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師情結

戀師情結

“戀師情結”是種心理障礙。情竇初開的害羞少女喜歡上英俊帥氣的男老師、清澀多情的陽光少男迷戀起清秀溫婉的女教師……這並非是瓊瑤小說中的情節,而是不少走過學生時代的人曾經有過的經歷。作為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師生戀常常會在平靜的校園裡激盪起陣陣漣漪。儘管類似魯迅與許廣平等師生戀終成正果的例子也不少見,但更多的師生戀則是嘗盡酸甜苦辣最終不了了之。心理學專家認為,某種意義上來說,“戀師情結”也是種心理障礙,對於一些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來說,需要專業人士為他們指點迷津。

發生機制

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克從發展的角度,把青少年性意識的形成分 為4個階段:疏遠異性的反感期——牛犢戀時期——接近異性的狂熱期——正式的浪漫戀愛期。赫洛克把進入性萌發期的青少年,對某一特定年長異性傾心和愛慕的情感、形象稱為“牛犢戀”(calflove)。中學生的“戀師情結”即是牛犢戀的一種表現形式,瓊瑤、茨威格等中外作家的文學作品及影視作品中對這種現象時有描寫。

日本一位心理學家曾對大學生做過回溯性調查,了解他們在中學時代是否對異性老師產生過超過一般師生關係的戀慕心理,相當一部分學生尤其是女生作了肯定回答。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講,“戀師情結”一般發生在處於青春期的部分中學生身上,其產生原因在於:進入青春期後,中學生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和注意,產生朦朧的性愛心理體驗,這種心理的成熟和接近異性的渴望,是“戀師情結”發生的內在動因。其次,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殊性與自我意識特點,是導致“戀師情結”產生的心理基礎。由於身心發展以及在家庭和學校中地位的變化,中學生進入渴望離開雙親的保護以求自立的“心理斷乳期”。

他們發現了自我,但又為自身的種種缺陷苦惱;他們試圖了解社會和人生的真諦,但在錯綜複雜的現實面前又茫然困惑;心理狀態十分矛盾複雜。由於教師職業勞動的特點,與學生朝夕相處,和學生情感比較親切深厚。如果此時在青少年身邊,出現一位既富有才華和人格魅力,又尊重和理解他們的獨立意願,滿腔熱忱地關愛學生,引導學生順利步入人生的優秀教師,處於青春萌發期的某些中學生,就有可能在潛意識中,對某位異性教師產生一種朦朧的、混雜著信任和崇拜,依戀和愛慕的微妙情感,進而導致“戀師情結”的發生。“戀師情結”是青少年性意識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正常現象,不能不加區分地簡單視之為“變態心理”。

心理特徵

有一定積極的潛在動力

戀師情結——魯迅與許廣平師生戀戀師情結——魯迅與許廣平師生戀

一般而言,中學生的“戀師情結”多屬於一種純真的精神人格嚮往。人們

觀察到,中學生迷戀的異性教師,往往是那些儀表、風度、智慧和人格出類拔萃,對學生傾注了無私的愛,深受學生欽佩敬仰的人。從心理的深層次分析,中學生這種對異性教師的鐘情與“英雄崇拜”,實質上是他們內心自我完善動機的自然流露,他們常常產生一種自我完善的迫切意向,表現出較高的進取心和行動的積極化。例如,有的學生在學習中迸發出飽滿的熱情,力求取得優異成績,以引起這些老師對自己的好感和注意;有的學生希望將來報考師範學院,伴隨自己鍾情的老師終身從事教育事業。可以認為,中學生的“戀師情結”,透射出青少年對美好事物的純真嚮往,從某種意義上講,具有一定積極的潛在動力作用。

有閉鎖心理

戀師情結戀師情結

觀察發現,具有“戀師情結”者大多具有閉鎖心理,他們極少向父母、師長或同伴吐露內心的隱秘,這和一般中學生中流行的追星族的張揚、炫耀和相互模仿行為有很大區別。由於傳統的倫理觀念和社會輿論,人們對於年齡、能力、社會地位懸殊過大的戀情,通常採取不接納態度,這種無

形的壓力迫使許多中學生將自己的情感深藏心底,或是通過日記獨自傾訴和品味,表現出嚴重的閉鎖心理。他們常常把傾慕對象過分理想化,羞於道出,怯於表示,惟恐自己冒失、輕率的舉動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和反感。因此,多數具有這種情感的學生髮展為一種熾烈虔誠而又虛幻的單戀。這種理智與情 感、幻想與現實、衝動與壓抑的激烈思想鬥爭,常常攪得他們焦慮不安,對中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多發於女孩身上

學者認為,“戀師情結”存在某些性別差異,一般以處於青春萌動期的少女居多。這可能是由於青春期的女孩對情感的要求比較深刻和細膩,有高度的情緒易感性,渴望被人理解和保護有關。而且,這種情感的發生以內向型的中學生居多,尤其是那些社會適應不良,缺乏家庭溫暖與關愛、性格孤僻的青少年較易發生。

絕大多數難遂其願

一是同齡異性相戀,信息與情感容易為對方所感受,關係的明朗和頻繁的接觸,易於使愛慕情感轉化為戀愛行為。而“戀師情結”多是一種精神上的單相思,被傾慕的教師往往並不知曉,即使偶爾有所察覺,大多也只能以一種慎重、得體的態度,巧妙地加以處理。所以隨著時間流逝,這種得不到強化的情感會逐漸淡化,只留下一縷美好而溫馨的回憶而已。二是隨著閱歷增長和社會交往範圍的擴大,青少年評價自己與他人的能力逐步提高,他們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後,不再像過去那樣盲目地崇拜偶像,甚至發現原先愛慕崇拜的偶像身上,也有某些常人不可避免的人格弱點。這時,許多青少年開始能夠比較理智地判斷自己與對方在各方面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差距。在多種因素作用下,他們原有的痴情會隨自我意識的成熟而逐漸冷卻消退。

輔導建議

尊重學生情感,注意教育方式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

“戀師情結”是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與心理發展的特殊性、自我意識

水平和客觀環境互動作用的產物,是處於青春期的少數青少年可能產生的一種正常的階段性心理現象。對於發生這種情感的中學生個人來說,它既有積極的內涵,又有某些負面影響。由於閉鎖性,“戀師情結”客觀上很少給集體或他人造成危害,但是,過度的情感壓抑和持續的內心衝突,往往容易導致個體的自我心理失調,誘發某些精神症狀或病態人格的發生,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如何揚長避短,因勢利導,是教育工作者處理此類情感的著眼點。

教師要理解學生的這種情感,以個別輔導為主,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和自尊心。同時,要把正面教育與暗示性引導巧妙結合,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和理智處理自己的情感。

提高學生評價能力,促進自我意識發展

相關漫畫相關漫畫

在“戀師情結”的形成、發展、轉化過程中,自我意識的發展水平與成熟度始終起著關鍵的作用。要不斷提高青少年自我評價與評價別人的能力,這是減少和消除“戀師情結”發生的有效手段。心理教師可通過“我是誰?”、“自畫像”、“個性發現”等團體或個別輔導方式

,提高學生對自我的理解和感悟。

同時,教師還要對那些識別能力差,社會閱歷淺的青少年給予更多關注,幫助他們理性地認識社會和人生,防止他們由於認知偏差和暈輪錯覺,誤把某些品德不良的年長異性當作“英雄”崇拜迷戀,甚至上當受騙,造成不良後果。恪守教師的職業道德,保護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的成長,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天職。

組織集體活動,增加與同齡人交往

缺乏集體交往,與同齡人溝通不暢,是促發“戀師情結”的客觀因素之一。如果青少年長期沉溺於“戀師情結”難以自拔,在一個偶象的卵翼下,人的依賴性和自卑心理很難消除,而且容易造成將來和同齡人的交往困難。教育工作者應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如旅遊、勞動、演出、文學社團、科技小組等),增加他們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促進同齡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溝通,這對於轉化和消除某些青少年的“戀師情結”具有積極意義。

通過模仿和升化機制

挖掘“戀師情結”的潛在動力作用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把成長過程中的這種美好情感和追求理想自我的強烈動機,遷移到更有價值的精神領域的不倦追求中去,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個人情感的順利轉化,使心靈和情感得以升華。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正確教育和引導下,青少年“戀師情結”的消失和轉化,無異於心理的一次精神洗禮,也是青少年對自我的一次超越和重新發現。

一般結果

多數“師生戀”不了了之

戀師情結戀師情結

專家認為,同“老少戀”一樣,“師生戀”絕大多數不會有好的結局

。這是因為少女此時的思想和情感尚處於幼稚不成熟的階段,對老師的背景、性格等各方面缺乏了解和判別,多半是一時感情衝動,盲目性很大。也許戀情來得的確熱烈。但由於缺乏實在的基礎,很難持久。加上讀書時代談戀愛容易分散精力,影響學業。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少女有可能由於和老師談戀愛又不為周圍的人接受,感情受到挫折而無心學習,使學習荒廢,甚至輟學。如果遇上老師已有家室,那么扮演不光彩的“第三者”角色,更是遭到家庭和學校反對、社會輿論譴責、老師妻子的怨恨,這幾種壓力會使她難於在社會上做人。

因此,專家提醒學生們,如果你的心靈深處也產生了對老師的崇敬、傾慕,那么請你珍惜,不要用非分的慾念和失誤的行為去玷污它。一旦師生情誼變為師生戀或越軌行為,也許就失去了它的美好與純潔性。隨之而來的則是無盡的尷尬和煩惱。

學生調節性心理

戀上老師的少男少女需要調節自己的性心理。首先應想到,老師再優秀,但畢竟是老師,大多與自己是兩代人;其次,還應明白,自己看到的畢竟只是老師的一面,對老師的全部並不了解。

戀師情結戀師情結

專家認為,青少年男女正常的異性交往對性心理的發育起著至關重要

的作用。如果與多個異性同學保持友誼關係,就能更客觀地看待對方,也能通過比較來明白異性真正的優點是什麼。這樣的少年男女,心態比較平和,內心充實,精神生活比較豐富,不太容易鑽牛角尖。反之,性格內向,朋友較少或根本沒有朋友的人,容易陷入對某個特定對象的情感之中,而且易走極端,不容易從情感鏇渦中走出來。

由此看來,讓青少年學生意識到“戀師情結”的危害,為他們創造更多與異性交往的機會,鼓勵男女同學間發展友誼,消除對異性的神秘感,對他們性心理的健康發育實在是有益而必須的。

事例分析

學生易對老師產生移情

少女少女

號稱“校花”的少女菲菲身邊不乏暗送秋波的男孩子,但她內心卻喜歡著自

己的語文老師,以至於每到語文課常常走神。這位老師是中文系畢業的大才子,瘦瘦的個子,憂鬱的表情,肚子裡裝滿了雨果、斯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川端康成、海明威等名家的作品和故事,寫得一手好詩,朗誦起來也是聲情並茂,喜歡文學的菲菲和班級里另幾名少女都被他吸引了,女孩子們甚至都喜歡找他單獨請教,甚至為他而爭風吃醋。 心理專家認為,當代青少年的性心理轉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易將愛戀轉移到年輕的異性老師身上。因為師長是青少年首先認識、效仿的楷模,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往往會由尊敬、愛戴進而轉向愛戀。然而愛上老師的學生往往又是惶恐不安的,如果他們得不到正確對待,便會走向極端,導致心理障礙或疾病。

暗戀老師導致抑鬱迷惘

高一男生小可英語成績一直在班級下游,溫柔秀美的英語老師每天單獨“開小灶”為他補課,讓小可的成績突飛猛進。與老師單獨接觸的時間長了,小可不知不覺從內心喜歡上了自己的英語老師。他喜歡老師微笑時翹起的嘴巴,喜歡她披散的長髮散發出的陣陣清香。後來有一天,他突然聽到老師要與未婚夫結婚的訊息,小可頓時感覺如雷轟頂,內心世界愈加迷惘和抑鬱。

戀師情結戀師情結

毫無疑問,在“戀師情結”中迷惑的青少年需要指點迷津,而教師的楷模作用、教育方式和青少年心理的理解是預防、解決他們心理障礙的重要因素。市十醫院心理科主任朱榮申教授指出,青春期的困惑遠不止這些,然而可以說這些是重要的、較常發生的困惑。如果家長、教師和青少年自身都注意學習基本的心理知識,進行正確的青春教育,包括接受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將可能大大減少青春期的困惑。

專家觀點

教師教師

戀師源於校園接觸面窄

綜合了多位專家的觀點,得出如此結論:青少年學生容易“戀師”的原因除了因為自己處於生理特殊時期外,跟在校園內接觸面窄有一定的關係。如正處情竇初開年齡的女生,身邊圍著的卻都是一群傻頭傻腦的幼稚小男生,受言情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她們無一例外幻想自己的白馬王子是高大英俊有經濟基礎的成熟男子,可身處校園中,與社會的人少接觸,自然就沒有遇上。所以學校里的單身男老師就成為眾多女生目光追隨的對象。對於年輕的男老師來說,大學畢業不久,剛開始自己的事業,就被年輕漂亮的女學生頻頻放電,這當然是件有面子的事情。心無雜念的男老師笑笑就過了,而不是很受得了誘惑或是還沒有女朋友的男老師呢,就可能很受用,三番五次下來,就走到一起了。

有相關專家認為,身處青春期性意識萌發的階段,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老師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勢必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還可能擾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畢竟老師們多數都已進入戀愛階段,有自己的意中人,還有的已成家,有自己的配偶。因此,學生在此方面如果感覺不能自拔,應及早調適自己的心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