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麓堂詩話

懷麓堂詩話是明朝時期著名文人李東陽所著散文集。

懷麓堂詩話

李東陽撰。東陽有《東祀錄》,已著錄。李、何未出已前,東陽實以台閣耆宿主持文柄。其論詩主於法度音調,而極論剽竊摹擬之非,當時奉以為宗。至何、李既出,始變其體。然贗古之病,適中其所詆訶,故後人多抑彼而伸此。此編所論,多得古人之意。雖詩家三昧不盡於是,要亦深知甘苦之言矣。姚希孟《松癭集》有此書跋云:“李長沙詩以勻穩為主。其為古樂府,弇州譏其類國小、史斷,乃其談詩頗津津。是時詞林諸公多以詩為事,卷中所載如彭民望、謝方石輩,相與抨彈甚切。讀之猶想見前輩風致。”云云。核其詞意,似頗不滿於東陽。然王世貞詆《西涯樂府》乃其少年盛氣之時,迨其晚年作《西涯樂府跋》,已自悔前論。希孟所引,殊不足為憑。惟好譽其子兆先,殆有王福畤之癖,是其一瑕耳。林炫《卮言餘錄》曰:“成化間,姑熟夏宏集句有《聯錦集》。《懷麓堂詩話》載其‘客醉已無言,秋蛩自相語’為高季迪詩,宏捏寫他人姓名。今考集中無之”云云。《聯錦集》今未見。然炫與東陽均正德間人,所見之本不應有異,或東陽偶誤記歟?近時鮑氏知不足齋刻此編於,浦源“雲邊路繞巴山色,樹里河流漢水聲”句下注曰:“案二句《宋詩紀事》以為鬼詩。”今考《宋詩紀事》所載吳簡詩,誠有此聯,惟上句稍異一二字。然厲鶚所據乃《荊門紀略》,其書為康熙戊、戌已亥間胡作炳所撰。餖飣龐雜,頗無根據,似未可執以駁東陽。況浦源此事,都穆《南濠詩話》亦載之,知當時必有所據。安知非《荊門紀略》反摭源此聯偽撰鬼詩耶?是尤不當輕信新聞,遽疑舊記矣。

李東陽

(1447~1516)明文學家、藏書家。字賓之,號西涯。茶陵(今屬湖南)人。天順進士孝宗時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轉文淵閣大學士。其詩文追求典雅工麗,但內容空泛。因其地位顯赫,對當時文壇亦有影響,形成茶陵詩派。其藏書頗具規模,清人姜紹書記其藏書與宋濂、楊士奇。吳寬、茅坤等藏書家並稱,均為當時名儒,稱“學海詞源,博綜有自,亦可見其插架之多矣”。

著有

懷麓堂集》、《詩話》、《燕對集》。

四庫提要記載

《懷麓堂詩話》·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李東陽撰。東陽有《東祀錄》,已著錄。李、何未出以前,東陽實以台閣耆宿主持文柄。其論詩主於法度音調,而極論剽竊摹擬之非,當時奉以為宗。至何、李既出,始變其體。然贗古之病,適中其所詆訶,故後人多抑彼而伸此。此編所論,多得古人之意。雖詩家三昧不盡於是,要亦深知甘苦之言矣。姚希孟《松癭集》有此書跋云:“李長沙詩以勻穩為主。其為古樂府,弇州譏其類國小、史斷,乃其談詩頗津津。是時詞林諸公多以詩為事,卷中所載如彭民望、謝方石輩,相與抨彈甚切。讀之猶想見前輩風致。”云云。核其詞意,似頗不滿於東陽。然王世貞詆《西涯樂府》乃其少年盛氣之時,迨其晚年作《西涯樂府跋》,已自悔前論。希孟所引,殊不足為憑。惟好譽其子兆先,殆有王福畤之癖,是其一瑕耳。林炫《卮言餘錄》曰:“成化間,姑熟夏宏集句有《聯錦集》。《懷麓堂詩話》載其‘客醉已無言,秋蛩自相語’為高季迪詩,宏捏寫他人姓名。今考集中無之”云云。《聯錦集》今未見。然炫與東陽均正德間人,所見之本不應有異,或東陽偶誤記歟?近時鮑氏知不足齋刻此編,於浦源“雲邊路繞巴山色,樹里河流漢水聲”句下注曰:“案二句《宋詩紀事》以為鬼詩。”今考《宋詩紀事》所載吳簡詩,誠有此聯,惟上句稍異一二字。然厲鶚所據乃《荊門紀略》,其書為康熙戊戌、己亥間胡作炳所撰。餖飣龐雜,頗無根據,似未可執以駁東陽。況浦源此事,都穆《南濠詩話》亦載之,知當時必有所據。安知非《荊門紀略》反摭源此聯偽撰鬼詩耶?是尤不當輕信新聞,遽疑舊記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