樣來學習父親的優點和習慣,而在兒童時期或者青少年時期會傾向於和父親在一起,而不是和母親在一起,男孩戀父情結者不會拿父親當模板去尋找戀人,只會模仿父親的言行。正常戀父情結的男孩會有明確的是非觀念,他們的戀父情結緣於父親的偉大和讓自己欣賞的特質,讓他們戀的是真正偉大的父親。所以不會像過度戀父者一樣痴狂不分是非一味的“幫助”父親進行愚昧的行動。

結論:正常適當的戀父情結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有一定的幫助,男孩會因為正確的效仿父親而變得更加穩重有責任感,女孩則會孝順有加,且更具婚姻家庭觀。

過度戀父者

在過度戀父者里,女孩和男孩就會有許多共通點,例如“愛父嫌母”。女孩會嫉妒自己的母親,男孩會覺得自己的母親配不上他心目中高大的父親,這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家庭矛盾問題。

女孩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喜歡每天和父親黏糊糊的在一起,只要見到父親就會十分的高興,會忽視排擠自己的母親,和別人聊天三句不離父親,喜歡誇耀自己的父親是個怎么樣的人,只要是父親做什麼都是對的。

長大成人之時,女孩懂得抑制自己的會尋找和父親長相性格十分相似的男性,甚至偏執的會連出生年月日都要相同;而不懂得抑制自己的女孩會企圖一輩子和父親在一起,甚至時不時的會冒出想要將母親和父親分離的念頭,這往往會造成不倫之戀的後果。

而男孩在兒童和青少年期時會特別喜歡和父親整天黏在一起,而父親說的話就是指南表,從來不會去違抗自己喜愛的父親,喜歡過度依賴自己的父親,凡事喜歡讓父親做決定。當父親和母親爭吵的時候,甚至會幫著父親去辱罵母親,過激的會難忍“卑微”母親罵心目中偉大的父親,而上前打罵母親。

成年之後,如果有和父親十分相似的男性出現在生活里,成為同性戀的幾率十分的大,如諾沒有,會執意的找像父親一樣的女強人類型的,喜歡強勢的女性,也喜歡被戀人牽著鼻子走。

結論:過度戀父的女孩男孩的成長是畸形的,他們不懂得怎樣去恨父親也不會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在他們眼裡父親就是指南針,是權威的象徵,過度戀父者往往會十分的依賴父親,無論多大都不會想脫離父親的懷抱,也會影響自己和父親的婚姻家庭。

創傷體驗

過早失去父愛的女孩,常常會將對於父親的感情轉移到現實中某個人物的身上,這個人物便會成為父親的替代品,但他又不同於父親。在父親的光環效應下,“他”的形象往往更加高大起來,成為無可替代的“情聖”,供奉在女孩記憶的深處。因為“他”與特定的時期聯繫緊密,而那個時期對女孩子來說刻骨銘心,所以無形之中,後來者便始終會讓女孩覺得缺少共鳴。

不安全感

在童年時期失去雙親中的任意一方,都會嚴重破壞兒童內心的安全感。不安全感導致的最直接反應,是防禦心理加重,常常拒絕或者迴避一切不確定的因素。

“情結”不等於“愛情”,但是懵懂的女孩分不清,所以,青春期里的特殊情感就變成了“滄海水”或者“巫山雲”,令之後的感情黯然失色。正如桑妤所說,她並不是真的想固著在單身的狀態里,但是愛情似乎打了結,總也理不順,更不消說婚姻。要想“破繭而出”,只有先解開情結。

相關建議

將父親還給母親

戀父情結戀父情結

首先要明白,“戀父”並非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它只是說明我們在心理上依戀父親的時間比一般人更長一些、程度比一般人更深一些罷了。要讓這種依戀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我們就必須讓自己成長起來,明白家庭之間不同角色的分工和定位,然後,以一個成熟女兒的身份來看父母。實際上,家庭之中,最基本的關係是婚姻、而不是父女,相對於父母而言,我們是配角、不是主角,所以我們必須“心理斷乳”,不再像個小女孩那樣將父親當作神話來依附。

將老師還給歷史

戀父情結戀父情結

青春期的女孩子“愛”上老師,是常有的事,因為身心的發育需要一個寄託“異性崇拜”的對象,而年輕的男老師自然是“近水樓台”。青春期過去之後,大多數人會郝然一笑、然後釋懷,繼而開始真正的戀愛,但也有人會越來越將這段經歷完美化、絕對化,以此來逃避真愛的繁瑣。其實,我們始終看不到好風景的原因,正是因為我們不肯前行——放下孩子氣的迷戀,我們才能得到愛情。

讓愛做主

掙脫了自己吐的“絲”,我們接著要學會的是如何面對生活。愛情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樣,從來都不會是完美的,都可能是磕磕碰碰的。能夠領略愛的美妙的人,首先一定是一個接受不完美、願意冒險並且能夠為愛負責的人,戀愛之前,他或者她會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解開自己心中的“情結”,然後,讓愛做主,引領自己的身心到達快樂和幸福的彼岸。彼岸有多遠並不重要,因為風景其實早在旅途中。

“至於能不能找到像父親或者老師的人,”結束諮詢之前,我對桑妤說:“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具備了真正去愛的能力……”

相關對策

第一,性的教育。實際上,就是性的補課教育,包括這樣兩個方面:一是性的社會角色教育,讓孩子明白“男女有別”,教育孩子從依戀父親中解脫出來;二是幫助孩子走向同齡同性夥伴,結交同性朋友,為將來青春期結交異性朋友做好墊鋪。

第二,行為配合。孩子的“戀父情結”,既源於其嬰幼兒期父愛的過溢與母愛的不足,因此,矯枉時必須過正:一方面,作為父親,應堅定而巧妙地暫時疏遠女兒;另一方面,作為母親,則應急起直追,行為上親近。再親近女兒,滿足女兒的愛欲依附。

從精神分析理論看如何應對戀父情結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戀父情結”是性心理障礙,亦稱性心理倒錯,一般源於3~6歲的時候沒有得到正確的關愛和適當的教育。“戀父情結”的要害,是可能阻礙長大後走近異性,走向婚戀。基於某種原因,即使走進婚戀,亦“身在曹營心在漢”,無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因為她仍在深深地依戀著父親,無法實現把感情從父親身上轉移到丈夫身上。所謂“戀父情結”,朱智賢主編的《心理學大詞典》這么釋義:“女兒親父反母的複合情緒。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對父親的深情專注,想把母親置諸一邊,取代她位置的願望,即‘愛父嫌母’的潛在願望,稱為戀父情結。”

戀父情結戀父情結

戀父情結的發生,只要留心,在很早的時候就可以發現端倪。比如有的孩子將父親常用的東西(如雨傘、打火機)帶到幼稚園,吃飯、睡覺、遊戲都抱著他,老師一旦乘她午休時將其拿走,兒童就會大哭,有的甚至用頭撞地,直到昏死過去。對於其他人的同類物品,她並不接受。這個時候,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正視這個問題了。如若不然,待年紀大了以後,那種情結有可能變得更強烈,難以控制。往往在她們長大後,會尋找比自己大的男孩子結婚,甚至會愛上已婚的年長男人。其實,許多女孩子都有這種戀父情結,導致許多女孩子成人後對於成熟穩重能關心自己的已婚男人特別鍾愛,以至於發生愛情。

預防措施

如果我們問一個3歲到6歲之間的孩子:“你是誰?”他(她)都會告訴你,他(她)叫什麼名字。如果我們問:“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孩子一般都不會答錯。

這說明,3歲以上的孩子都出現了兩項看來不起眼,卻至關重要的心理發育。首先,通過自己所獨有的名字,孩子已經能夠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他(她)已經具有初步獨立的自我。也正是在3 歲以後,孩子能夠初步地自己照顧自己,在生活需要方面開始擺脫對父母的完全依賴。其次,通過大人的灌輸,孩子已經能夠分辨男女並能把自己划進男或女的範圍。這就是最初步的性別角色的形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順利地發育到這一步。

可惜,非常多的父母都不知道或忽視了這是第一步,而且是進入危機之門的一步。在3歲到6歲期間,孩子必然會在感情上更加依戀父母中一方。這時只能有四種可能:戀父、戀母、全戀或者都不戀。

人們習慣上把這看作親情問題,如果孩子不依戀自己,許多人會以為是因為自己親得還不夠,於是加倍彌補。有些人覺得無所謂,尤其那些感情較好的夫妻,常常覺得孩子親誰都一樣。其實,這是孩子在進行性別角色方面的認同。也就是說,既然孩子知道自己是男是女,也知道父是男母是女,於是男孩子就需要格外親近具有男性心理特徵的父親,把父親當作本性(全體男子)的典型代表,從他那裡學習男性特有的性格氣質和舉止神態,將來才能成為一個被社會所承認的男人。同樣,女孩也需要親近女性化的母親,以便學會如何做女人。3歲到6歲的孩子不會去崇拜高倉健或毛阿敏,他們唯有學習父親或母親,將來才不會變成“娘娘腔”或“假小子”。

理想的狀況應該是,男孩跟父親認同,女孩跟母親認同。如果顛倒過來,就容易形成孩子的“性身份障礙”,有可能發展為排斥甚至仇視異性,嚴重的可能形成同性戀的潛在內因。如果孩子“不偏不倚”地依戀父母雙方,那么這並不是好事。它表明,孩子弄不清應該依戀誰、學習誰。這實際上跟孩子對父母都不依戀是一樣的,容易導致將來“性身份障礙”缺乏作為一個男人或女人應有的自信、自愛和自律。這同樣可能造成“男不男,女不女”,帶來“性身份障礙”那樣的後果。

許多父母總以為這是危言聳聽。當然,真的發展為同性戀的孩子確實為數甚少,但是看看婚戀障礙嚴重的那些男女,不那么極端的情況都相當普遍。有些小伙子怯於接近女性,有的則有“女性崇拜”或“恐懼女性”情緒,甚至影響婚後性生活。有些姑娘內心企求“丈夫如父親”式的對象,有的則痛恨自己身為女人甚至擴大為仇視所有男人。追根尋底,都與他們在成長中過分依戀異性父母或誰都不依戀有密切關係。

現在許多父母仍在不自覺地重蹈復轍。人們總以為爸爸更親女兒、媽媽更親兒子是天經地義,卻忘了自己格外親子女的時候,還應該加倍地鼓勵和引導男孩去崇敬父親、女孩去理解母親。有的夫妻展開“親情爭奪戰”,都希望獨生子女更親自己,卻忘了自己和孩子的性別。許多母親自以為看透了男人(其實只是自己丈夫)的“弱點”,立志要親手把兒子培養成真正的男子漢。有時父親處怕女兒沾上她媽媽的“毛病”。一些夫妻實行“二保一”,如果有個獨生女,她與庸碌繁瑣的母親怎么能認同呢?反過來,精神上壓倒對方的女強人,又讓兒子向父親學什麼呢?最要命是一些自己性別身份就不甚合格的父母,再不注意性別教育,很可能代代沿襲心理上的中性人。

許多父母都注意了,不要給男孩穿花衣服,不要讓女孩爬牆上樹。但更為重要的是,應該主動地多跟同性孩子一起玩,把交流和示範融匯在共同玩樂之中。這是孩子“遊戲期”性別角色培養的根本“秘訣”。父子共同“騎馬打仗”、捉螞蟻;母女一塊兒打扮布娃娃、“跳房子”;這才是有益的天倫之樂。父母過於自我封閉,或者只會買好東西,開發智力,是無法促進孩子的性別認同的。異性成員組成的單親家庭或者夫妻不和的家庭,對子女成長極為不利,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這樣的家庭無法較好地培養孩子的性別角色。

【Definition of Electra complex from Oxford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 the female Oedipus complex. Carl Gustav Jung (1875 – 1961) introduced the term in an article in 1913 in the Jahrbuch für psycholoanalytische und psychopathologische Forschungen, although Sigmund Freud (1958 – 1936) stated in 1920 that he did not consider the term useful (Standard Edition, XVIII, p.155n), and in an article on ‘Female sexuality’ in 1931, he went further in denying the existence of such complex: ‘It is only in the male child that we find the fateful combination of love for one parent and simultaneous hatred for the other as a rival’ (Standard Edition, XXI, pp.225 – 43, at p.229).

[Named after Electra in Greek mythology who arranged for the murder of her mother Clytemnestra, who in turn had murdered Electra father Agamemnon]

其他資料

戀父情結分析測試

與你相撞的人,正是你內心深處希望的戀愛對象,那么,他多大?是什麼樣子的人呢?這個測試可以幫你檢查你有沒有“情結”。

1.同年齡的人

你所昐望的情人是跟你在思想或言語方面,沒有代溝、能平等相處的人。例如:同事、同學或者同一個俱樂部的成員,都是適合你的對象。

2.大哥哥型

你是那種會被有信賴感的人所吸引的人。戀愛時,你希望對方疼愛,但還不至於到達戀父戀母的狀態,所以,適合你的人選應該是家中的長男、長女,或者至少有點“老大”派頭的。

3.叔叔型

你有戀父情結的可能性比較大。仔細想想,你與長輩的相處有沒有影響到你的戀愛與擇偶呢?如果有,就要馬上調整了;如果沒有,那么就在合適的大齡人群中尋找能夠給你安全感的戀人吧,只要處理得當,任何模式的愛情都可以快樂幸福。

4. 比自己小的人

你屬於那種想疼愛別人的人,容?#91;被別人的可愛或純真所吸引,所以,排行老么的人應該很適合你,讓你的母性得到充分施展。換句話說,有點“戀母情結”的人,也許正是你的合適人選呢!

“戀父情結”的心理分析

這是一位近不惑之年的女士,一張清秀的長臉,布著過多的皺紋,憂鬱的眼睛吐露著她內心的苦楚。諮詢師給她沏了一杯茶。她出於禮貌,微微地呷了一口,便奏起她的心曲:“我的女兒今年12歲,國小就要畢業,性格內向,學習成績好,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老師說她很懂事,可是,她在家裡卻不時出現一些叫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就拿上星期她爸出門的事來說吧,她不讓她爸離家,她爸剛一走,她就喪魂落魄,坐立不寧,茶飯不喝。我關心她,她沖我喊‘討厭’。她爸一回來,她一切恢復正常。她爸給她買了東西,她高興地跳了起來,摟著她爸親個沒完。當她發現她爸爸也給我買了東西,而且比給她的貴重時,她竟歇斯底里般地哭嚷,弄得我們夫妻倆目瞪口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會不會是精神上出問題了?我們想帶她到精神病院去看一下,又怕影響不好,所以先來心理諮詢。”

在諮詢師的啟發與誘導下,這位女士又理出如下三條線索:

其一,親父。對父親言聽計從,甚至違心地討好父親。“小時,她爸給她洗澡,她爸洗澡時也帶她一道洗;後來,一年大一歲,仍堅持要她爸給她洗澡,她爸洗澡時她非進去不可。弄得現在她爸怎么也不敢在家洗澡,到她洗澡時她爸就得躲開。”

其二,反母。對母親不懷好意,甚至貶而後快。“一次,家裡來了朋友,她對朋友的小孩不夠禮貌。客人走後,我批評她幾句,她竟衝口而出:‘你有什麼了不起,除了眼睛比我大,還有哪兒比我強?’你說這是什麼話!”

其三,幸災樂禍。“當我們夫妻爭執,特別是她爸責斥我時,她就幸災樂禍,扮鬼臉。”

問題至此,和盤托出,諮詢師指出:

第一,該女的行為是“戀父情結”,與精神病風馬牛不相干。所謂“戀父情結”,朱智賢主編的《心理學大詞典》這么釋義:“女兒親父反母的複合情緒。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對父親的深情專注,想把母親置諸一邊,取代她位置的願望,即‘愛父嫌母’的潛在願望,稱為戀父情結。”

第二,“戀父情結”的機制,《心理學大詞典》釋義“戀父情結”時指出:“……在性器期,她逐漸認識到自己沒有男性生殖器,因而埋怨母親並妒忌母親占有父親。”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個體性心理的發展,經歷如下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口腔期。從出生到l.5歲,動欲區是口,嬰兒從吮吸吞咽中感到快感和滿足。

第二階段:肛門期。從1.5-3歲,動欲區是肛門,幼兒從排泄中得到快感和滿足。

第三階段:性器期。從3-6歲,動欲區是外生殖器,幼兒開始注意性別,出現好奇心。

第四階段:潛伏期。從6-12歲,幼兒的性慾潛伏下來,避開異性,以同性為伍。

第五階段:成熟期。與青春發育同步,男女均從與異性接觸中尋求樂趣。

個性發展到“性器期”,混沌初開,開始注意起兩性的差異。女孩發現男孩有小雀雀,站著小便,像只驕傲的公雞,說有多神氣就有多神氣,而自己小便必須蹲著,無比委屈,感到矮人一等。從而埋怨起生她的母親來;而母親又是父親的疼愛對象,於是,在埋怨的基礎上又添了一層妒忌。據研究,女孩這種對母親的埋怨與妒忌的交織情緒,發展成為反母親父的“戀父情結”,一般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家庭里陽盛陰衰;二是父女相依為命,或父女親近超過母女的親近;三是女孩個性內向,心理稚嫩,富含“嗲”氣。

“戀父情結”是性心理障礙,亦稱性心理倒錯,即生理上進入“潛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卻嚴重滯後,仍停留在“性器期”,猶若蝌蚪變青蛙,變成了青蛙卻仍留下蝌蚪時代的尾巴,不成熟。

“戀父情結”的要害,是可能阻礙長大後走近異性,走向婚戀。困於某種原因,即使走進婚戀,亦身在曹營心在漢,無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因為她仍在深深地依戀著父親,無法實現把感情從父親身上轉移到丈夫身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