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河

懸河

懸河是中國漢語內的一個辭彙,表示河床比兩岸地勢高的河流。

基本信息

懸河 懸河 xuánhé
(1) 【aboveground river】∶河床比兩岸地勢高的河流
(2) 【waterfall】∶瀑布
(3) 【(talk) glibly】∶比喻說話文筆流暢。

懸河


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又稱“地上河”。流域來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開闊,比降平緩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積,河床不斷抬高,水位相應上升。為了防止水害,兩岸大堤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從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在黃河下遊河道內,河床逐年升高.黃河下游是世界上著名的“懸河”,河床灘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5米,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米。
由於河道高出地面,一般來說鄭州以下的黃河下遊河道成了淮河、海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從嚴格意義上黃河兩岸已不屬於黃河流域了。

懸河的特點

①位於河流的下游;
②懸河段無支流補給,流域面積小;
③易決堤、易斷流;
④是自然營力與人為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

懸河形成的3要素

:
①豐富的泥沙,上中游攜帶來豐富的泥沙是懸河形成的物質基礎;
②開闊的空間,下游開闊低平的地形為懸河的形成提供了必需的空間;
人類活動,築堤修壩,使懸河的形成成為可能.

懸河的演化劃分為5個階段

:
幼年期懸河;
②青年期懸河;
成年期懸河;
④老年期懸河;
⑤衰亡期懸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