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懸

懸懸

懸懸,漢語辭彙。 拼音:xuán xuán。 釋義:(1).遙遠。(2).惦念。(3).心情不安

基本信息

詞目

懸懸

拼音

xuán xuán

詳細解釋

1、遙遠。

①漢 焦贛 《易林·晉之坎》:“懸懸南海,去家萬里。”

②唐 李白 《清平樂》詞:“煙深水闊,音信無由達。惟有碧天雲外月,偏照懸懸離別。”

2、惦念。

①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身歸國兮兒莫知隨,心懸懸兮長如飢。”

②唐 韓愈 《與孟東野書》:“與足下別久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懸懸於吾也。”

③《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八回:“再說魏齊懸懸而望,待之良久,不見訊息。”

④清 惲敬 《與來卿書》:“自前年冬至今不得小女書,懸懸之至。”

⑤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乞即函知,以便轉達,免其懸懸耳。”

⑥明 施耐庵《水滸》第五十回《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我當初在清風山時許下你一頭親事,懸懸掛在心中,不曾完得此願。今日我父親有個女兒,招你為婿。

3、心情不安。

①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平王曰:‘卿久不蒞任,朕心懸懸。今見卿來,如魚得水,卿何故出此言耶?’”

②巴金 《滅亡》第八章:“但聽見了門鈴聲,知道她們已經來了之後,我心裡又是懸懸的,怕見她們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